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晋风流之褚太后(65)

作者: 春衫袖冷 阅读记录

“何充不是想让我信佛吧?”褚蒜子淡淡笑道,忽然想起了司马岳临死前说的话。

“佛家说,人生有来世,我刚刚想,让我记住你的样子,这样我转世之后,再遇到你,就能一眼认出你来……”

“陛下……”又一阵悲伤袭来,她的心仿佛被揪着,被碾着,生疼生疼的。她张开口,大口大口地喘气。好不容易平复之后,褚蒜子伸出微颤的手,翻开了泛着微黄的经卷。

注:何充所建的建福寺,是江南最早的尼寺。

第三十七章

转眼就到了次年,永和元年的春天。

会稽东山。陈郡谢氏在东山上建有别墅,命名为谢园。自从那年谢安携妻子刘氏西辞建康、在会稽隐居后,便一直在此居住。

“阿妹,我走了。你多保重。”刘惔手持麈尾,正向刘氏告别,脸上有着压抑的意气风发。而他身边的谢万,头戴白色纶巾,身披鹤氅,更是一幅神采飞扬之态。

“四叔,你不热吗?”谢朗扬起小脸,忽然问道。他是谢安二兄谢据的长子,今年七岁。

谢万怔了一怔,脸上稍稍有些尴尬,道:“四叔不热。”

在一旁的刘氏几乎笑出声来,却强行忍住。这谢万,每每如此打扮,自以为是当世诸葛亮吗?谢万无论是才具、风度、相貌都不如自己夫君,偏偏和兄长刘惔一起,得了如今是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的会稽王司马昱的赏识,这就要入京出仕了。

想到此处,刘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兄长是真名士,出仕也就罢了,谢万……她在心里冷笑一声,不过是善于自我宣扬罢了。如今夫君的大哥谢奕任晋陵太守,二哥谢据任东阳太守,连他的四弟谢万也被征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但为何自家夫君,偏偏就不肯出仕呢?想到此处,她不由恨恨地瞟了谢安一眼,却见他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不舍,殷殷道:“真长,万石,此地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我再送你们一程吧。”

“好,求之不得。”刘惔笑道。

“三叔,早点回来,我还要你教我临帖呢。”谢朗道。

“阿父,我也想去。”才五岁的谢安长子谢瑶,拉着父亲的衣角不放。

谢安蹲了下来,抚了抚儿子的小脸,道:“山路不好走,阿瑶下次再去吧。”

“好。”谢瑶认真地想了想,道:“那我去找阿韫玩。” 阿韫便是谢奕之女谢道韫,这年才三岁。

“好。阿父走了。”

谢安站了起来,含笑看了看刘氏,道:“阿玉,我走了。”妻子脸上有些悻悻之态,他自然知道她心中所想,但出仕实在非他所愿,更何况,兄弟们出仕做官,把子弟都送到谢园,让他帮着教养,还有这么多孩子要他管呢。

三人辞别刘氏,沿着山阶往下走。昨日才下了雨,山阶有些滑,阶旁的树叶、小草上还沾着未干的雨水,翠色浓绿得仿佛要滴下来。阶旁小溪潺潺而下,叮咚作响,如鸣佩环,忽而撞到山石上,溅起珠玉,洒在石阶上,溪水洒到之处,青苔苍翠葳蕤。往远处眺望,更有各色山花,点缀其间。

刘惔不由叹了口气,“确实是神仙之境,难怪安石不愿出仕呢。”

谢安轻摇麈尾,微微一笑。谢万却想,“东山的景色的确秀美,但看得多了,也不过如此。又哪里比得上建康?”

三人行到山脚下,早有两辆牛车,在山下等候,牛悠闲地嚼着路边的青草,偶尔尾巴一甩,驱赶飞近的小虫。不远处,曹娥江水绿得仿佛被靛青染过,翻着波浪,向北流去。

“安石,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止步吧。”刘惔笑道。

“好。”谢安往前走了几步,从柳树上折下两条柳枝,分别递给刘惔、谢万。

谢安拱手道:“真长、万石,珍重。”

“安石,你也珍重。”

“兄长,珍重。”

刘惔、谢万接过青青的柳枝,走向自家牛车。等他们上了车,谢安却又上前几步,对谢万道:“在朝中做事,要多看多思,小心谨慎。多向堂兄请教。”

“兄长,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虽然谢万对谢安的嘱咐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从小就对三哥很服气,恭敬地道:“到了建康,我就给你写信。”

“嗯。”

车夫爬上车座,在空中甩了个响鞭,两头牛先后迈动脚步,牛车缓缓地走了。谢安一直伫立在原地,直到两辆牛车消失在视线中,才又转身上了东山。

上个月,褚太后想让其父褚裒入主中枢,担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褚裒走到石头城,却被吏部尚书刘遐、卫将军长史王胡之联合劝阻,“会稽王司马昱德行高洁、素负雅望,是国家的周公,足下应把国政交给他。”褚裒因此返回京口,而朝廷任命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共同辅政。

上一篇:心机女配的生存法则 下一篇: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