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57)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男同志穿军装,女同志也买一身穿上,绿色的衣服,男女老少都能穿,也算是现在的制服款了,穿上这么一身,真的挺精神。

关键是军装的价格低,一身军装20元,棉大衣不分男女,也不分大小号,一律30元。

地方军区和武装部的军人服务部,开始对外营业,销售六五式军装和解放鞋。不过军装经常断货,农村人只好托关系代买。

现在,加厚的确良的价格是1.2元一尺,做一件军装上衣用布料二米半,也就是9元,算上扣子和加工费,每件的价格10.80元。

裤子用布料一般在六尺半,算上布兜料和加工费,也得8.70元。

也就是说,自己做一身军装,最少得19.50元。

做一件军大衣,加厚的确良和平纹的棉布各需13尺,布料就得19.50元,棉花2斤2元钱,栽绒的毛领2元,加工费5元,扣子每个0.20元,7个扣子1.40元,总计29.90元。

后世这种加厚的的确良布料,每米的价格才0.50元,2.5米的宽幅栽绒布,每米3元钱,裁成大衣领子每个不到一毛钱。扣子更便宜,每个不到一分钱。

后世的棉花和棉布价格高,现在的价格低啊。两世的优势加一块,一件军大衣的成本价也就13元钱。做一套军装用布料5米,1.5元的加工费,5元的成本就可以了。

这么好的商机,悠悠怎么能放过。连夜下订单,订购了大批的布料和辅料,这批运动服做完,就以六五式军服为主了。

不出悠悠的预料,一个月后,六五式军装热销开始,震宇公司加工的军服正好下线,根本不用往外地销售,临水地区都不够卖的。

11月进入冬闲季节,按理说所有的服装厂都该正式开工了,可是加工量反而逐渐减少了,王兰芝首先发现了这个问题。

“红英,你发现没有,这都到冬季了,来领活的越来越少,咱们的加工点肯定出问题了。”

红英听她这么一说,也觉出不对劲来:“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问题,咱们放出去的军服,到现在还有没交回来的。不行,咱们得赶紧下去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韩屯服装厂的六十多名职工,一下子派出去四十名,俩人结伴去表现特别的加工点,调查情况。

一天的时间,就把情况摸清了。她们回来后,全都气得不行:“这伙人可真够不要脸的,用咱们的衣服做样板,用咱们的三线机和熨烫机,有些还用咱们的线,自己偷着干私活。”

也不怪她们生气,你们不接韩屯村服装厂的活计可以,但必须来总厂解除合同,把总厂投放的机器还回来。

自己偷摸的干上了,连设备都不舍得投入,竟然偷着使用总厂的线,这也太不地道了。

至于盗用韩屯的服装款式,这真不算什么。现在国家还真没有规定,再说了,震宇公司的服装款式,也属于盗用。大部分是盗用深南的款式,从后世盗用的,只是极少数。

悠悠作为穿越人士,从来没有改变历史进程的远大理想,一直都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自己跨时代电商的优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在自己的引导下,韩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和大岳庄比起来,也不算太出格,比大岳庄落后了十几年。

和小靳庄相比,韩屯也不算是八十年代的先锋。所以,韩屯村发展的虽然快,但也不算是出头的椽子。

韩屯村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对这些违规的加工点做出了处理决定,解除合同,撤回设备,收回服装和辅料。

第二天,韩屯村委会就向张集镇党委做了汇报,请求领导的支持,让他们协助做好善后工作。

现在韩屯村对于张集镇来说,可是摇钱树。从今年开始,国家的税收政策做出了调整,韩屯村每个月上交利税二百多万元,在洪城县排在第一位。

服装厂的收入在韩屯村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对于全县来说,特别是对于加工点的村庄,作用非常的大,每年能给村里带来接近二万的收入。

有了这些钱,村里的公益事业都有资金了。最起码,社办教师的工资,有了出处,五保老人也能供养了。

第749章 私活

经调查,加工点干私活的事情,从今年夏季就开始了,不过当时是农忙季节,韩屯村服装厂以为是农活忙,没引起注意。

其实,加工点的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临水地区农村人外出打工算是比较早的,这也是振华公司推动的结果。

第一批去深南打工的,大部分是农村的未婚女青年,几年过去,她们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大部分回村结婚生子。

这部分人在深南涨了见识,也都积攒下创业的资金,回乡后不安于现状,就琢磨着干点挣钱的生意。电子厂个人办不起来,小型的家庭服装厂成了她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