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欢(879)

李四爷冷哼一声:“不过都是些叛党余孽,竟然还能聚起那么多人。”

“叛党余孽”几个字,让蒋大爷的神情有些细微的变化,不过很快恢复如常。

“何不让你九弟帮帮忙,”蒋大爷道,“你九弟在刑部衙门,去抓捕韩参将名正言顺。”

提起李煦,李四爷微微皱眉:“九弟一直在衙门里忙碌不曾归家,我还没与他说上话。”

蒋大爷道:“难免如此,李九爷非同一般,现在刚刚崭露头角,将来还要担起重任,只怕更顾不得这些事了。

你是他的一母同胞,他将来必然会对你多加照应,李家也会跟着飞黄腾达。”

从前蒋大爷就对九弟很是钦佩,现在话语中更多带着信任和期望。

可不知为什么,李四爷总觉得蒋大爷今天说的话听起来有些奇怪,九弟要担起什么重任?

九弟在刑部任职,将来是要奔仕途,可说成是重任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东南和北方都有所变动,我们这次要趁着机会将大部分商线都握在自己手中,”蒋大爷道,“这些年我在南方攒下不少的人脉,这次你去太原和开平卫也要走走关系,地方那些官员和卫所的人都相信你。

以后我们一南一北,运粮食拿盐引,很快就能成就大事。”

李四爷见蒋大爷说得兴致勃勃,不禁皱眉:“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蒋大爷伸手拍了拍李四爷的肩膀:“我早就说过,李家和你母亲娘家都是北方大族,将来在北方必然有大作为,等你九弟回到北方做官,你们就是如虎添翼,你会发现做起事来容易了许多。”

李四爷本是来探望蒋大爷的,没想到却被蒋大爷说了这样一番话。

李四爷道:“我九弟会回北方?”

“自然,”蒋大爷目光闪烁,“我一个外人都知晓的事,你不会没有半点的察觉吧?”

李四爷隐约觉得蒋大爷今天的话十分重要:“你说的是什么事?”

“你九弟为何会有今天?那是太原府学政一直以来的栽培,”蒋大爷道,“既然是有意栽培,就必然要让你九弟回到太原去,将来你九弟会取代张玉弛到大同府、万全都司卫所做都统,统御整个北疆。”

李四爷愣在那里,有些话他虽然隐约听父亲提及过,但蒋大爷说统御整个北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九弟会这样厉害吗?他们李家要与张家比肩?那怎么可能。

“张家是外戚,我们李家什么都不是啊。”

第六百四十六章 答案

李四爷说完这话,感觉到蒋大爷一笑。

“怎么?”李四爷道。

“李兄,”蒋大爷道,“我们相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你竟然这般迂腐,太后娘娘嫁给先皇之前,张家祖上也只是个勋贵而已。”

说完这话,蒋大爷忽然意味深长:“难不成你李家非要有个天潢贵胄,你才敢想这些,经过昨晚的事我算明白了,小心翼翼的又有什么用?不知道什么时候灾祸就会降临,那些人毫不顾忌地向我下手,还不是因为我是个无名小卒……”

李四爷本来心中存着几分疑惑,觉得蒋大爷与往日有些不同,现在明白过来,蒋大爷是因为昨晚的事心绪起伏。

李四爷刚想到这里,只听身边小厮来道:“九爷来了。”

“九弟。”李四爷快步走出去。

兄弟两个见面,李四爷立即伸开了手抱住李煦的肩膀拍了拍,兄弟两个显得十分热络。

李煦微微笑着:“四哥来京之后,我衙门里忙没能得空回来,今天晚上我们兄弟好好说说话。”

李四爷点点头:“九弟清减了不少,是因为衙门里太忙吧?我来到京中听母亲提及简王谋反案的事,才知道有多凶险,幸好母亲和你安然无恙,只是……”李四爷想起族姐没有继续说下去。

几个兄弟里面他与九弟最亲近,虽然他不及九弟聪明却知道多读书的好处,于是时常会向九弟讨教些学问,九弟也总能耐心讲给他听,没有嫌他在这方面太过迟钝。

蒋大爷也走上前与李煦见礼。

三个人一起进屋说话。

蒋大爷知道李煦为何而来,就将与顺天府黄大人说的那些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煦。

李煦听着蒋大爷提及宋家:“徐……宋大奶奶有没有问你什么话?”她现在嫁给了宋成暄,已经不再是徐大小姐。

朝廷还给了她诰封,不日她就会跟着宋成暄去常州上任。

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李煦的心中早就该一片平静,可每次提及有关她的事,他仍旧难免会受些触动。

她的日子过的很舒心吧,想要的都拿到了手中,回到常州之后,东南就是他们的天地,再次来京中时,他们岂会再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