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56)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舅姥娘听见忙抬头,急切的问:“在哪啊?让我看看。”

可惜画面转的太快,一闪而过,已经看不到了。

舅姥爷激动的说:“我看见了。”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悠悠姥姥接起电话,里面传来刘冉兴奋的声音:“姑姑,你们看电视了吗,爱民参加阅兵式了,是代表对越自卫战官兵参加的。”

接着她委屈的说:“全家人都瞒着我,我也是刚看到的。爱民来京都训练三月了,我都不知道。”

由此可见,这保密工作做的可真好。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是在经过十年动乱之后,继1959年国庆后,25年来第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

悠悠放学回家,姥姥的兴奋劲还没过去,看见悠悠和迪迪回来,高兴的对他们说:“今天晚上,你爱民舅舅上电视了,他参加了国庆阅兵式,可威武了。”

迪迪急切的问:“姥娘,啥是阅兵式啊?爱民舅舅在哪里干啥?”

听姥姥说起阅兵式,悠悠心中那个后悔,早知道还上什么晚自习啊,错过了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姥姥兴奋的给迪迪描述阅兵的盛况,悠悠赶紧回自己房间去了。

幸亏有智脑在,自己可以找到八四大阅兵的录像,应该比新闻联播中的更详细。

果然,悠悠看到的是八四阅兵式的高清完整版,整整看了两个多小时。

虽然已到午夜,可悠悠还是在智脑上搜寻,她在阅兵式上看到了八五式新军装,估计“六五”老军装很快就要淘汰了。

悠悠很快就查找到了有关八五式军装的资料,根据阅兵方案中提出的受阅部队着新式服装的要求,后勤军需部门紧张地投入服装研制工作中。

现在,全军官兵所着军装还是“六五”式。这种军装是1965年5月取消军衔制后的军装,官兵一律佩戴全红领章、全红帽徽,一律戴解放帽;陆军服装为草绿色,空军服装为上绿下蓝,海军服装改为深灰色。

全军干部上衣为四个兜(上下各二个),战士上衣为下部二个兜,这是该套军装区别干部战士的惟一标志。

1974年,海军服装恢复了1965年以前的样式和颜色;陆军、空军女军人改戴无檐软帽,夏季服装恢复裙服样式。

1984年国庆阅兵所要求的新式军装,其实还未完全定型,以至于阅兵式上的军装,与后来实际配发全军部队的服装有所不同。

这套后被定名为“八五”式的新军装,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服装,师、团干部为混纺毛料服装,营以下干部和战士仍为布料服装;

全军干部和战士戴大檐帽,女战士戴无檐帽;帽徽为“五星八一”军徽,红色领章三面镶一黄边加缀军种符号,干部领章、肩章的颜色、肩花的样式按军种作了区分。

这种新式军装是首次在国庆阅兵中展示,总后勤部研制部门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赶制出了供阅兵用的上万套服装,直到半年多后,这种新式服装才配发全军,可见中央军委对这次阅兵是何等的重视。

第748章 军绿色

六五式军装的布料为加厚的确良,结实耐磨,容易洗涤,更换下来的旧军装不破不烂,赠送给亲朋好友,是很贵重的礼品。

在黑灰蓝为主色调的七十年代,军绿色成为一抹靓丽的色彩,结实耐磨的军装成为人们心目中期盼。

阅兵式过后,六五式军装退出历史舞台,转为民用,不过禁止佩戴红领章。军装风靡广大的农村,圆了多少人的军装梦。

上至五十多岁,下至十五六的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身的确良的绿军装,除了炎热的夏季,一年三季都穿着军装。村秋两季单穿,冬季套棉袄。

特别是军大衣,现在人们过冬,不论男女老少,基本上都穿棉裤,有一件棉大衣,就可以摆脱厚重的棉裤。

做一件棉大衣,至少得用三十尺棉布,八三年以前,一口人一年才六尺布票,五口人的布票够做一件大衣的,别说农村了,就是城镇也很少有人穿棉大衣。

1983年12月底废除布票后,棉大衣热销,还有好多自己做棉大衣的,不过临近春节,寒冬即将过去,棉大衣的很快就成了过去式。

据记载,军大衣自八四年冬季开始流行,至新世纪初,一直是御寒衣物的主流。白天是御寒衣物,晚上还可以当棉被,特别受农村人的喜爱。

这么大的需求量,基本上都是民用服装厂加工的。随着六五式军服投放市场,国家取消了对军装绿的确良布料的限制,大批的军装绿的确良布料进入市场。

八四年的冬季,六五式军装热销,别说农村人了,就是大部分城镇工作人员,也买上一身六五式军装,圆上自己曾经的军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