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4)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那敢情好,你看我这顿饭管得可真值。妹子,要能卖到大金鹿车就最好了,这车子在农村骑合适,结实抗造载重还大。

买不到的话,别的牌子也行,姐姐我可是省钱了。对了,孩子四月初六结婚,你能来得极吗?”老人笑着问。

“放心吧姐姐,初六前我一定给您弄到,您最近不出远门吧,我说不好那天过来。”姥姥打着包票。

“我不上哪去,出去也是在附近转转,你来了我要是不在家,找人问下就知道。”

“大姐,我问您个事,您在黑市看见和我谈生意的人了吧,那人您了解不,为人咋样?”姥姥向王奶奶打听。

“看见了,那人叫李保国,是个好人,他家里两位老人都有慢性病,给老人看病没少花钱,是出了名的孝子。

也是为了老人才干的这一行,挺讲义气的,信誉也好。要是为人不好的我早就提醒你了,别说,妹子你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

“可不是咋的,我这不是一眼就看好大姐您了吗。姐姐,您这一说我就放心了。”姥姥开着玩笑。

“那我办事去了,大姐咱以后见面再说话。”

“奶奶,再见。”老人把娘俩送出了院子。

悠悠想起后世人们之间的各种猜疑和防备,真心的感叹现在人们的淳朴和良善,相互之间的朴实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心想,认识了王奶奶,以后到临水有了落脚处。

第59章 小心谨慎

王奶奶家虽说在城郊,离批发部也不到二里路,悠悠和姥姥也没坐三轮车,俩人慢慢的走着,全当消化食。

走到批发部,刚过十二点。看见批发部的大门关上了,只开了个小门。门口的传达室虽然也开着门,但看不见值班的人员,可能是在里面休息。

路上也没有行人,整条街道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孩子们的打闹声。姥姥领着悠悠来回走了两趟,找了围墙转弯的死角,把东西拿出来,四个纸箱子摞在一起。旁边正好有颗大树,悠悠和姥姥就坐在树下等着。

十二点二十分,远远的看见李保国骑辆自行车过来了。看到姥姥赶紧下车,“嫂子,等急了吗?”

“没等多大会。”姥姥用手拍拍身后的纸箱子,把他惊地张开了嘴。

“哎呀,嫂子您可让我开眼了,咋想到的这个办法。背静还没人注意,就是让人看见了,还以为是来批发东西的。”

李保国说着挨个箱子查看,还朝远处招了招手,又过来了俩个人,都骑着三轮车。

仨人围着箱子看货,悠悠用的箱子大,在里面就能倒腾的开,一会的功夫就数完了。李保国递给姥姥个布兜:“嫂子,您点个数。”

悠悠用手挨着摸了一遍,实际上拿到空间数了一遍,正好四千三百元,两样粮票各五百斤。小声对姥姥说:“多了十元钱。”

“大兄弟,嫂子相信你的为人,不用数了,快拉上货走吧。”

“嫂子,兄弟服您了,您是做大事的人。我叫李保国,以后有生意想着照顾兄弟,我给的价格一定让您满意。”

干黑市买卖的一般不报姓名,知道底细的都是自己人,看来李保国是真的动心了。

想来也是,临水城市人口多,人们收入相对较高,军装的价格肯定比县城高,也好出手。

一百套军装卖好了就是小一千的收入,这可是赚钱快的大买卖,搁谁都动心。

姥姥领着悠悠进了批发部,拿的是悠悠仿造的介绍信。悠悠看见不是原来的工作人员了,就又买了和上次一样的酒和茶叶,不过数量大了。酒一样要了二十瓶,一共一百瓶。茶叶一样五十包,也是一百包。有粮票了,一下买了五箱青食蛋奶饼干。

一共花了六百多块,加上买手镯的钱,快一千二了。悠悠还是感觉钱少不禁花,俩人没敢逛街再花钱,里外的倒腾好就坐车回去了。

在车上,悠悠给三舅援朝拿出海魂衫和劳动布的裤子。给胜男舅妈也拿了件海魂服和背带裤,另外还给拿了两瓶好酒和一盒西湖龙井茶叶,给三舅妈的父母,又加了两条蛋奶饼干,让志彬吃。

三舅妈是独生女,父亲是张集教育组的组长,母亲跟着三舅妈看孩子,让他俩少了许多的家庭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工作,都成了单位的先进。

客车到站,二爷赶着毛驴车已经等着了。回去路过废品收购站,姥姥把东西交给三舅妈,推着放在这里的自行车就走,三舅妈跑着送出来。

折腾了一天,悠悠累的不行,看看姥姥,神清气爽地和二爷说着话,心里佩服极了。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加强锻炼,争取有一个像姥姥这样的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赚钱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