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31)

作者: 枯泽 阅读记录

☆、17

第一天么,还是要给小朋友一点信心,卫舟也没出难题,只教了些基础的加减法,他拿了块木板放在窗沿边充当黑板,又用捡来的能画出颜色的石头当粉笔,给他们几个用古代数字列算式。

接着又教了一遍速算法,反复举了几组例子后,便把木板一翻,在背后写下二十组双位数加法二十组三位数加法,让三个孩子抄在本子上当作业。

阿茂用‘你看我没说错吧’的眼神看向小四,提着凑手的小毛笔刷刷的抄下了题目,小四笨拙的费力的也跟着抄了。

卫舟留了作业后还拍着郑莯的肩膀,鼓(刺)励(激)他:“可不要被两个几岁的孩子比下去了啊。”

说着便自去做自己的事了,他还要拿削制好的木板做出直尺三角板等数学工具呢。

幸好那套记账本里有一套小尺子,虽然只有十厘米长,但该有的三角尺和量角器都有,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角度的问题如何解决,现在只需要将厘米改成尺寸了,只做出来的估计不是手用的工具尺,得是黑板用的教 具尺。

10寸1尺,5尺1步,10尺1丈。

卫舟削了三十多厘米的长木板,一面用现在有刻度对比,画出寸、步、丈的位置,另一面用自几的直尺对比着,仍用他习惯的毫米、厘米划分了刻度。

另因为没有好器具钉合,两个三角板和量角器都直接是从整块木板上直接切下来的,再在中心挖出一块小的来。之前那些捡回来的没做好纸张的木板留着还是有用的。

又用两根圆木,一根削尖,绑在一起,做了简易的勉强能用的圆规。

有了这套器材,倒是多多少少令郑氏兄弟学习有了积极性,尤其是学梯形、圆形的面积时,卫舟不免还做了些简易模型,还要画图做辅助线等。

这期间阿留也常来,他家没有水塘,都是来卫舟家买鱼,不免也跟着学了些算数。更不免也一道被留了些作业。

经过这些天的对比,卫舟发现郑莯到底年长,理解能力比小孩子强些,且头脑也灵活,但因细心不足,常出些小错误,小四倒是挺聪明的,没有基础的时候便会自己翻着乘法表把题目一点点算出来,阿留基础差些,还看不出好歹来。

卫舟刷刷用红笔改了几人的作业,并再次宣布:“又是阿茂头名,只他一个人拿了满分。”

阿茂眼睛亮亮的,到没有再说什么话语去刺激旁边几位或不服气(小四)或故作不屑(郑莯)或不好意思(阿留)的兄长。

书房里,郑蕴看着窗外院子里热闹的场景,微微一笑,他取出收藏得很好的宣纸,研磨,提笔写信。看来阿弟在明算一道上却有些本事,得为他把《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这些明算用书给找来才是。

九月间,吴老的伤口好的差不多了,经过大夫检查,可以下床走动了,只他到底伤了根底,行动有些不便,肩膀不能再随意举摆,卫舟还用布条和木板给他多绑些日子,腿的问题不严重,找了合适的木头做个拐杖就行。

阿留的时间多出许多,卫舟便带着郑莯和阿留,身后跟着终于不用被拘在家中算数可以放风的小四和阿茂,几人在村落各处田地、水塘里捞螃蟹。

然而,看着两个小孩劳心劳力才捕捞的一桶螃蟹,卫舟叹气,是谁说古代的螃蟹没人吃,又大又肥,还多如蝗虫,捕捞不尽的。

少不得,卫舟只能将田螺、蚌壳、河虾、泥鳅、田鸡等,凡是乡野间能找到的吃的都算上来。

这回也不像之前的鱼还熬粥、煲汤那么麻烦,就弄一种香辣口味的。卫舟再次奉上了这月来积下的酱、醋,以及后院成功长出两茬的青椒。

第一茬青椒卫舟舍不得用,也没多少,全用来做种了,但这青椒本来就是特殊培育出来的,长不红,个头还大,都能当蔬菜吃,所以才能在烧烤里找到,因而并不怎么辣。

其他的八角桂皮什么都从药材里找了过来,且卫舟家里后院的葱姜蒜都种上了的,卫舟没办法,手头有的配料太少,只能将就着用了,但即便如此,一盘口味蟹、口味虾、口味田螺做出来,吃的郑莯阿留几个仍然惊叹不已。

郑莯评价:“虽然肉少些,但比鱼好吃些。”

另一边,卫舟又水煮、清蒸了些,用大酱、米醋调了些汁,给吴老沾着吃,对吴老道:“螃蟹性寒,您不能多吃。”见吴老忍不住看郑莯几个盘里的,又劝慰老人家道:“那是加了辛辣之物的,您也不能吃。”

没错他们是在吴老家里试菜,三婶不大乐意郑莯去做买卖,郑蕴家里不好老是传出气味来,便是告诉人家他们只做出来不吃也没人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