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密哄(247)

作者: 青茜 阅读记录

张思远津津有味地听着。

思夏继续道:“父亲不能起身的时候和随从说话,我听到了,是外公来信,叫他另娶,找个人照顾他,也算是冲喜。父亲应该是没同意。”她问他,“这……是很好的意思吗?”

张思远笑着揽她入怀,他的母亲和她的父亲也都释怀了吧?

“阿兄为什么要问我这个?疑心我是因爷娘不睦被赶出来的?”

张思远点她眉心:“你脑子竟想些什么?”

思夏一撇嘴:“你嘴上竟问些什么?”

张思远不再与她逗贫,而是催着她入睡,待思夏进入梦乡,张思远出了屋,抬眼看着深邃的夜空,不由心绪不稳,皇后会给他们赐婚吗?

宫里,皇后借着给太子大婚的喜事将张思远的婚事说给了太后,太后也陷入了沉思,当初爱女有遗憾,何必再让她唯一的血脉有遗憾?

皇后得了太后的首肯便去告知皇帝,皇帝听后面色不虞。

纯安还真是忘不了他呀!

皇后前头也听说了宗正寺处置那人的事,这么多年来堵在她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当年甘露殿小厨房的人均说冤枉,谁也不肯承认是谁在张思远膳食里下了毒,全都赐死了。如今真相大白,张思远又说了心仪之人,皇后必定是上心的。

她苦口婆心:“宅家也说过,阿想那孩子长大了,该操心婚事了。若是宅家下旨赐婚,阿想那孩子必是欣喜得不得了。”

看皇帝仍不为所动,皇后开始诛心:“早前有些人不察圣心,胡乱揣测宅家与长公主兄妹不和,散布流言闹得谣诼盈野,满城风雨,怕是仍有宵小之徒想钻空子生事。若是宅家下旨赐婚,这些事都会不复存在。”

到底是国母,说话滴水不漏。

皇帝看着这个陪她走过风风雨雨的女人,想想纯安当年的担惊受怕,再想想他当年的担惊受怕,一时心酸起来。

“梓童依然开口,朕怎么好拒绝。”

皇后笑道:“礼部给三郎的婚事择定了下月廿四,依妾看,阿想是三郎表兄,便提前些吧,也让礼部择个吉日。”

第一百章

赐婚的旨意下礼部讨论时,着实让那群大儒头疼,这二位均是无父无母无亲兄弟姊妹之人,婚礼过程中所需的亲属要怎么弄?

礼部的人从户部调了双方户籍,倒是张家五服之内尚有人在,可寻两个人随新郎君迎亲,而谌家祖籍在荆州,五服之内的人早没有了。众人思来想去,便从思夏母家这边着手。

那杨家是京兆府昭应县人,虽非高门大户,然亦是文人清流。杨家长孙现在外做官,次子比思夏大上五岁,刚中了进士,尚在守选期,这二表兄倒是婚礼障车时的不二人选。

礼部那群官员又着太史局的人和了两人的生辰八字,最终将吉期定在了八月廿八。眼下距离婚礼之日只余十几日。

幸而郧国公府早在准备之中,不致让婚礼一事变得仓促。

彼时杨老夫人接到外孙女尚在人世的消息,哭肿了眼睛。她爱女生产后便撒手人寰,女婿也早早没了,那没见过几面的外孙女也不知去了哪里,当时可是大病了一场。

张思远携思夏去了昭应县,路上看思夏面容既有激动又有忐忑,便握住她的手安慰:“这十几日你安心住在那里,我日日会叫人过去。——失礼的是我,我去赔罪。你不要担心,一切有我。”

杨家翁主可没敢存怪罪的心思,当年女婿远去太原,他们鞭长莫及,外孙女能得人照料,该说感谢的是杨家。

只是好好的小娘子与这位张郧公同居一个屋檐下十数年,杨家人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压抑的。然因国朝女子合离再嫁之事也并不会受世人指责,且是圣人赐婚,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张思远下车后,几乎是给杨老翁主说了一篇陈情表,杨家的男人听了才微微松了口气,如此一看,这位国公的脾性倒是好,礼数也足,没那些个纨绔作风。

杨家女眷的老老少少围在内堂中,思夏也不敢说话,只由人引着一一拜见,倒是看着她外祖母拿帕子拭了几次泪,又将她搂在怀里,哭得呜呜咽咽。

思夏舅母忙劝:“外孙女来看您,该高兴才对。”

杨老夫人擦了把脸:“对对,要嫁人了,咱们该高兴才对。”

纳彩问名等一系列的事由礼部列了个大单子送去郧国公府,李增便和绀青忙前忙后地采买,又一一着人送去了昭应县杨家。

因担忧杨家为思夏准备嫁妆而不悦,张思远便去找了冯时瑛,要参照冯素素出嫁时的嫁妆让杨增酌情删减增加,采买后送去杨家。据沿路观看的百姓所传,那些礼品有近百杠箱……他们也挺能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