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娇娥(6)

作者: 十五生 阅读记录

驴车太小,且很简陋,不过是由驴子拉着一辆破旧的板车,如此而已。伯爵府本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管家的主母杜氏又是一毛不拔的人,肯借给她们驴车都是恩赐了。

没办法,路上有积雪,驴车又不能受太多的力,因此,为了节约出行的时间,荆海月和郭氏便没有带贴身的丫鬟,只母女二人出了门。

荆海月坐在驴车前面拉着缰绳赶着驴车往城外走,郭氏披着钱氏送的深紫色斗篷坐在后面。

这一回,虽然已经过了初八,可荆海月还是有些后怕,她拿了一根绳子,在木桩上打了结,另一头由母亲牵着,好让郭氏坐得稳些。

地上有积雪,驴车行驶得不快,出了城门,积雪更厚,母女二人更是举步维艰。没了护城墙,空旷的城郊上空,凛冽的寒风一遍又一遍的从头顶呼啸而过,荆海月拿出衣物盖住郭氏的头,自己也加了件薄衫子。

风越吹越烈,郭氏开始不住的咳嗽。她脸色惨白,唯独鼻子那块儿被冻得通红。荆海月一边担心郭氏,一边驾着驴车,有些忙不过来。

她摸着郭氏冰凉的双手,非常懊恼。她应该用水囊带一点热水出门的,郭氏喝着热水,也不至于被冻得这般厉害。

驶了两里路后,远远的,荆海月瞧见一队人马。想来,那是大户人家的马车。

只见四名穿着青衫腰间佩刀的青年骑着马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一辆长一丈宽五尺的马车。

马车由两匹马拉着,那马儿浑身是棕色的,四只腿健壮有力,踏在雪地上一下去就是一个深坑。

马车是由上好的黄花梨打造,马车顶棚四周倒挂着长约一尺的围帘,是荆海月曾见过的上好蜀锦。

马车前驾车的小厮戴着毡帽,衣衫是深绿色,料子高贵。他个头瘦小,眼神犀利,驾着马车从她身边经过时,视线一直未从她身边离开过。

他很惊讶,这世上的女子竟然可以长得如此美艳,哪怕只是静静的看着,都觉得眉眼间的情意能叫人心驰神往。

荆海月避开小厮的目光,看着慢慢驶过的马车。她知道马车内的人即便不是康王,身份也是高贵的。可她听着郭氏咳嗽得如此厉害,只好斗胆问道:“敢问是哪家的马车?”

小厮没理会她,可她清冽的声音却传进了马车内。

为了郭氏能喝一口热水御寒,荆海月不顾脸面,继续说道:“小女子和小娘去探亲,无奈小娘咳嗽得厉害,身子受了冻。万般无奈,只好向您讨一口热茶。还请行个善,来日必有重谢。”

小厮依旧不理会她,驾着马车往前走。正当荆海月失望时,马车内传来沉稳又厚重的声音:“明安,停车。”

小厮便叫明安,见马车里的人发话了,虽然惊讶,可也只好将车停下。其余的侍卫都夹紧马背,停在原地。

马车内的男人打开左侧的帘门,将一壶热茶递了出去:“热茶,拿去吧。”

荆海月没想到此人如此好心,急忙跳下驴车去接那壶热茶。可看到茶壶时,她怔住了。那壶高约一尺,竟然是用琉璃打造的,通体晶蓝,价值连城。

这到底是何人?

荆海月有些慌了。

第4章

男子将壶递出去半日,也没见人接,他有些生气了。

“不要?”男人语气不悦。

因为马车有些高,荆海月只得踮脚努力抬高双手去接男人从小窗里递出来的琉璃壶,因为双手举高,她的衣袖顺着手腕往手臂方向滑,靠在小窗边的男人看清了她手背的青紫。

这是被打了?

男人不由得有些心疼。

透过纸糊,男子看清对面停着一辆驴车,扯上还坐在一位妇人,也就是女人口中的小娘。

荆海月接过装着热茶的琉璃壶,走到郭氏身边,正愁没有杯子装茶喝时,那唤作明安的小厮已经下了马车给她递了一个淡红色的琉璃杯。

荆海月为难,急忙问明安:“敢问你家公子是京城的哪户人家,这壶和杯子都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待从郊外回来后,我定会亲自带着这壶与杯子送至府上。”

明安不由得轻哼了声,他家公子要什么有什么,还在乎这送出的壶与杯子?这琉璃壶与琉璃杯虽珍贵,可宫里多的是。

明安答:“不必了。”

荆海月没理会明安的答案,急忙跑到马车跟前,对着开了一点的小窗道:“公子,可否告知住处,我好登门拜谢,并将这琉璃壶与琉璃送还。”

明安看着荆海月,就当他以为马车内的男子会厌烦女子时,男子却开口了。

“城南,北正街。”

“北正街有很多户人家,还请公子告知姓甚名谁,我好还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