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739)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这和分队没关系,关键是咱们的心不齐,别的不说,架电每家二三百元,都兑不起来。分开还好些,再继续一块混,吃饭都成问题。”

石庙村还是有经济实力的,他们村所有的院子都是成套建的,就连后院的牛棚和猪圈都是用砖瓦建的,而且家家建了沼气池。

半个月后,艾建业寄的联合收割机的资料到了,为了便于阅读,他找人翻译成中文,资料中还有其他的农机具。

看完以后,悠悠算是明白了,他联系的收割机为何高出来二十万。

可真是联合收割机,不仅能收小麦,还能收大豆玉米,连棉花都能收割。当然了,一种作物一个机器,用大型的拖拉机带动。

有了这大型的拖拉机,配备上其他的大型农机具,耕地,粉碎都能完成,可谓是一机多用。

悠悠想到做到,依照建业寄来的资料,在商城里订购了两套联合收割机,还加购了其他的农机具,连各种播种机都购置了。一整套的农机具,价值三百多万元。

一快寄来的还有面条机的资料,建业帮助购买的面条机,已经发货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达。

方便面和火腿肠的机器已经签订了合同,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达,想关的资料正在翻译。

姥姥庆幸的说,幸亏悠悠的商城里有联合收割机,要是让建业购买,今年的麦收是用不上了。

悠悠没想到的是,现在的面条机自动化水平这么高。面粉和各种辅料放进去,出来的是包装好的面条。

十几个程序连续作业,根本不用人工。只有投料和装箱两道工序,需要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切刀有十多种,宽窄粗细,方的园的,各种面条都能制作。

而且产量惊人,每小时一吨。按照国家定价,每斤面条利润0.15元,一个月就是十五万,比面粉厂的利润都高。

面粉厂投资200万,面条机才十万元投资。

资料交给村里,新石庄的干部先找了来。他们派了一百多个年轻人出去学习,麦收期间根本回不来,联合收割机必须买。

韩屯不仅要联合收割机,其他配套的农机具也要。

新石庄有样学样,跟着也买成套的。按照资料上的价格,这些农机具价值十六万。一整套的农机具,八十六万元。

两套农机具,悠悠赔了四百多万。

唉,又搭进去好几斤铜钱。

姥姥对她说:“你这么想就对了,这才是你那智脑上说的利益最大化。”

老太太理解能力真强,连利益最大化都能整明白。

悠悠反驳道:“才不是那,利益最大化应该是里外都能赚钱。作为时代商人,还做亏本的生意,笨死算了。”

姥姥的理解却是:“你这孩子就认钱,利益最大化不单指经济利益,主要是看社会利益。初中就开政治课了,你不能光会背,还得学会理解。”

悠悠看着姥姥,不由的肃然起敬,姥姥能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思想境界是真高。

姥姥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理论出炉后,悠悠的赔钱生意算是开了头。

工作组进驻韩屯后,几天的时间就看出了韩屯的经济实力。高主任肯定的说:“韩屯比咱们看的三个村庄更有实力,而且潜力巨大。”

在工作组的指导下,韩屯的规划是按照国内最先进水平制定的。经过地区建设局专业人员和韩屯村群众代表的多次商讨,韩屯村的规划设计终于完成了。

二百亩的住宅区,光是街道就占了五十亩。南北大街是主街道,六十米的路面,其中两旁的绿化带各五米。东西街道十米,其中两旁的绿化带各二米。

住宅区四周是道路,所有的街道都有绿化带和下水道。

第576章 分房子

建造住宅120栋,每户一亩宅基。南北30米,东西22米。四间的楼房格局是18米×30米,前院10米,后院8米。

剩下的30亩,全部建成温室大棚。

楼房设计确实先进,可好多的建材特别是装饰材料,都是进口产品。

临水地区外贸局,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业务,开展新业务必须上级机关审批,三两个月也不一定能批下来。

手续批下来,进口产品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冬季零度以下水泥无法凝固,韩屯村的建设只能等到明年春天。

建设局的工作人员是内行,他们提议:这些进口建材深南就有,不过价格比国家定价高出好多,至少一倍以上。

悠悠娘俩等的就是这句话,深南有就好办,商城里的东西有了正当的理由,悠悠就敢大胆的倒腾出来。

所有的进口建材,悠悠姥姥大包大揽的承担下来,由深南的震宇公司进口,价格就按国家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