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26)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二爷他们闯关东,去的是最北面的极寒之地,生活极为艰苦。二爷的师傅,没几年就去世了。

去世之前,他把自家的积蓄全部给了二爷,嘱咐他一定回家乡,不为大人也为孩子。那时候二爷的身体就有隐患,他们的居住地实在是不适合病情的恢复。

二爷正是靠着师傅的馈赠,才顺利回到了韩屯。回来的时候,他把师傅的遗骸带了回来,和家人并骨葬在了一起,完成了师傅的意愿。

二爷还用熬好的麦芽糖浆,做了其他种类的麦芽糖。

花生碎麦芽糖:麦芽糖浆放入花生碎,搅拌均匀,放入涂了油的二厘米深的方托盘内,趁热压实整平,放在室外冷却后,迅速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块或菱形。

芝麻糖:和花生碎麦芽糖做法一样,只不过是把花生碎换成了熟芝麻。

芝麻球:把两厘米粗的糖条切成方块,用手快速的搓成圆形,放到铺满熟芝麻的盘子里打个滚,外面就沾满了熟芝麻。

玉片糖:熬好的麦芽糖浆加入熟芝麻,搅拌均匀后放到涂油的案板上,迅速的用涂油的擀面杖压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切成五公分宽十公分长的长方形快。这种麦芽糖像玉片般透明温润,被人们形象的称为玉片糖。

玉片糖加入部分黑芝麻,黑白分明,更加的漂亮。

敲敲碎:就是把熬制好的麦芽糖浆,直接冷却成砖头那样的大块。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吃的时候,用榔头轻轻一敲,就掉下来几小块。

这两年货郎担就有买这种敲敲碎的,一毛钱一两,能买一大包。敲敲碎酥脆香甜,老人孩子都爱吃。

孩子们拿些碎头发烂鞋,也能换块枣大的敲敲糖,塞在嘴里满足的吸溜半天。

熬好的麦芽糖浆,也能直接吃,货郎担把这种糖浆叫做糖球。这种糖浆比做麦芽糖的糖浆稀,不过比糖稀的浓度要大。用透明的敞口大玻璃瓶装着,晶莹透亮,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一分钱一个糖球,就是用干净的高粱杆在糖浆里沾一下,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一个枣大的圆球就形成了。孩子们用手举着,不时的添一下,一脸的陶醉。

麦芽糖被二爷制作出十多个产品,长的、方的、圆的,厚的薄的,摆放在盘子里,放了慢慢的一桌。

二爷还专门找悠悠姥姥,要了两个广口的玻璃瓶,把糖稀和制作糖球的糖浆,分别盛放到里面。

悠悠从见到货郎卖的糖球,就感觉和后世的棒棒糖差不多,可惜的是,这糖球得现做现卖,没法存放。

看到二爷熬好的做糖球的糖浆,突发奇想,在芝麻球没冷却前,迅速的插上根十公分长的竹签,简易版的棒棒糖出炉了。

二爷看过就笑了:“这办法好,让孩子们拿着吃干净。”随后让悠悠拿了一把竹签,一下子制作了二百多个。

自从二爷制作麦芽糖开始,村里人没事就去糖坊观看,能帮把手的就帮把手,不能帮忙就看热闹。

出糖的这天,正好是星期天,村里没上班的人都来了,孩子们挤在院子里,围着冻糖的架子,不时的发出阵阵尖叫声,好多孩子馋的吸溜口水。

大小孩子都馋,可大人们在家都嘱咐好了,二爷没祭拜前,谁都不准吃麦芽糖。

所以,孩子们尽管馋的吸溜口水,也没一个敢上前抓麦芽糖的。

驻韩屯的工作组和专家组,科技大的师生,就连山本他们这些日本鬼子都来了。

所有的产品制作完毕,贡品装盘摆在供桌上,抬到灶王爷的灵位前,二爷带头跪拜祭奠灶王。和腊月二十三的祭拜不同的是,没说“上天言好事”这段拜词。

这里的人们有个习俗,家里不论何时改善生活,必须先敬灶王爷,感谢灶王爷保家有功,使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

敬灶王非常的简单,把食品往灶王爷的灵位前一摆,诚心的念叨两句:“灶王爷,您老人家先尝。”

仪式完成,所有的贡品和产品都摆放到院子里,来人随意取用。

孩子们都抢棒棒糖,悠悠拿起一根长形的麦芽糖,放嘴里轻轻一咬,酥香甜脆,真是难得的美味。和往年在集市上买的相比,档次高了好多。

往年在及时上买的麦芽糖,虽然也是中空的,可里面基本上没有小空隙,香甜可口,可酥脆度差好多,口感没二爷做的好多了。

第645章 就是这个味

不止是悠悠觉得好,凡是吃过的都叫好,科技大的一位老教授说:“这辈子吃过好多地方的麦芽糖,韩屯村的麦芽糖,是我吃过的麦芽糖中最好吃的。

回去的时候,我得给老伴捎些,她就好这一口,前几年没卖的,这两年有卖的了,可惜牙口不好,吃一根费好大的劲。你们村的麦芽糖,又酥又脆,正适合老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