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君侯(92)+番外

“闻大人!”林副将大吼一声,正欲策马折返,前方却又扑上来了几名乌首,他自顾不暇,只能匆匆拔剑相迎。

闻雪朝以手撑地,抬头望向了射出箭矢的方向。只见那名叫刘能的乌首队守正站在远处的高地上,持弓对着他冷笑。

林副将与几名乌首缠斗在一起,一时无法脱身。他频频侧头看向后方的闻雪朝,脸上满是焦虑。

“你带延东军先走,去驰援五殿下!”闻雪朝厉声道,“乌首不会杀我!”

林副将仍转身要救。

却见闻雪朝从地上拾起一把染血的剑,持剑便向洞穴的方向折返而去。他的身影穿梭在胶着的人群中,却无人上前与他拼杀。

这五千精兵是五殿下唯一的援军,若是折在此地,延东军必然大败。

眼见前来阻拦的乌首越来越多,林副将咬了咬牙,大吼道:“撤!”

五千延东精兵冲锋勇猛,一会便杀出了乌首重围,朝着渡口方向飞驰而去。

*****

收拾完战场,刘能带着几名亲信走入洞穴。

地上都是掉落的箭矢,一个白色的人影正坐在大石上,手持一把断剑,衣裳上沾满了血。

闻雪朝冷冷地看了一眼来人,面上并无表情。

刘能摆了摆手,身后几名亲信持刀上前,将闻雪朝团团围了起来。

“夫人如此信任你,没想到你还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刘能眯了眯眼睛,“初来乍到时我便觉得你不是一般人,那日我把你押下拷问,事后还被夫人狠狠罚了一通。”

闻雪朝被人用刀刃抵着脖颈,嘴角却扯开一抹笑:“刘队守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再过几个时辰,待日头升起,世间便再无乌首了。”

刘能冷笑:“这世间有无乌首倒不重要。我倒是要看看,堂堂闻大人在我手上,五殿下拿什么筹码和我要人?”

“大芙倾危,夫人还坚持留在东海,实在是颇为可悲。”刘能说,“若换作是我,便找一艘楼船,带着弟兄南下远洋,今后另起山头。”

刘能身后的几名亲信闻言笑了起来。

闻雪朝蹙了蹙眉,没说话。

“将闻大人绑起来,带到渡口去。”刘能意味深长道,“打来打去,也抵不过大人如此矜贵的一条命。”

“殿下,船上海寇已尽数伏诛,陵上还有少许乌首残部,正围着乌夫人的居所与延东军对峙。”

赵凤辞颔首,问道:“闻雪朝可有消息?”

“属下正要同殿下禀报,”亲卫垂眸,“林副将传来急报,闻大人在延东军与乌首交战时不慎落入敌手,目前下落不明。”

赵凤辞面色一沉,疾步走下了望台。他吩咐手下亲卫:“西翼二营,五营随我上岸,三四营在渡口搜寻,其余人等候在舰上,列阵以待。”

“是,殿下!”

赵凤辞刚下舷梯,就看到一小拨海寇正无所顾惮地骑马向渡口奔来,身后有一辆马车随行。

一旁传来西翼军将领的惊呼声,赵凤辞定睛一看,那马车上被五花大绑着的,不是闻雪朝又是谁?

舰上弓兵齐齐扬起手中利箭,对准了这群不速之客。

那为首之人却毫无所惧,他指了指身后的闻雪朝,比划了个抹颈的手势。

“让他们放下箭。”赵凤辞凝声道。

为首之人见西翼军收了攻势,面上逐渐露出得意神色。他走到闻雪朝身前,对立在舰首的赵凤辞拱手扬声道:“五殿下,在下乌首前队守刘能,来给殿下送人来了。”

闻雪朝的视线越过层叠人海,落在他的身上。

天地间寂静片晌,只听赵凤辞缓缓开口:“即刻放人,可饶你不死,若人有所伤——”

赵凤辞手中长剑出鞘:“格杀勿论。”

刘能阒然往后挪了一步,口中仍道:“五殿下,我并无意伤害闻大人,不过是想向殿下求个恩典罢了。”

赵凤辞目光冰冷。

“我等有意南下滇国,远离东海这是非之地。若殿下肯给我们一条海船及相应补给,放我等一条生路,小的便放了闻大人。”刘能隐隐觉得五皇子的眼神宛若在看一个死人,咽了咽口水,继续道:“不过小的欲带着闻大人一同上路。若殿下不派兵来追,断我生路,我便在百里外的秋槿岛上放下闻大人。”

闻雪朝心中一沉。此人果真狡诈,他这是担心若先放走了自己,赵凤辞半途反悔,平白无故惹上杀身之祸。

隔的太远,他看不清赵凤辞的神情。

过了许久,只听赵凤辞说:“好。”

“撤下镜海舰,将所有物资留下,让他们上船。”赵凤辞吩咐。

刘能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架在闻雪朝颈处的刀刃都有些微颤起来。镜海舰是一艘大型海船,楼阁高达三层,船上物资充沛,吃食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