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73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工作组和指挥部商议后,就开始征求民工的意见。建房子大伙都明白,这样的价格算是高收入了。

民工们会技术的干上工,不会的打下手,相互组合起来,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建筑队,每个人都有活干。

除了抽调到韩屯和石庙的民工,其他的民工垫完村台接着建房子,工期没有缩短,反而延长了一个月,得干到农历的四月底,收麦前才能回去。

春天可是名副其实的农闲季节,平时很少有活计,大部分人都闲着,今年能挣三月的钱,最少也能挣一百五十元,民工心里都乐意。

韩屯新村台的规划很快就制定出来,新增的五百亩加上原来的一百亩,总共六百亩的村台。

新村台以村西的南北路为分界线,路西是工业区和公共设施,路东是村民居住区。

韩屯村村落加上护村林,接近八百亩,这次大部分护村林都得砍伐了,四周只能剩下二十米,这好和黄河大堤的护堤林一样宽。

下午就开始清理护村林,韩屯村人手不够,还是找周围村庄的建筑队帮忙,每天两顿饭外加2元工钱。

这几个建筑队,本来年前就排满了工期,去年的一场大水,滩区百分之八十的房子都冲倒了,都打算春季重建,年前就找好了建筑队。

可是垫村台打乱了滩区人们的计划,所以,今春各村的建筑队倒是不算忙。

人多力量大,一天半的时间,护村林就清理完毕。

新伐下来的树干,围绕着原来四十亩的工业区,紧挨着栽成一排,竖立起一道坚实的木头墙,将村庄和工地隔离开来。

五百亩的村台清理出来,垫村台的民工队,也到位了。新来的三千多民工,加上原来的五百民工,韩屯村光是民工,就快四千人了。

指挥部也搬到了韩屯村,就设在新垫的村台上。他们也不开伙,都在韩屯村食堂里吃。

参观回来一个星期,韩援朝就接到了去中央党校学习的通知,时间三个月。

去学习之前,他回了趟韩屯,代表临水地委慰问民工。

地委的慰问特实在,每个民工队一扇猪肉。猪肉是韩屯肉联厂新宰杀的,基本上都是八十多斤。

他来的时候,还带来一车方便面,是震宇公司专门从深南运过来的,赞助给指挥部和工作组的。

指挥部和工作组,方便面和火腿肠各二十箱,多余的十箱给了韩屯村。

悠悠总算是看到了这个年代的方便面和火腿肠,包装袋上全是英文,唯一能看懂的是阿拉伯数字和图画。

方便面袋上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火腿肠袋上一盘用切片火腿摆成的花朵。

袋装的方便面必须用碗泡,悠悠拦住姥姥,找了个大号的搪瓷茶缸,茶缸有盖,泡面正合适。

撕开方便面袋,才发现现在的泡面,面条可真粗,里面只有一袋调料包,密封在透明的小塑料袋里,连个说明都没有。

看着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快,姥爷开了口:“小鬼子做面条也弄弯弯绕,二两面弄这么一大包,干啥都喜欢糊弄人。”

悠悠听了在心里吐槽:姥爷,您老不是认识英文吗,这可是港岛的产品,和岛国没关系。

火腿肠的肠衣外面上,印的也是英文,每根上面都有生产日期。撕开肠衣,悠悠就咬了一口,筋道爽口,唇齿留香,确实比后世的味道好。

第572章 真香

悠悠把火腿塞姥姥口里,让她咬了一口,接着又让姥爷吃。姥姥含着火腿肠,提醒道:“你姥爷胃不好,放速食面里泡热了,再让你姥爷吃。”

“就吃一口,没事,热的和冷的味道不同。”

三两口一根火腿肠下肚,悠悠接着又吃了一根。每根二两,四两火腿下肚,悠悠满足了,接着摆弄泡面。

放上两根火腿肠,调料包撕开放了一半,老外的口味重,放一半先试试,不够味再加。

暖水瓶里的开水倒进去,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姥爷往茶缸里看了一眼,疑惑的问:“这是面条咋做的,真香啊。”

悠悠放上盖子,随口答道:“用油炸熟的,肯定香啊。”

“油炸的,不能吧?”姥爷用手掀开茶缸盖,仔细的看了看。

“这咋会是油炸的,颜色都没变。”微黄的方便面块,用开水泡过,颜色更浅,和现在的面粉色差不多。

“这是用棕榈油炸的,颜色变化不大。”

姥爷抬起头,看着悠悠说:“你咋知道棕榈油,还是炸熟的?”

悠悠正拿着方便面袋子研究,赶紧递给姥爷:“这上面写着哪。”

姥爷接过来,找出老花镜带上,仔细的看了一会。对悠悠说:“过来给姥爷说说,姥爷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