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550)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另外,还有大宗的腈纶毛毯和毛巾被。这些东西利润太诱人了,商城里不到10元的腈纶毛巾被,这里的批发价达到了20元。

腈纶毛毯的价格更高,批发价在30元以上,悠悠的商城里毛毯的价格比毛巾被低。

现在北方刚入春季,毛毯才开始销售。可是南方的气温较高,毛巾被开始热销。

援朝舅舅他们回去半个月,驻深南办事处的同志就到了,王处长还真的又来了,他被任命为办事处主任。

据他说,现在临水正在招工,地委专门召开了会议,把指标分配到十个县。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小学文化程度。

各县的指标都不够用,听说去深南当工人,而且还有县里和地区的领导带队,大家都抢着去。

现在当工人对群众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特别是政府组织的,即使是临时工,人们也挣破头的抢着去。

更何况,这临时工的工资高,而且是包伙食,比起每个月50元的工资来,一个月十元的伙食费,真的不算高。

王主任把钱还给了姥姥,就眉飞色舞的说开了:“姑,您老人家是没见,我们带回去的那些东西,全部成了抢手货。

我们在地委开了个内部门市,那些布匹,不论进价,一律10元一米的价格,往外销售,就这价格也是成倍的高利润。

头一天就把门市给挤爆了,外面的人不知道,地委的同志抢着买,都没人上班了。

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八点才关上了门,每天的营业额都上万。

把书记给气的,狠狠的骂了我一顿,不过听我说一天赚了七千多,立马不骂了,钦点我当上了这个驻深办主任。

姑啊,我得赶紧去市场上,再进一批货物,那些东西估计撑不了多长时间。

这次可是带足了钱,这是地委特批的活动经费。来的时候,我可是立了军令状,年底就把这些钱挣出来。”

临水驻深办一共来了五名同志,其中还有一名炊事员,看来是准备长期在这里扎根了。毕竟这次来了五千名工人,他们可是责任重大。

跟着驻深办来的,还有罗新才。他现在成了全区闻名的能人,他办的收音机培训班,全区闻名。他家的小百货批发,不仅全区闻名,已经扩展到邻省的几个县区。

第427章 工资高

他这次跟来,是考察织袜机的。在罗新华父子的帮助下,他来了就去了织袜机销售处,参加了那里举办的学习班。

他的目的是办织袜培训班,收音机培训班市场已经饱和,他急于寻找新的项目。

现在收音机培训班主要是培训修理人员,家庭收音机多了,每个公社都有几个修收音机的门市。和以前相比,学习的人数减少了,有时候一期还不到二十人。

半个月过去,罗新才把织袜技术全部学到手,行情也打探清楚了,他认准了这个行业。

“嫂子,我这次可没白来。您就看着吧,我肯定比他们干的好,他们光办班买机器,我啊还回收产品,我家开着小百货批发部,再多的产品也不愁卖。”

不得不说,罗新才这个想法,还真的是个好主意。

他和罗新华父子商量好了,让他们帮着进货。这次,他带回去了五百套机器,还有大批的原材料。

一个月后,纺纱厂前期的一万纱锭的安装完成,500名工人也学成归来。悠悠通过电子商城订制的原料,早就填满了库房。

农历的三月二十开始试产,大获成功,产品比进口的高出了一个档次。

三月二十六日,振华公司纺纱厂召开产品发布会。质优价廉的各种产品,订单排到了年底。

三月底,二万锭设备安装完成时,临水的工人到了,随着工人到来的,还有各县的领导同志,他们一是送工人,二是到深南参观考察。

全区五千名工人,平均每个县500人,一个村庄还不到一个,各县在挑选工人时,提高了条件。

这次来的工人,文化程度都比较高,大部分都是初中生,未婚的女孩子占了90%。

为了便于管理,各县里都派了常驻负责人员。他们归临水驻深办管理,协调本县来振华纺纱厂女工的有关事务。

各公社安排一名妇联的工作人员,她们也占了个招工名额,和女工同吃同住。在厂里挣的工资,算是出发补助,她们在单位的工资照发。

由此可见,临水地委对这次招工的重视,5000名年轻的女工,离家几千里,当然是安全第一。

陆陆续续一个星期,所有女工才来齐了。初次离家的女孩子,开始还有些难过和忐忑,进了宿舍,就活泼起来。

四人间的宿舍,每人一个双人床。上面是床铺,下面一半是衣橱,一半是写字台和置物架。每个房间带着阳台,还有单独的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