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65)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参加春晚的演员们都坐在舞台下的圆桌上,桌子上摆放着水果点心和茶水。

韩屯村和他们差不多,大伙也是围桌而坐,不同的是桌子上摆的是酒菜。

相声演员姜昆挨桌的介绍参加春晚的演员,大多数的演员都是自我介绍。

随着著名的演员一个个亮相,电视上不时的响起一片惊呼声。韩屯村的人也跟着惊呼,好多都是人们熟悉著名演员。

第一个节目是拜年歌《恭贺新禧》,由蒋大为、李谷一、于淑珍、苏平、沈小岑、朱明瑛、茅善玉、郭颂集体演唱,这也成了以后每年春晚的一个固定模式。

开场后演出了杂技《转盘子》、儿童游戏竞赛《看谁贴得快》、《狗熊猴子投篮比赛》等可视性强的几个节目,延续了中国传统戏曲以丑角、闹剧开场吸引观众的模式。

村里的孩子也跟着电视欢呼,连吃喝都忘了。孩子们都围坐在一台电视下,他们嫌电视机下的餐桌碍事,动手把桌椅挪开,电视下成了一片开阔地。

孩子跟着电视机里的演员学动作,自娱自乐欢快极了。等到马季出场,又都安静起来,聚精会神的观看节目,恐怕露听了一句。

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是以推销香烟的口头广告为内容的一段相声,运用单口相声怯口表演方式,充分利用相声抓哏及现挂等技巧,逗得人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接下来的歌曲演唱,小孩子们不感兴趣,就去餐桌上拿水果吃,也有去大人的桌子上吃菜的。

村民们对这些节目也不感兴趣,开始喝起酒来。只有村里的上高中生和大学生,喜欢观看,还有跟着哼唱的。

等到豫剧演员牛得草出场,村里人都来了兴致,孩子们更是被逗得哈哈大笑,气氛又热闹了起来。

接着就是喜剧演员游本昌的哑剧《淋浴》,孩子们笑声更大了,反正是哑剧,不怕听不到声音。

到了京剧演唱,孩子们又不爱看了,年龄小的孩子,也开始犯困了。可大伙看得正来劲,谁都不想走。

尽管各家都有电视,不过大伙聚在一块,热闹啊。

夯把餐厅值夜班职工的被褥抱了过来,铺在餐桌上,睡着了的孩子都放在上面。

餐厅里通着暖气,温度在二十度以上,盖个薄被就行,睡在这里也不用担心冻着。

援朝对司机说:“小王,你开了一天车,先去休息吧。”

小王兴致勃勃的说:“韩书记,我不累,还是看晚会吧。”

韩援朝看着他,羡慕的说:“还是年轻好啊,从早上起来就开车,到现在还是满精神。”

“高高三”说他:“爷们,你这不也精神着哪。来,咱爷俩喝个,咱村里小爷就服气你,你给咱们村栽的摇钱树和聚宝盆,可真是好。”

韩援朝还真不敢居功,他说:“还是咱村里人心齐,五千万的投资,可不是都有这个魄力的,应该是我敬大伙。”

韩援朝和“高高三”碰了一下酒盅,举杯敬大伙,先干为敬。

村里人都高兴的喝干了酒,小王惊讶的自言自语:“一个村庄都有五千万的资金,怪不得条件这么好。”

陈佩斯、朱时茂合演的小品《吃面条》开始了,从头到尾把人们逗的眼泪都笑出来了,孩子们学着陈佩斯的样子,歪着头挑面条,更加的令人发笑。

这个节目是春晚舞台上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品,此后小品成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第676章 送礼物

接下来的歌曲小孩子不喜欢,他们高兴的模仿《吃面条》的动作,村里人都被他们吸引住了,忘了看电视节目。大卫举着录像机,把孩子们的动作给录了下来,回放的镜头更加的搞笑。

孩子们打打闹闹,一直到马季和赵炎上台演出相声《春联》,才停了下来。

在阵阵笑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钟声令悠悠想起了后世春晚的抢红包场景,这是自己穿过来的主要诱因。

悠悠愣神的工夫,村里不论大人和孩子都跑了出去。

人们惊呼:“下雪了!”

不知何时,天空中飘起鹅毛大雪,地面上的积雪已经二指多深。

雪下的挺大,不过没有一丝的风,明亮的灯光下,雪花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特别漂亮。

老人们高兴的说:“这雪下得好啊,雪打灯好年景,瑞雪兆丰年,今年又是丰收年。”

下雪也没阻止住人们过年的热情,韩屯村的广场上,很快鞭炮和二踢脚响彻天地。“过年好!”“过年好!”的祝福声不绝于耳,人们大声的呼喊着,相互祝福。

石庙村的干部,和大家互道祝福后,就冒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