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妈咪育儿指南[快穿](603)+番外

果然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无论是太医,还是府里的大夫太过圆滑,不肯下重药,姜来烟就只能这样养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好。

叶梨沉吟片刻,道:“去将平安医馆的高大夫请来,恭敬些,抬着轿子去请。”

府里的两位大夫,以后就留给姜永宁和姜飞鸾好了。

她还是要更果断和敢开药的大夫才成。

然后又去看了姜永安。

姜永安的状况和姜来烟差不多,叶梨怀疑,是二人互相给传染的,便叫二人病好前不许见,然后就把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分别给了姜永安和姜来烟,总理二人身边的事务。

至于要如何二人身边的其他二等三等丫鬟婆子的,就等二人醒来,叶梨亲自教他们好了。

毕竟,就算姜永安和姜来烟还小,可到底也是在侯门长大,如何料理下人,现在就该学起来了。

叶梨这具身子也算恢复了不少,等到高大夫来了,高大夫先给叶梨看了诊,又看了药方,道:“夫人这方子,既开始吃了,就暂且不必停了。且夫人本是心病,如今心病去了,心胸放宽,自然药到病除,几幅平安方子,那就吃了吧。”

说的这许太医跟那市井之中的庸医似的。

叶梨嘴角一抽,又请高大夫去看姜来烟和姜永安。

这次高大夫就不客气了:“小小年纪,用这等方子拖着,也不怕把孩子的身子给拖垮了,换药方子!”

当场给姜来烟和姜永安各自开了张方子,让人去抓药。

原身也是懂得一些药理的,叶梨就接过方子来看,果然十分对症有效,对高大夫自然越发信服,恭敬的请人来,恭敬的送人去,当然还有一个大红封。

——

主院的事情传至姜飞鸾的耳中的时候,姜飞鸾不禁一怔。

她原本是想要和哥哥商量,因着母亲生病,先将家里的事务接管过来,也免得母亲病中劳累。将来母亲病好了,也会夸赞她一句能干,若是允许她亲自挑选嫁妆庄子就更好了。

结果,母亲病好了。

然后还亲自下令,把二弟和二妹妹给接到了主院照顾,今天更是换了高大夫,叫高大夫给弟弟妹妹诊脉看病……

姜飞鸾神色不禁有些复杂——母亲总是表现的偏心她和哥哥,可事实上,母亲把唯一的传女不传男的那个玉佩,给了妹妹,把家里的世子之位给了哥哥,家产大部分留给嫡长子是规矩,可母亲自己的嫁妆,却是大部分给了弟弟妹妹的。

她和哥哥,着实都没分到多少。

偏心什么的,是不能看平日里父母偏着谁的,要看最要紧的东西分配上,父母最是偏向着谁。

姜飞鸾想到前世,她命途多舛,守着丈夫的牌位过了几年才另嫁,结果另嫁之后,丈夫也很快死去,之后她就再也寻不到良人,青灯古佛,孤寂一生。

反倒是妹妹受她的影响,先时姻缘不定,后来姻缘却是极好,嫁给了未来皇帝的亲弟弟,最后做了王妃,还和未来皇帝的亲弟弟一生一世一双人,比那时的皇后还要惹人生羡。

姜飞鸾想到自己的名字和妹妹的名字,忍不住想,飞鸾,来燕,偏偏鸾不如燕,凭什么呢?

她偏偏要人如其名,做上那高高在上的凤位才好!

至于妹妹,燕子么,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何不好?

第230章 养对儿女是叉烧02

环翠叮当。

叶梨这具身子毕竟还病着,即便她自己觉得能支撑得住,身边的忠仆翠嬷嬷等人,也是不许她继续折腾,立逼着她回去床上躺着。

叶梨看过了姜来烟和姜永安,又请了个更加果断敢开方子的高大夫给换了方子,底下仆从亦敲打过了,自己便也喝了碗药,复又躺下。

许是这具身子的确疲累,她躺下没多久,便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就是被这首饰碰撞的声音给吵醒的。

她微微凝眉,睁开眼,就看到了两个大家闺秀打扮的少女,正站在屋子里争执。

争执的还是托盘上的一碗药。

叶梨:“……”果然这规矩还是不过关,就算是亲女儿,也不该叫她随意进母亲的房间。

两名少女却是同时听到了她醒来后故意发出的些微动静,忙侧首去看,一个娴静大方,五官明媚,一个娇俏可人,一双盈盈含情目仿佛随时随地都要落泪。

前者正是原身的长女姜飞鸾,后者则是原身的外甥女、如今寄住在安阳侯府的孤女崔盼儿。

原身平日里对待姜飞鸾和崔盼儿至少表面上是一视同仁,私下里自然是经常补贴姜飞鸾。

这原是应有之意,且论起二女将来的嫁妆来,崔盼儿比姜飞鸾可是多得多了。

当年崔家接连出事,崔家无一男丁,崔盼儿一介孤女,在崔家宗族面前,争抢崔家财产无一优势,崔家祖宗也极其的不要脸面,为了独占接连四代单传的崔盼儿一家的财产,连原身和丈夫提出的为崔盼儿过继个弟弟的事情都不肯答应。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尽管安阳侯府势大,原身和安阳侯却既要顾忌着崔盼儿的名声和将来,又不好真的得罪对方,最后只能妥协,将崔盼儿母亲的嫁妆全部要了回来,另外要了崔盼儿父亲、祖父留下的一些亲手手稿和少数藏书、江南的六百亩良田的地契,然后就是崔盼儿的教养和将来婚事由原身这个姨母做主。江南崔家,不得干涉。

这婚事和教养一事,原就是崔盼儿的父母临终前写信嘱托。

崔盼儿的父亲原是想要将女儿许配给姜永宁,哪怕是做个侧室,表兄妹的情意在,又有亲姨母看护,也未必不好。

但崔盼儿的母亲是原身长姐,心中尽管知晓托付二妹妹和二妹夫,是最好的选择,可到底拗不过心中对二妹妹的一点子怨怼,不肯答应此事。崔盼儿的父亲就没有在信中写到这件事。

等到丈夫去世,崔盼儿的母亲终于想通,想要应诺此事时,她已经无法开口说话,托付女儿了。

原身和丈夫想着,既然崔盼儿的父母生前都未曾说起婚事许给姜家一事,大约是不想让崔盼儿做妾——毕竟,崔盼儿已然成了孤女,无父无母无兄无姐无亲无故,宗族待她险些视作抢夺钱财的仇人,这等情况下,要给姜永宁这个侯府世子做妻子显见是不可能的,至多是做个妾。

然时人有风骨,不愿女儿做妾,也是有的。

夫妻二人便未曾提起,只想着将崔盼儿好生养大,选个不会欺凌崔盼儿无娘家的规矩人家,将其嫁妆全都给崔盼儿,也算是对得起亲戚情分了。

只是原身到底疼爱自己的孩子,姜来烟年岁小,从前不受原身喜欢,倒也不提,可看着姜飞鸾与崔盼儿年岁相仿,将来的嫁妆会是姜飞鸾的数倍有余,不禁就免不了私下里补贴姜飞鸾。

然而看在崔盼儿眼中,就是她只剩下了姨母一个倚仗,侯府家大业大,偏偏姨母还不肯对她和表姐真正一视同仁,正大光明或偷着摸着,都要给表姐多送东西,心中难免哀怨多思,甚至是跟表姐争宠,希望能从姨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东西。

原身又不傻,自然是看出了崔盼儿的愚昧想法,寻了教养嬷嬷教导,也没把人给掰正回来。

心道这终究不是她的女儿,这样就这样好了,因此就时常哄着崔盼儿去庵堂为其父母祖上祈福,一这两三年里,一个月里有十天半个月都是在庵堂里散心祈福,回到家中,也是要在小佛堂里抄经二三日。

崔盼儿才终于收敛了起来,不在表姐的家里对表姐拈酸吃醋,她对外的名声,倒也因此好了许多。

孝顺,无论到了哪里,这都是值得人赞颂的。

然而崔盼儿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的盯着原身的东西,最近更是去给父母祈福时,听婆子说了母亲年少时的遗憾,忍不住想要跟姨母所要当年母亲的遗憾——那只普普通通的传女不传男的玉佩。

崔盼儿心想,侯府什么都有,表姐表妹将来的嫁妆虽不如她,可到底有兄弟支应门户,还是侯府贵女,要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姨母何必揪着那三瓜两枣的不放,不肯多给她些东西?尤其是那块玉佩,可是母亲的遗憾啊。姨母和母亲姐妹情深,应该,大约,是会给她的吧?

只崔盼儿心里盼着姨母将那玉佩给她,将来最好还能像是嫁女儿一般,多给她备一份嫁妆,对她像是对亲女儿一般的好,可到底还是被这两三年的清修给吓到了,因此听说姨母醒了,就急忙忙的跑来给姨母侍疾,希望姨母能看到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