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20)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用苜蓿草喂养的猪,瘦肉率能达到70%,而且肉质鲜嫩,氨基酸含量高,这是山本去地区食品站检验出来的。

12月15号,火腿肠生产设备终于安装完成,进行试产。看了整个生产过程,人们再也不说,火腿肠和粉肚差不多了,两者差的太多了。

生产火腿肠采用的是乳化肉原理,就是把瘦肉中的脂肪打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均匀分布在整个肠内。所以,单凭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出它里面的脂肪。

为了让这些脂肪均匀分散,就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作为乳化剂去稳定“磨碎”的脂肪颗粒。形成了火腿肠特有的质感。

火腿肠的口感,就取决于这种胶状结构的强度。肥肉有助于保留只能在脂肪中稳定存在的维生素以及香味物质。瘦肉增加了胶状结构强度,吃起来口感好。

为了增加火腿肠的口感,现在的火腿肠中精瘦肉的含量高达90%,只有少量的淀粉和添加剂。

粉肚只是简单的把碎肉和淀粉搅拌在一起,高温杀菌制作成熟食,二者味道有相似之处,但口感绝对不一样。

火腿肠生产线,设备就有十几种,主要有切肉机、绞肉机、斩拌机、真空搅拌机、装罐机、刮平机、封罐机、杀菌机、肉糜输送机、质检机、喷码机、包装机。

这些工序一环扣一环,全部由传输带转送,根本不用人工操作。

生产出来的产品,十根一袋,十袋一箱,每箱十公斤。

价格高达两千万的制肠机,是个单独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红色PVDC肠衣,价格高在了技术转让费上。原材料特别便宜,一根肠衣的价格才5厘。

这种肠衣在高温下稳定性好,无毒无害,是比较理想的食品用包装材料,一直到后世,依然在普遍使用。

火腿肠生产线的产量是每小时一吨,也就是说每个小时能生产一万根火腿肠。

生产火腿肠的主要原料就是精瘦肉,淀粉和调味剂,100克的火腿肠,精瘦肉90克。

精瘦肉的市场价格低,每斤一元就能买到。韩屯村自己宰猪,精瘦肉也就九毛一斤。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上都吃上了白面馍。

油水也比原来足了,可吃肉人们还是不舍得,每年也就是逢年过节才买次肉吃,两三个月吃不了一回。

所以,人们买肉还是喜欢要肥肉,带板油的五花肉比臀尖一斤高两毛钱。

剔出来的肥肉高价有人抢,精瘦肉低价估计也没人要。

部队训练量大,战士们最喜欢吃肥肉,听说韩屯生产火腿肠,部队就下了订单,购买剩余的五花肉和肥肉。

经过韩道伟的核算,每根火腿肠的成本价是0.245元,出厂价0.80元,每根火腿肠利润0.55元。

也就是说,生产火腿肠每个小时的利润是5500元,每天生产16个小时,一天的利润就是88000元。

第640章 任职

每天生产16吨火腿肠,必须14.4吨的精瘦肉,需要宰杀二百斤以上的特等猪320头。

加上原来的500头屠宰量,韩屯每天屠宰生猪820头,一条生产线就能轻松解决了。

火腿肠基本上都是没有破损的,封袋前有个自动检测系统,不合格的自动剔除,主要是肠衣有破损的。

火腿肠生产出来了,每人分了两袋,所有在韩屯的人都有份,韩屯村到处漂浮着速食面和火腿肠的香味。

山本带着火腿肠就去了省城的食品检测站,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一辆小轿车,出行特别的方便。

两天以后,山本高兴的归来,还带来了他们公司驻华采购人员。

他们这次来,是和韩屯村签订正式合同的,每年从韩屯村订购五千吨的火腿肠。

按照试产的产量,这条生产线,每天16个小时运转,每年能生产五千八百吨的火腿肠,山本他们公司,基本上包销了所有的产品。

仅此一份订单,利润就是二千七百万,比去年村里一年的收入都高。

火腿肠这颗摇钱树,可真是哗哗的往下掉钱。

速食面和火腿肠试产顺利成功,韩屯村的人经过三次安装调试,对自动化设备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完全可以独立操作。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工作组请示地委,重新调整了专家组,指定六名专家轮流帮扶韩屯村一年,在韩屯居住的不得少于两人。

经过接近一年的建设,韩屯的产业和公共设施,基本上完成了。

火腿肠生产线和原来的肉联厂在一个厂区,都是肉食加工,肯定是一个厂。自试产成功后,屠宰车间就开始正式运转了。

火腿肠和速食面的生产,在国内都属首创,厂名肯定是它们为主。因此,韩屯肉联厂就更名为韩屯火腿肠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