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316)+番外

作者: 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那你说,你错在哪里了?”

刘贵急忙道:“即便没有君臣之份,欠债还钱也是天经地义的。孩儿不该忘恩负义。”

见他果然是知错了,刘母才慢慢平息了怒火,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虽是穷苦人家出身,但你爹娘一辈子也没做过亏心事。儿呀,人穷不怕,就怕志短呐!”

“孩儿惭愧。”刘贵羞愧至极,但转瞬间又为难起来,“可是,纵使省吃俭用地攒了三年,还差四十几两的缺口,一时之间,叫孩儿到哪里去凑呢?”

刘贵倒是也有几个至交。

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他教好的,几乎个个都是两袖清风的人。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四十两也不是小数目,一时之间,谁能拿出来?

“这……”刘母也有些为难,沉吟了许久,还是坚定地说,“有多少,就先还多少。我看当今圣人不是那等刻薄寡恩的,应当会宽容一二的。”

刘贵听了母亲的话,当即就包了一百五十两的散碎银子,到户部去销账了。

说来也是巧了,那日坐镇户部的,正是刚从刑部调过来的左侍郎贾敬。

贾敬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刘贵一见是他,便有些踌躇,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但进都已经进来了,人来人往这么多人看着,叫他再出去,他也干不出来这事儿。

正进退维谷间,贾敬已经看见了他,目光一闪,便起身迎了上来:“原来是刘大人来了,今日户部是贾某主事,刘大人有事,就跟贾某来吧。”

“贾大人,刘某……”是来还债的。

“刘大人,请吧。”贾敬却不等他说完,拽住他就拽进了他办公的班房里。

他到底是武将家里出身,纵然走了科举的路子,平日里的锻炼也没落下。

刘贵不过一介文弱书生,哪里挣得过他?只得涨红了一张脸,被他拉进了班房里。

刘贵暗暗叹气:只怕今日过后,旁人还不知要怎样揣测我二人之间的关系呢。

进了班房,贾敬终于松了手,刘贵有些恼怒地说:“刘某今日是来还债的,贾大人这是干什么?”

贾敬赔笑道:“贾某皇命在身,还请刘大人千万见谅。”

一听“皇命”二字,刘贵神色一凛,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问道:“不知圣人有何旨意?”

贾敬不答,只把手伸进袖袋里掏摸了一阵,掏出一叠银票,找出了两张一百两的,递给刘贵。

刘贵一怔,神色不愉:“贾大人这是何意?”

贾敬道:“刘大人误会了,这是圣人的意思。”

“哦?”刘贵悚然动容。

贾敬解释道:“刘大人两袖清风,清廉自贵。圣人明察秋毫,又岂会不知?圣人之所以催促欠款,不过是有些人分明奢靡已极,却从不思国库空虚,实在是可恶至极。陛下知晓刘大人家有老母在堂,又岂能让大人无奉养之资?”

一席话,听得刘贵又是感动又是羞愧,恨不得当场把心剖出来,呈给圣人。

——亏他先前还心生怨怼,全然不理解圣人的一片苦心。可圣人却是时时刻刻都念着他们这些忠臣的。

他沾了沾眼角溢出的泪痕,又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天恩浩荡,天恩浩荡啊!”

然后,他便正色道,“贾大人,这银票,刘某不能收。只是有一件事,还请大人通融。”

他说着,把怀里的一大包散碎银子掏了出来,羞愧地说:“说来惭愧,刘某省吃俭用了三年,也才凑了一百五十两银子。还请大人通融一二,允我先把这一百五十两还了,余下的五十两,待凑够了,一定早早送来。”

纵然贾敬根本就看不上这点儿银子,也不免对刘贵肃然起敬。

看刘贵的神色就知道,他是从借钱的时候,就准备着还了。

且不说他的办事能力如何,单是人品,就强过许多邀名养望之辈。也怪不得圣人会注意到他这个六品小官儿,在暗中贴补的名单里加上他一个了。

“刘大人,”贾敬神色郑重,“这是圣人的恩典,大人还是莫要推辞了。大人便是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家中高堂。大人自己怎样都行,岂能让老太太跟着受苦?”

后面这两句话,无疑是说中了刘贵的心事了。

这一百五十两银子归还之后,家里就只剩下几两银子和两把铜钱了。难不成,他还要老母亲跟着他吃糠咽菜?

“既如此,微臣多谢圣人恩典。”刘贵双膝落地,郑重其事地朝着乾清宫跪拜。然后,才接过了银票。

贾敬这才领着他出来销账,低低说了一句:“大人只说是还二百两便是。”

不必他多言,刘贵便知晓,这也是圣人的恩典。既然已经受了一回了,也不差第二回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