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72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不光是咱们村,石庙也盖楼,他们村可是五百多户,都盖楼得多少钱。”

“听说他们村不盖四间的,盖两间连一块的。”

“两间的也得两万元,他们村也得有盖不起的。”

三档赵芳看到悠悠进来,高声喊道:“悠悠,你再画张独栋的院子呗,那院子录像里可没有,让大伙都看看。”

“你们在哪看到的,咋没录像,又把录像带用完了。”

大卫第一年来,带的录像带少,最后急得叽里呱啦的,给大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芳赶紧给大伙解释:“不是,那是二爷自己想的,悠悠给画了出来,我觉得比看的那些楼房都要好。”

她刚说完,立即就有人喊道:“悠悠,下午别上学了,在家画房子,让三档说的俺心里直痒痒。”

“悠悠,我帮你请假去,一下午能画完不,不行明天再请一天假。”

建设局的副局长也在这里,他安排自己局里的工作人员:“你下午跟着悠悠,看她画楼房去。”

高主任对他说:“看了悠悠这画,我倒是有个想法,让你们建设局多来几个设计员,把石庙的楼房效果图画出来。

国家的政策也写到纸上,在大街上设个宣传栏。大伙随时都能看到,比我们开会效果好。”

悠悠在心里暗赞:怪不得人家三十多岁就混成了正处,这观察力可真敏锐,工作灵活主动,决断干脆利落。

悠悠被大伙围着,姥姥不放心,怕她顺嘴瞎秃噜。红英舅妈看见了,挤过来接过悠悠手里的饭盒。

“姑,我去打饭,您和悠悠就在这里吃吧。”

“行,你再喊上爱国,你爹和你姑父俩人喝上了。”

食堂里还是俩菜,大骨头炖土豆,洋葱炒鸡蛋。工作组的同志也不拿自己的饭盒了,都是空手来的。他们的饭盒根本盛不下一份菜,还是入乡随俗,用食堂里的大海碗实惠。

吃过午饭,悠悠本来打算睡个午觉,可被建设局的人跟着,午觉泡汤了,只好开工接着画。

这次,悠悠占了八仙桌,姥爷也陪着她。午饭后,买东西的人多,来的大部分是民工。

姥姥一个人忙不过来,找不到东西就喊悠悠。找东西姥爷真不在行,他经常自嘲的说:“不服老不行,眼越来越拙,找个东西半天也扒拉不出来,悠悠一眼就能看到。”

姥娘每次听到都偷笑,悠悠愧疚的想:您老可不眼拙,知名的鉴宝大家有眼拙的吗。关键是自己放东西的地方,您老人家看不到。

好在有姥爷陪着,建设局的同志倒是和姥爷聊得来,俩人对古建筑都感兴趣。

天气越来越热,结实柔软的腈纶运动服,成了民工们的工作服,年纪大的要深蓝,小年轻要浅蓝。

运动服布料是针织布料,厚实可透气性好。不像涤卡布做的干部服,一会就捂一身汗。

第568章 规划

腈纶的运动服还有一个好处,洗涤方便干得快,晚上洗了早上就干透了,不耽误白天穿。还不褪色,干干净净和新的差不多。

民工们一个月挣了俩月的钱,月工资合四十多了。听说还能接着干一个月,花钱也大方了。

年龄大的也都买身运动服,他们是这么打算的:穿运动服干活得劲,每天多拉两车土,衣服钱就挣出来了。回家洗干净了,还可以给孩子们穿。

所以,好多年龄大的民工,也买一身浅蓝的运动服,不过穿上,看着也不错,显得年轻精神。

这两年生活好了,吸烟的多了起来,民工白天干活,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守着收音机听评书和豫剧,抽的烟更多。

韩屯村家家有电视,村办公室,食堂和卫生室都有公用电视机,前面两个不开,可卫生室里的天天开,让住院的人看。

民工来的时候开过会,要求他们不能随便去村里打扰群众,因此,明知卫生室有彩电,虽然大部分人没见过彩电,可也没一个民工去看电视。

现在可不像后世,烟民买烟都是成条的要。民工买烟每次只买一盒,平时没啥娱乐活动,买烟也算是消遣。

五百多民工,别说一天一盒烟了,就是两天一盒,每天光是买烟的民工,也得上百人。

民工大部分吸九分钱一盒的宫灯烟,悠悠让玉玉阿姨换了一百元一分的硬币,放到个铁盒里,找零特方便。

关键是节省时间,不然这两间的小代销点,可转不开这么多的人。

其实,民工就集中在午饭和晚饭的一个多小时里,平时都上工,除了做饭的伙夫来买调料,基本没民工来买东西。

韩屯三个厂子,加上悠悠姥姥收鞋垫和手工活,韩屯的人流量多,代销点的客流量也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