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回到家里,姥姥给二爷拿了一包猴王茶叶,二爷推辞不要,姥姥就说:“二爷,这是我孝敬您的,不要我可生气了。”

二爷只好收下,激动的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喝上这么好的茶!”

姥姥这次进的货,比上次多了不止一倍,一家人已经习惯了,不仅没嫌多,姥爷还在担心:“这些货不知能撑几天,今天一天,我在家卖了快四百块钱的东西了。别处的民工也有来的,估计以后会更多。”

姥姥高兴地说:“没货了我再去一趟,您愿意在家给看着摊子就好办。”

姥爷打包票:“别看我年纪大了,给你守个摊子还办得了。”

“这年景啊,让您守这么个小摊子真是大材小用。”姥姥又感慨上了。

“别这么说,我这叫发挥余热。”姥爷自得其乐。

妈妈接过话:“爸爸,您以后别再去菜园了,让我舅舅另安排人吧。”

“民工回去就不忙了,我还是接着在菜园干,那里没重活,全当锻炼身体了。”

“没重活可也没闲空,一天到晚的忙得不识闲,那天您不累得够呛。”妈妈心疼地说。

“我一会就给你舅说去,让他另派人。民工走了还有临近村子的人,这小店能赚够咱一家吃用的,不让你爸去了。”姥姥直接作出决定。

姥姥拿了两条蛋奶饼干去了舅姥爷家,悠悠想,姥爷以后就有时间了,得给他找点事情做,让老人家的余热充分发挥出来。

要知道,后世的鉴宝大师可是按比例收费的,哪个不是日进斗金。一定不能让顶级的大师只当营业员,浪费资源是可耻的。必须想法把收购站的铜钱弄回来,让姥爷慢慢的挑选。

晚上,悠悠就和姥姥商议,怎么把收购站的铜钱买回来。姥姥想到了去张庄碰到的铜匠,他也偷买过收购站的废铜。决定再去张集时,找侄媳妇胜男讨个主意。

现在,姥姥在张集供销社进的货物很少了,都是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油(煤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但姥姥得去食品站交鸡蛋,顺便买些猪肉回来。

谁让悠悠放着商城的精肉不吃,偏偏喜欢吃现在的猪肉,更喜欢啃骨头。再说有了食品站的肉打掩护,悠悠才能添上些商城里的猪肉。

该装的的样子装像了,该走的形式还得走,娘俩处处小心翼翼,担心露出破绽被人发现

第60章 存铜钱

来悠悠家的民工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平城县地段的复堤民工,附近村庄少,就一个梅庄,也没个代销点,买东西非常的不方便。

看到梅庄村的群众来韩屯买东西,再看到洪城这边的民工穿的海魂衫,也到韩屯村来看个究竟。

看见了,对比了,得出的结论是货真价值,特别划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买到一些紧缺东西,像红糖、尼龙袜。

还有许多稀罕的东西,海魂衫、劳动裤、白球鞋,这些都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何况这些都是当季的衣服,现在穿正合适,而且价格也合适。

民工们出来都一个多月了,干重活又特别费鞋袜。许多人的鞋都磨得露出了脚指头,棉线袜子更是破,不光露脚指头,还露脚后跟。

手工鞋光脚穿鞋干活还行,解放鞋必须穿袜子,不然一使劲脚就在鞋里打滑,耽搁干活。可是手工鞋不耐磨,干这种重活,鞋底几天就磨透了,因此民工大部分都穿解放鞋。

洪城的民工大部分在悠悠家买了鞋和尼龙袜,看见平城的民工穿的鞋袜就笑话他们,还特意提高裤腿露出尼龙袜显摆。

“俺们脱鞋让你们看看人家卖的袜子,结实还好看。你们脱下鞋,让俺也开开眼呗。”

“俺们不是离集市远吗,没你们买东西方便。”平城的民工回答。

“那是真的,这家代销点就是县里为方便俺们买东西,专门设立的。”洪城的民工自豪的回答。

“那俺们离得近,沾你们的光了。”平城的民工各自挑选喜欢的东西。大伙要解放鞋和尼龙袜的多,年轻人则要件海魂衫。

年纪大的看见眼热:“俺要是年轻几岁,也买件穿上。不过这裤子挺好,厚实还不要布票,俺先买条穿上,身上的都快露腚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眼热归眼热,大家都没多少钱。挑选了急需的东西后,恋恋不舍的回去,还不忘叮嘱:“俺们快完工了,干完就发工钱,到时候再来买,您多进点货。”

有了带头的,大家伙就跟风过来了,悠悠家的代销点每天中午、晚上都挤满了人,而且大部分是平城的民工。

洪城的民工看多了就担心:“东西让他们都买走了,别到时候咱发了工钱没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