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82)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和年前相反的是,很少有来卖小麦的,看来年前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不过,面粉厂的库房里,囤满的小麦足够生产到麦收后。

服装厂开工就有来送成品的,看来过年她们也没舍得停工。今春还是以西服和中山装为主,统帅了近二十年的劳动服,就是农民也不买了。

四十岁以下的穿西服,四十以上的穿中山装。振华牌的中山装和西服,以质优价廉创出了名号,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韩屯村服装厂名下的加工点,八二年没再扩大,现有的工人都是一年以上的熟练工了,每天都能加工四套衣服。

村里从厂子里撤下来的四十多个青壮年劳力,加上二十多个年龄大的半劳力,新成立了个建筑队,大伙选举韩德库当了建筑队的队长。年近五十的他,身高体壮力不亏,也是村民公认的建房能手。

废除了两年多的工分在建筑队重新使用,整劳力干一天记一个整工10分,六十岁上下的弱劳力记7分。

村里的拖拉机和大货车都开动起来,先清理村里倒塌的房子。砖瓦运到防台上,梁檩运到麦场里集中存放。

公社的窑厂年后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工,烧出新砖瓦至少得等到二月初。大伙在年三十的晚上就商议好了,建房用村民倒塌房子扒下来的旧砖瓦,村里统一作价给现金。

现在低温还是零下,虽然不是滴水成冰,但地表还是冻土,沾砖的粘土没处取,大伙决定用沙灰代替泥浆。韩屯的肉食厂和面粉厂是县建筑公司承建的,沾砖全部用的沙灰。

梁檩和其他的建材,村里还是托悠悠姥姥给卖。特别是水泥和沙子,用量太大了。这些建筑物资都是计划内指标,有钱都没地方买去。

有悠悠电子商城里这个强大的后盾,加上震宇公司这个托,还有火车站的仓库打掩护,悠悠姥姥是有求必应。

初六,悠悠开车带着姥姥,潇洒临水行,下午三点就把所有的建材运了回来。整整六辆大解放货车的建材,悠悠赔了六十多万,一间房子一万元。

姥姥听悠悠肉疼的嘀咕:忙活一天,赔出去六十万。

第531章 六个建筑队

满不在乎的嘲笑她:“看你哪出息,一斤铜钱就能赚回来,一本万利的生意到你哪里咋成赔钱了。”

悠悠高兴了,她发现,姥姥才是真正的时代商人,帐就得这么个算法。

这个年代,一分钱四五的铜钱,在悠悠的电子商城里最便宜的上百元。五元一斤的铜钱,确实能赚回六十多万元的建材。

反过来,电子商城里六十多万的建材,在这个年代价格不到一万元。商城里上万元一方的板材,现在国家定价二百元,百元一袋的水泥才三元。

有了电子商城这个平台,五元钱的铜钱,换回来近万元的建材,还真是是一本万利。

初八一大早,六个建筑队齐聚韩屯,看到准备齐备的各种建材,成垛的水泥和沙子,特别是听到用沙灰沾砖时,议论纷纷:

“韩屯村是真有钱,咱盖房子泥墙面都舍不得用沙灰,过得好的买袋子水泥勾个砖缝,六十间房子全部用沙灰,这得多少钱啊。”

“它就不是多少钱的事,这成垛的水泥和沙子,咱公社的供销社里,也没有这么多,有钱也没地方买去,还得有门路!”

“韩支书的妹妹家平反了,自家就有大公司,外国的亲戚也是开公司的,人家门路多着哪,啥东西买不来。”

“也是,韩屯卫生室的洋机子,县里的医院都没有,听说照的可清楚了,哪里长病看的真真的。”

开工后议论更多:“这沙灰沾砖真好用,稀稠正合适,沾的也结实。”

“都说县里的工人盖房子又快又好,俺算知道好在哪里了,这沙灰沾砖砌的墙就是一体的。”

“俺盖了十几年的房子,就今天干的最快,这一会的工夫,这一面的地基垒完了。大伙给长个眼,这地基还算平整吧。”

“老哥你这活计干得是真好,听你这一说,俺也觉得今天的活干的顺手,俺这面地基也完工了。”

六排房子一起开工,每个村建一排。大伙明面上互相夸着,其实暗地里都膘着劲的干,借机为自己扬个名,给以后揽活铺路。

村里每天提供两顿饭,午饭和晚饭,顿顿五花猪肉炖粉条加白面馒头,不限量随便吃。

虽说刚过年,分地后人们的生活也好了,谁家过年都买十多斤肉。可盖房子毕竟是重体力活,大伙一顿两碗菜,三四个馒头是正常饭量,饭量大的能吃四五碗菜,五六个馒头。

大伙对韩屯提供的饭菜赞不绝口,他们都说:“咱们觉得分地后日子过好了,比起韩屯来可差远了。原来光是听说他们过的好,现在俺是亲眼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