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173)

吃完之后,原本因为天热而带来的暑意一扫而空。

秦钊原本是在叶瑶私房菜吃过这道菜的, 他刚想说,后来又想起了什么,怕解释起来给叶夭带来麻烦, 终究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哎,这时候不能炫耀,简直有如锦衣夜行。

不过,也有他没有吃过的。

“诸位不如试一下这碗砍刀金丝面,”周庆春向大家推荐,显然对这碗面非常的喜爱:“从创意到味道,都是极有意思的。”

他把叶夭说的故事又向众人说了一遍,惹来惊叹无数。

“面条变细了,口感也不同了。”谢三早在之前就三两口就把那份金丝面给吃完了,感觉自己还没有尝到具体的滋味呢,只能委委屈屈的回味。

“那是自然,即使是同样的面团,做成刀削面和做成细面,口感不一样,吸收汤汁的程度也不一样,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道菜。”彭顺吃得颇为斯文,并不似他的外表那么豪迈:“这汤?”

他问叶夭。

叶夭懂他的意思:“是,开水白菜的汤。”

“真矜贵的一碗面。”

开水白菜的清汤,是顶级清汤,但其实味道并不浓,清淡而有味儿。在这样的汤里面,面条的口感得到非常好的保存甚至是放大,小麦的清香中带着鸡蛋的香,呈现出食物最好的本来味道。

“好面。”秦钊和谢胜利也称赞不已。

随城是交通汇合之地,口味比较包容。随城人虽爱吃粉,但却也能欣赏一碗优异的手工面。不然当年金丝面也不会成为珍玉楼的招牌。

“菜单安排上。”谢三暗戳戳的底下怂恿叶夭。

秦凤声也附和点点头。他自认矜持,做不出谢三这样厚脸皮经常去叶宅蹭饭的事儿来,唯一就是指望叶夭能把这些都上到夜宵摊的菜单上,这样他就好光明正大的让赵航去跑腿点餐。

“先是鲜,后才是淡淡的咸。”周庆春感慨道:“能做到这一点的已经不多了。现在大多数餐厅,过于追求食客对于第一口的深刻印象,而忽略了后续的余味和回甘。这点对于整道菜的风味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在他看来,叶夭今天做的菜虽然不多,但每一道菜,从入口到咀嚼再到下咽后,都保留了风味的完整“性”。这点在年轻厨师中几乎见不到,因为他们往往还没考虑到这一层。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如果只是做菜,对美食没有自己的理解,也很难见到。

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已经自成理念的大师级人物,老辣而独到。(1)

看到连周庆春都对砍刀金丝面赞赏有加,叶夭莫名的放下了心里的紧张。

当年,叶仕理还没有吃到一碗她亲手做成的金丝面就与世长辞。没有听到那句“这碗面不错”,也就成了她一个心结——在叶夭的心里,她始终不觉得自己出师了。

直到这次,遇到周庆春,随口说出的那句是不是要做金丝面,她鬼使神差的应下来。感觉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契机,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这件事情。

“父亲,我出师了。”她在心里轻声的说。

仿佛像是放下了一副重担。

“叶小友,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临离开的时候,周庆春问她:“几个月后,有一个厨艺大赛,规格还挺高的,不知你愿不愿意参加?”

“厨艺大赛?”叶夭眨眨眼,婉拒:“我就不去了吧。”

周庆春见状,知道她误会了,笑道:“不是让你去参赛,是去问问你愿不愿意来当评审?”

此话一出,别人还好,彭顺和周毓都呆住了。

彭顺面有古怪的问:“师傅,是那个比赛吗?”

周庆春点点头:“自然是。”

彭顺咋舌,看来师傅的确是对这位叶小姐的评价很高,竟然都直接发出了这样的邀请。他见大家都有点“迷”茫,不禁说道:“那场大赛的评委,目前定下来了我师傅,还有马均明和文澜,一共三位。”

叶夭眼睛一亮,就连秦钊这些不是餐饮圈子的人都惊讶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谢三惊呼:“这规格还真高啊!”

马均明和周庆春一样,是餐饮界的泰山北斗,以鲁菜和京菜见长,是北方菜系的代表人物;而文澜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白案大师。这仨,都曾经是国宴的“操”持者,并且成功的做到出了圈,不仅吃货们耳熟能详,就连路人都能做到有所耳闻的那种。

周庆春居然直接把叶夭抬到了这样的高度!

谢三简直对叶夭膜拜得五体投地。这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不愧是叶老板!

只有秦钊马上恢复了淡然。在他看来,这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叶夭,呵呵,资历可不比他们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