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晋风流之褚太后(81)

作者: 春衫袖冷 阅读记录

桓温的手温暖而有力,有着武将特有的茧子,郗超知道,自己的考核算是过了,他顺势站了起来,随着桓温出了书房。

当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桓温使人请郗超来到书房,递给他一封战报。

郗超打开战报,匆匆浏览。原来,鲁郡的五百余家百姓相聚起兵,归附东晋,向褚裒求援。褚裒派部将王龛、李迈率三千精兵前往迎接,却被赵国的南讨大都督李农率二万骑兵,在代陂拦截。寡不敌众,晋军大败,全部战死。褚裒退兵,驻扎在广陵。先前见晋军北伐,心存晋室的二十余万老百姓渡过黄河,前来归附,不料褚裒已经撤军,被赵军斩杀殆尽。

郗超一边看,一边暗暗叹息。显然,褚裒先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式,轻视赵军,仅仅派出三千士卒。三千对上两万,失败自是必然的。但小挫之后,他又惊慌失措,马上退兵广陵,才真真地铸成了大错。

郗超看完战报,递给桓温。桓温愤然道:“我先前上表,要求北伐,朝廷置之不理,反而派遣褚裒北伐,如今死了这么多老百姓,难道不是褚裒的罪过吗?如果当日朝廷派我为大都督,再不济,也不会……只可惜了这个北伐良机。”

郗超道:“桓公打算如何?”

桓温苦笑,“还能如何?只能静观待变。”

十二月,当江陵被白雪覆盖的时候,京中传来消息,褚裒因北伐失败,又累及了这么多百姓的性命,忧慨惭恨而死。朝廷任命荀蕤之弟、年仅二十八岁的吴国内史荀羡为徐州刺史、使持节、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

转眼过了两年,到了永和七年的十二月。

这两年,北方的局势一变再变。石虎养孙冉闵杀了石鉴自立,自立为帝,建立魏国。燕王慕容儁分兵三路攻赵,攻下蓟城,将燕国都城从龙城迁到蓟城。苻洪之子苻健率十余万部族、流民,占据关中,自立为大秦天王,定都长安。羌人姚弋仲遣使向晋朝请降。

相比北方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乱局,晋朝的政局如一潭潭水,或者潭底暗流汹涌,但至少水面上,却是波澜不惊,一片平静。

如今已入了腊月,无论是宫中,还是士族之家,或是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洒扫庭院,摆上祭品,祭祀祖先、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吉祥。

而建康城大大小小的寺庙,如瓦官寺、建初寺等,更在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佛祖释迦摩尼悟道成佛之日,在寺门外设置粥棚,将米、粟、枣、果仁等物混煮成粥,发给来来往往的信徒、穷人。(注)

当“佛粥”的香气才从建康消散不久,各府衙官员准备封衙,潇潇洒洒地过个好年的时候,武昌传来的消息,却让整个朝廷都战栗了。

“什么?桓温率四万余人到了武昌?他事先没有奏章吗?”褚蒜子的脸沉了下来,声音也与平时的舒缓不同了。坐在纱帐之前的司马聃,不禁回头看了她一眼,小声道:“母后……”

司马昱拱手道:“禀太后,台城刚刚收到桓温的奏章,是从江陵发的,显然,他上奏后,不等朝廷回复,便径自率军沿江东下,如今已经抵达武昌。”

众臣不禁想起了,当年桓温率军伐蜀之前,也是向朝廷上表,不等朝廷允准便已西行的往事。

褚蒜子揉了揉额角,看了看司马昱、殷浩,道:“这事怎么处理,会稽王,殷中军,你们拿出个章程来。”一阵疲累袭来,她忽然觉得全身力气都被抽走了,当年庾翼如此,如今的桓温也是如此。究竟是权势移人,还是……她与何充,一开始便看错了桓温?

“是。太后容臣等商议一下。”

散朝后,司马昱将扬州刺史殷浩、吏部尚书王彪之请了过来。

“事到如今,该如何是好?”司马昱道。

殷浩叹了口气,“王爷,桓元子一向视我为眼中钉,不如我马上辞官,避其锋芒。另外,可以使人持驺虞幡前往桓温军中,令其止戈。”

这话只把王彪之听得暗暗摇头,驺虞幡虽有解兵止戈之意,但终究只是一面旗帜,莫非还有何神力不成?如果照殷浩所说的处理此事,只会自乱阵脚,长了桓温的威风。想到此处,他急忙道:“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如果渊源真的辞官,朝中只剩下王爷支撑大局,更为不妥。王爷,不如您先给那桓温写一封信,令他回师江陵;如果不从,则朝廷颁下诏令,令其回师;如果到了那一步,桓温还不从的话,则证明其有叛逆之心,朝廷可以下诏讨伐。”他顿了顿,冷笑道:“据我看,桓元子还不敢和朝廷撕破脸。”

上一篇:心机女配的生存法则 下一篇: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