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轻易靠近(40)

以前去日本出差,经常遇到大小地震,早就练出了胆子。

可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地震。

因为怕余震,她拿上护照钱包和手机,下了楼。

酒店外空地上,已经或蹲或站,聚了很多人。隔壁一对小情侣也是中国人,都在给家里人打电话,边说着这里的情况,边对萧余点头示意。她拿起手机看了好几眼,脑子里掠过了他的脸,却还是犹豫着,放了手机。

因为这场地震,路上几乎堵成了一片。她本以为赶不上航班,却发现所有都已延误,只能无限期地等下去。直到坐下来,她才发现手机早没电了。

换了电池开机,转瞬收了数十条短信。

今天怎么了?

还没来得及看短信,屏幕就忽然震动起来,不停闪着许南征的名字。从上次飞机的电话,两个人已经有二十几天没有联系,为什么忽然打破了沉默?

她想不出任何缘由,却还是接了起来。

“笑笑?”许南征的声音很沉,有些急怒,“为什么不接电话?”

她组织的寒暄,都让他问得吞了回去。

发生什么了?这么生气?

“我手机没电了,”她想起下午给他打电话的念头,“有急事吗?”

他听到她语气轻松,让自己冷静下来,才接着问她:“还在柬埔寨?”

她嗯了声,听见他又说:“四川地震了,我怕你出事。”

她这才反应过来:“我这里有些反应,但不严重。”

说完这句话,两个人像是忽然没了话。

“四川,很严重吗?”她想起自己的很多朋友,边打开电脑,边打破了沉默。

网页很快打开,很惊人的震级,死伤数据始终攀升。

“很严重,”他顿了下,接着道,“我准备去震区。”

她听懂了他的意思,许南征一向如此,认为和平年代大好青年毫无用处,总想满腔报国不想只做铜臭商人……她随手点击刷新,又是一条余震的报道。

“自己去?”

“已经让人事安排救援必需品了,”他的声音有些含糊,似乎是习惯性地咬着烟,可是迟迟听不到打火机的声音,“都是自愿报名,以前3GR的,现在公司的,大概有四十几个人。”

一条条新闻点开,密密麻麻开了一片窗口。

到底有多少朋友在四川?即便是一百余字的即时报道,也是心惊肉跳。

她的食指滑动着,盯着显示屏。

余震不断,移动信号瘫痪。有可能的人都逃离震区,可还有无数的人,等着人救援……

她站起身,走了两步,又坐回远处,脑子里飞速略过的,都是他或笑或沉默的脸。

许南征只在电话那头,抽着烟,过了很久,才似乎接了另一个电话,安排着明天的事情。

“注意安全。”她想了很久,也不过说了四个字。

后来在当天晚上,她做了不再继续旅行的决定。

回到小时候住的法国,开始新的生活。生命无常,只有经过天灾人祸,才有了这种感觉。

那一场地震,远比一开始报道的要严重。

到法国分公司时,不少曾合作过跨国项目的同事都跑来嘘寒问暖,虽大多搞不清四川距离北京的位置,却仍明白中国在大地震,不停问她家人朋友是否安好?

她虽是礼貌回应,心却始终浮着的。

直到一星期后,她才敢和电话簿上的每个好友联系,一一确认是否安好。

关于他,其实只要时不时浏览下新闻网页,总会有报道,捐钱的企业数千个,捐钱又捐人,还把自己捐过去的毕竟少。

她最后只是给母亲挂了电话,捐了过去两年的工资和分红。

一百多万够买多少物资?可终究是远隔万里的一个数字,比起他在现场,算不了什么。

网页上有他的新闻,她看了眼,关上窗口继续看文件。

这里远比国内悠闲,没有需要加班的工作,她索性养了只狗。

在这里没人叫她笑笑,她不习惯,就管它叫笑笑。因为这只狗,她没有住在酒店,房子是小阿姨拜托前男友找的,没想到兜兜转转下来,竟是小时候住的地方。

在这间房子里,她闭著眼都能摸到所有开关,所有门的位置。

到笑笑可以断奶的时候,已经迎来了圣诞节假期。

其实是她太宠着它了,哪里有快周岁的狗,还要每天喝三次奶的?

今年法国迎来了一个多雪的冬天,上周大雪已经让很多地方的交通陷入混乱。中国分公司的老板恰好这时候来渡假,真挑的不是时候,他一听说萧余已经在法国呆了半年多,死活都要邀她和法国的总经理见面。

结果因为大雪,午饭变成了下午茶。

她坐在窗边,听两个高层说话,眼睛却飘忽着看窗外,算计着要买多少储备食物回去,才能在这么长的圣诞假期里,不用出门。

路上有路人被拦住接受采访,她随便看了眼,却觉得那个背影有些熟悉。

到那人露出脸,才看出来竟然是他。

明明是大雪天,眼中的笑还是那么温暖。她怕他走远了,忙起身说抱歉,推门叫了声韩宁。韩宁转过身,看到她有些怔住,过了会儿,才忽然一笑:“笑笑?”

这句话问得,像是满身风雨归来的人,带了些淡淡的沧桑和期盼。

萧余笑着看他,也静了好一会儿,有意装作惊讶:“韩宁?”

他失声而笑:“没错,是我,”他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走到她身边,“今天一早飞机延误,下了飞机就是大雪,被堵在路上几个小时,一切都很糟。唯一好的是,竟又偶遇你。”

她笑了声:“为什么是‘又’?”

他无声笑著:“开始还在抱怨圣诞节独自过,老天这就送了我礼物。这么久,你一直在巴黎?”

她点头:“其实小时候我在这里住了几年,”难得在异域碰到老朋友,话说起来肯定收不住,她看他,“你是公差,还是旅游?是想和我长聊,还是短叙?”

韩宁立刻笑了:“公差,巴黎只是中转站,不过我现在已经决定打个报告,巴黎大雪,很有圣诞气氛,索性休个年假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一章左岸的重逢(1)

这一场大雪,延误了很多人的行程。

“高速公路全部封闭,巴士网络彻底瘫痪,300多条公交线路也仅维持少量运行,”萧余给韩宁翻译着新闻,又凝神听了会儿,做了总结性发言,“戴高乐机场关了一个小时,奥利也关了半个小时,韩同学,连埃菲尔铁塔都关了,恭喜你,碰上了天灾。”

韩宁本已经退了房,是晚上的航班。

可一但退了,就再难在这种天气找到合适的地方住了。他们找了很多地方,均是客满,最后两个人只能步行着去她家。

“我真是有天灾命,”韩宁踩着积雪,随口道,“5月四川地震时,移动网全线瘫痪,只能带着整个技术组进了灾区。没想到刚过几个月好日子,就碰上了这里的交通线路瘫痪,还好,这个不归我管。”

“你也去震区了?”她想起了许南征。

他很淡地嗯了声。

两个人都不想太提及那场灾难,踩着近10厘米的积雪往前走着。

过了会儿,他才问了句:“几区?”

“6区,很近。”

韩宁讶异看她:“好地方。”

她哭笑不得:“的确好,巴黎左岸,听起来挺小资的吧?”

他被她的表情逗笑:“看上去,你真挺痛恨这种说法。”

“这是有原因的,”她笑著解释,“小时候我住过这里,回去时刚才流行小资情节,遍地都是‘左岸’咖啡馆,‘左岸’书店。我就说我以前也是住在左岸,明明说的是地理位置,却还是被无数人鄙视我。”

韩宁想了想,也是笑:“好像我以前有个女朋友,网名就是叫‘左岸’。那时候年纪小,觉得左岸就代表着文化圣地,卢梭,伏尔泰……”萧余哈哈一笑:“是啊是啊,还有居里夫人,有文化的人都必须在这儿喝咖啡,聊哲学。”

韩宁眨了下眼睛,睫毛上已有了层雪:“是啊,那时候觉得这姑娘真有文化,后来才觉得她怎么整天不是叹落叶,就是叹岁月,简直一个现代版林黛玉。”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笑得不行。

回到家时,笑笑猛地冲上来,萧余蹲下去,低声说笑笑,这是韩宁哥哥。韩宁表情凝滞,想笑又不敢笑,直到很自动自发替她抱起狗,才长叹了句:“大笑笑,小笑笑,多谢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