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娇娥(7)

作者: 十五生 阅读记录

顿了半晌,男子道:“北正街尽头,北家。”

“好,明日我定会亲自前往城南的北正街,将琉璃壶与琉璃送至北公子的家里。”

男子关了小窗,可明安却不安了。

北正街尽头的北家是自家主子在宫外的一处居所,微服出巡时,他就经常待在那里,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告诉这名女子?

明安纳闷儿,却又在听到自家主子唤自己时,忍下疑惑,重新上了马车,驾车离去。

马车渐行渐远,荆海月看着那马车后跟着的同样骑马佩刀的四名侍卫,不由得思索,这城南住的都是些商贾人家,哪一家会这么富有?她努力思索,将前世的记忆也用上,也想不起一个如此富庶的姓北的人家。

郭氏喝完了茶,不禁感叹道:“月儿,这北公子心善,是位好人。”

“是啊。”

“明日你定要登门拜谢,亲自将这壶与杯子送至他府上。”

“我知道。不过,得瞒着祖母他们,毕竟,这壶与杯子太贵重,咱们伯爵府也就祖母那里有。府里的我与两位姐姐都是能许人家了的,万一祖母她们起了歪心思,反倒让北公子为难了,那就不好了。”

荆海月说的是实话。在京城像北公子这么富庶的人家,可比一般的伯爵府侯爵府强多了。如今勇宁伯爵府日渐衰落,说白了就是没了供府里开销的银子。若知道荆海月被这么一位富庶的公子帮助了,祖母绝对会变着法子向北公子道谢,并会暗地里打听这北公子可有婚配。

庶女嫁给富商,是大梁常有的事情。更何况,大梁民风开放,商人入仕已是司空见惯。听北公子的声音,倒像是一位读了书的。万一中了科举,更是不得了。

郭氏喝完了两杯热茶,身子暖和了许多,她双手紧握着茶壶,看着荆海月道:“月儿想得周到。你要悄悄的去。”

“嗯,月儿会的。”

母女俩驾着驴车继续赶路。

沐北良坐在回宫的马车里,脑海里一直想着刚刚路过的荆海月。虽然只是透过纸糊粗略的看了她的眉眼,可他知道她今世依旧是位足够让男子神魂颠倒的女子。

他不知道自己竟然会这样与她相遇,他甚至以为,他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她了,尽管他知道这一世,她依然在荆府,日子过得不如意。

上一世,他为政勤勉,在位四十九年,大梁蒸蒸日上,富甲一方。可是,自从在正阳殿见过她一面后,他竟然再也无法忘怀。因此,他虽有三宫六院,可没有一人进了他的心。

他活到七十岁,寿终正寝。却在一朝醒来,又回到了自己十六岁的那一年。上一世,他十六岁时,父皇下令,将西北大元帅的嫡女嫁与大他四岁刚好弱冠的康王。

他虽然不懂自己是为何重活,可却又觉得既然重活一世,便不会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于是,他多方筹谋,又因为重活了一世了解了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做事更加顺当,终于让上一世与康王成婚的西北大元帅的嫡女,在这一世便已经由先皇下旨,于四年前嫁与了太子少傅的独子。西北大元帅的军权也经过几番辗转回到了他沐北良的手上。

可以说,他再也不用担心康王会闹出什么事情了。

和前世一样,三年前,先皇去世,他顺利即位。和前世一样,他即位时是二十一岁,之后会顺从母后的心意娶自己的表妹单若敏为正宫皇后。

可不知怎么的,他拒绝了,并一直未纳妃。自他即位后,后宫空了三年,单太后以性命相逼。他也丝毫不退让。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可却也没有去派人寻荆海月。

他虽想她,可他还是忍住了纳她进宫的冲动。他是帝王,必须冷酷无情,怎么能为一位女子做出逾规的事情?甚至日思夜想魂牵梦萦呢?

沐北良的自尊不允许他如此,帝王的自尊更不允。

于是,他宁愿一位妃子都不纳,也不愿意给自己机会将自己想了几十年的女子也趁机纳入宫中。

今日,她在外面一开口,他就听出了她的声音。透过纸糊,他看到了她的模样。他和她的缘分虽然很深,可也应该到此为止。

沐北良靠在松软的毛毯上,闭上眼睛小憩。

这边,荆海月和母亲好不容易赶到了外祖父住的村庄。大雪虽然冰冻了人世间,可农户家升起的袅袅炊烟却让人心里一暖,烟火气是最能驱寒的了。

荆海月扶着郭氏下了驴车,郭氏手上还提着从府里带来的两包治风寒的中药。这是荆海月昨日感染了风寒后大夫开的,荆海月没让人熬了,偷偷的藏了起来带来给了外祖父。

推开破旧的木门,荆海月和郭氏走进去。屋里对着门口的是一张掉了漆的四方木桌,桌子上就摆着一个白瓷水壶,桌子边左右各放了一张木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