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狂士楚歌(162)

只可惜孙权遇上的是郑平。

郑平确实被孙权“打动”,但这“打动”和孙权想的绝不一样。

只见郑平冁然挑唇,主动屏蔽孙权后面的一段“肺腑之言”,只针对他的第一句话回复道:“知道就好。”

准备了无数动人说辞的孙权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什么知道就好?

等他意识到郑平回复的是他那句“今日牵累韩兄,是我之过”,脸色顿时忽青忽白。

好在天色正黑,无人能看见他的神情变化。他不愿意去想自己是否看走了眼,错辨了这姓韩名士的性情,只能将此归结为“性情坦率”,暗想对方或许因为被莫名卷入纷争而心生焦虑,又因为他之前隐瞒身份,觉得失望不满,所以才会说这种“赌气”的话。

孙权又在心中为郑平完善“口出不逊”的苦衷,没有因为他的话而生气,只是遗憾而抱歉地叹了口气,转向早就知晓郑平脾性,此刻正辛苦忍着笑的韩诸。

“那人虽已走远,却不知是否还会带人回来。暗中谋划者虎视眈眈,若我在明,敌在暗,只怕过不了几日便会奸人所害。”

谢诸未作任何辩驳。郑平却是淡淡地道:“用不着‘过几日’,今夜他们便会再来,取你性命。”

孙权面色一变。郑平的神色太过平静,如同在陈述一个冷漠的事实,他倒不会以为郑平是在含怒带怨地诅咒他。

但因为郑平说的这句话关系他的性命,让孙权不得不生出慎重之意。

他沉声道:“此话何解?”

“屋舍黢黑无光,情况未定,又有谢郎凶名在外,那人便敢在第一夜就前来暗探,甚至丢下害命的毒虫。可见寻你那些人对你的性命极为重视,已达“誓杀之”的程度。他们不在乎殃及无辜,甚至敢为此冒险,招惹专止小儿啼哭的卖药郎,”

说到“专止小儿啼哭”的时候,谢诸的目光利剑一样地射了过来。

“哪怕只是临时起意,等那人回去后,为了以防万一,同时确认情况,那人及其同伙极有可能一不做二不休,连夜派人过来永除后患。”

不管孙权在还是不在,他们既然已经为了一个“在”的可能而动了杀心,往卖药郎家中投了毒虫,那么无论卖药郎是否中招,他们都会因为心中的忌惮与怕被报复的惧怕,提起胆量连夜除掉卖药郎。

人性之复杂多变就在于此。孙权之前因为身在局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时被郑平点破,立即凝重道:“韩兄说得在理。事不宜迟,我等宜即刻就逃。”

谢诸再怎么为卷入这场风波而生气,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他对孙权没有丝毫的好脸色,从席下取出一把老旧的佩剑,一马当先,踢开木门便走。

郑平与孙权紧随其后。没走出多远,他们就瞧见不远处的坡上有十几团火把急速靠近。

第93章 狂士楚歌

汉律明确规定了宵禁制度,除非极度特殊的情况,不允许民众天黑出户。

即便这里是郊外,也不会有旅人选择冒着危险的黑夜赶路。因此这十几个撑着火把的不明人物几乎在冒头的瞬间便引起了三人的警觉,将他们暂时归入追杀孙权那伙人的行列。

他们立即换了个方向,往另一座山上跑去。哪知才上了半山腰,又看见山脚下有十数个火光闪动。

郑平既然已在孙权面前卸去伪装,便不会再跟他客气。

“若这些都是追踪孙将军的人马,孙将军未免也太招人恨了一些。”

谢诸本就对孙权强拉自己下水的行为非常不满,心中憋着怨气,听到郑平这话,立即顺着接茬,假意反驳郑平道:

“你懂得什么?孙将军魅力独到,非我等可及。”

孙权虽善于隐忍,却不是个爱隐忍的人。他自知理亏,又因为惜才,对谢诸郑平二人多有容忍,可被二人接连冷嘲热讽,他并不打算咽下这个亏。

对于郑平不知是揶揄还是嘲讽的话,他心平气和地回复,却在话中暗藏了硝烟:“这些人恨我入骨,不过是为了‘权’与‘利’二字。若有朝一日我退位让贤,他们将不再为我多费心力。反倒是韩兄,口才如文才一般犀利,让人又爱又恨。”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却已暗指郑平嘴毒不饶人,绝对比他还要招恨,得罪人恐怕并不比他少。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也算是真相了。

他不知道自己就差一步就能捅破窗户纸,察觉到郑平的真正身份。只可惜先入为主的想法总会掩盖所有合理的猜测,孙权哪怕已经想到曹操营帐中似乎真有那么一个嘴毒得气死人,一封檄文把袁绍喷到自闭的狠角色,也完全没有往郑平的身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