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眼儿媚(63)

雯儿满心不快,道:“我若只为看几个好字就嫁人,那不如直接嫁给印名家字帖的印刷工好了,而且看厌了颜行还可以换二王,常换常新字源充足。蔡卞现在连个功名都没有,他那哥哥也只不过是个中书舍人,爹爹可是宰相呀,怎能把女儿嫁给一介布衣?”

王安石不悦道:“你怎可以衣冠取人?你娘嫁给我的时候我也是一介布衣,哪里想到如今会做宰相呢?我看蔡卞年纪尚轻,但作的文章已很大气,才华横溢,将来中进士不在话下,前程必是十分远大的。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与其等他中进士以后再与别的达官贵人抢他这绿衣郎女婿,不如现在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你有了好归宿,也可了却我与你娘一桩心事。”状元着红袍,进士穿绿衣,因此称进士为“绿衣郎”。宋代婚姻价值观偏重于郎才女貌,达官显贵喜欢从科举及第的文人中选合适者为自己乘龙快婿。当时有一风尚,每至张榜唱名之时,均有许多高官围观以择婿。庆历年间同平章事晏殊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中后来也升至宰相的女婿富弼的,而富弼的女婿又是曾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的状元冯京。

王雱在一旁笑道:“对妹妹来说,蔡卞的另外两个优点更重要。一是他相貌俊美。去年皇上选妃,选来选去总觉得应选的女子乏善可陈,皇上很是奇怪,就问负责采选的公公为何如此。公公答说,本来是有许多更美的女子可选的,但蔡元度当初从仙游进京来的时候,全城淑女倾巢出动你推我攘只求看他一眼,结果踩死了八万美女,直接导致应选女子姿色下降……”

元度是蔡卞的字。雯儿闻言对蔡卞的相貌颇感好奇,也很想笑,但仍竭力忍住,白白眼说:“不过是个小白脸而已,这也值得说么?”又问:“那还有一点呢?”

王雱答道:“二是他性情佳、脾气好。这点尤为重要!试想你如此霸道刁钻任性,世上有几人能忍受?若是不幸嫁给个强硬一点的,只怕过门没半月你已经被休十八回了。”

“呸呸呸!”雯儿啐道:“要是我嫁的人敢不听我的话我早想法把他干掉了,哪还等到他来休我!”

王雱手一摊,道:“那更糟了,你谋杀亲夫后回家不免又要再嫁,想多骗爹娘一份嫁妆呀?”

雯儿愤然过来捶他,王安石也不禁笑道:“越说越离谱了,雱儿正经些说话。”

于是王雱正色道:“我是说正经的。妹妹个性要强,要丈夫事事顺从于她,试问天下有几个男儿能做到?我见元度性情好,又坚决支持新法,许多政见与我不谋而合,将来妹妹嫁给他无论家事还是国事两人都不会有什么分歧,不会出现像雩儿妹妹现在与那不成器的吴安持之间的问题,有何不好呢?”又转头对雯儿笑说:“我在元度兄弟面前可是昧着良心把雯儿你夸得羞花闭月兼娴良淑德人家才上当受骗前来提亲的,我还在担心元度娶你过门,发现你狰狞面目后会后悔不迭地跑来追杀我呢。我为给你寻一门好亲事,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一番好心妹妹可不要辜负啊!”

雯儿冷笑道:“多谢哥哥美意,但只怕妹妹要令哥哥失望了。”再看着父亲认真地说:“爹,这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一定要慎重。我希望爹能答应我,在我没点头之前不要轻易将女儿许给任何人,否则女儿宁死不从!”

她一直挂念着赵颢,早已把他看成是最佳婚配对象,所以对一般提亲者根本不屑一顾。但她也知道赵颢与她父兄政见不合,哥哥如今又与他完全翻脸了,要他们同意与岐王联姻实在不易。何况,她有点惆怅地想,就算爹与哥哥都同意了,也不知岐王是否有意呢。她虽有那么多小心眼可以用来帮朱夕蝉设计引诱皇帝赵顼,但似乎对他这个木讷的弟弟却不会管用。只是心中希望未灭,便不肯随便答应父兄为她安排的婚姻。身为女子,一生中有许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在关系到自己终身大事的问题上,她坚持要自己作主。

王安石摇头道:“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哪有女儿自己作主的道理。”

雯儿反诘道:“如果爹也坚信这种陈腐的观念,那还变什么法呢?”

王安石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拂须颔首道:“雯儿言之有理呀!”

王安石果然暂时没答应蔡家的提亲。他钟爱这个最小的女儿,不想让她受到任何委屈,在婚事上也愿意尊重她的意见,决意要等她自己答应才会为她定亲。再说大女儿王雩遇人不淑,嫁到吴家后生活得如此不幸也让他深感内疚,很后悔自己当初为她草率结下这门亲事,所以,他认为多花些时间来观察蔡卞,看他是否真的适合做雯儿的丈夫也是十分必要的。

王雱则不以为然,认为父亲太过娇纵雯儿,不应该依着她的性子放弃这段姻缘。他继续与蔡家密切联系,只说父母宠爱雯儿,想多留她在身边一两年,又怕耽误蔡卞择偶才暂时没答应,但若蔡卞能等上一阵,此事必成。蔡京当然一口应承,说无论多久弟弟都会等,绝不会再另求别家女子。

此后雯儿若再来以庞荻之事烦他,他便以蔡卞来开妹妹的玩笑,或者故意逗她说:“明天张卞李卞又要来向你提亲了。”每每气得雯儿扭头就走,再不理他。

不过很快王雱就没精力来管妹妹的事了,一件由吕惠卿策划的阴谋旨在谋害王安石,王雱立即调动起周围所有的力量全心投入到了这场政治斗争中去。

注:熙宁八年时蔡京的官职是否是中书舍人待查,我只是凭印象写的。若有读者知道不妨告之。

--------------------------------------------------------------------------------

2006-5-24 18:35 39楼

> 花的心

普通会员

(花的心)

眼儿媚(59-60):倾轧/伤逝

2003年05月09日09:34:10 网易文化 米兰Lady

倾轧

吕惠卿在王安石罢相期间虽只任参知政事,但却压倒架空了同平章事韩绛,几乎可说是大权独揽,大尝执政甜头。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赵顼即召回了王安石让其复相,虽吕惠卿官职暂时未变,形势却已全然不同,他根本不可能拿对付韩绛的手段来夺王安石的权,于是他重回到了居于王安石之下作助手的状态。而今的他野心勃勃,绝不愿满足于现状,所以如何设法扳倒王安石自己接任同平章事成了他整日算计着的最大心事。

熙宁八年春在沂州发生了一件谋反案,吕惠卿惊喜地发现涉案人中竟有一人曾与王安石有来往,遂授意御史中丞邓绾、知谏院范百禄两人严加审讯,欲逼出犯人与王安石交往经过的供词来拉王安石下水。

其实此案本身案情并不复杂,是沂州百姓朱唐告前余姚主簿李逢谋反,李逢的供词牵连到了宗室子弟右羽林大将军赵世居与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但范百禄在调查审讯赵世居时发现,他认识巴蜀道人李士宁,而李士宁又曾多次出入王安石府邸,王安石甚至还有诗相赠于他。

这李士宁修道多年,仙风道骨长生不老,精通导气养生之术与周易八卦,预测人事变迁旦夕祸福十分灵验,昔日仁宗皇帝在世时还曾特意请他入宫讲解养生之道,后仁宗还以御诗赠之以示感谢。京城王公大臣也纷纷请他上门看病制药、卜凶问吉,王安石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每次请他来府中皆因妻儿身体不好,希望他能开出良方,并传授些养生之道而已,别说“谋反”之事,就连一些小小的时政之事都从未与他聊过。

吕惠卿好不容易找到了王安石跟此案的这点些微联系,自然决意从此中大作文章。他的心腹范百禄差人搜出了李士宁十七八年前送给赵世居母亲康氏的诗,便一口咬定其中有谋反之意,令人把李士宁逮捕监禁起来,并严刑逼问他与王安石的关系,欲借此株连王安石。李士宁在忍受不了刑罚折磨之下把与王安石交往的所有细节一一道出,供出了王安石写给他的书信及赠诗。吕惠卿又想从这些诗文里抠字眼找出“谋反”证据,并同时派亲信党羽在朝中散布王安石与此案“关系密切”的言论,一时许多人都将怀疑的眼光投向王安石,他的处境立即变得危险而尴尬起来。

王安石既震惊又无奈,在家中频频悲斥吕惠卿忘恩负义、反目相噬。而他的儿子王雱可不会甘愿毫无反抗地坐以待毙,自返京以来他刻意与谏官、御史等有影响的大臣频繁交往,渐渐已组织起了依附于他们父子的一股势力,现在他觉得终于到了可以运用的时候了。

他先与一同与邓绾、范百禄审理此案的御史里行徐禧密谋商议力保王安石之策,认为要使父亲完全摆脱此案影响就应该证明李士宁无罪。于是让徐禧竭力与邓绾、范百禄二人对抗,设法引证力辩李士宁无罪。赵顼见审案大臣意见不合,便又命李宽、张琥两人来查断他们谁是谁非,幸而最后追查出李士宁送给赵世居母亲的诗原来正是仁宗皇帝当年赐给李士宁的御诗,因此李士宁得以免死,只以仗罪送湖南编管。赵世居被赐死,李逢、徐革伏诛身亡。而受吕惠卿指使企图诬陷王安石的范百禄也被赵顼以坐报上不实的罪贬监宿州税。

上一篇:柔福帝姬 下一篇:孤城闭/爱上宦官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