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都(17)

作者: 魏无忌 阅读记录

原来在她昏死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她被带上了一艘船走水路来到了汴州,距离东都不远,而已离会稽郡千里之遥。

她静静听着,直到听见有脚步声向关着她的船舱走来,下一瞬舱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强光照进来之时,那个险些被她刺死的内侍带着几个兵士出现在门口,见她醒了,那内侍笑了一笑,挥挥手叫几个兵士退了出去,只留下一个,脸上细长刀疤在门外光线下隐约可见。

门又关上了,屋里点亮了几支火把,刚够照亮三人的脸。内侍年纪尚轻,却骄矜非常,一双狭长的眼睛居高临下地看着阿容,眼中满是鄙夷。他抬手招呼那个兵士过来,吩咐了几句。那人听得眉头皱起,抬头看了看内侍,对方抬眉看了他一眼,于是兵士朝阿容走来,半跪下之后,伸出一只手开始解她沾血的衣带。

阿容起初没有意识到他在做什么,头脑空白了一瞬之后,开始嘶哑喊叫起来,奋力挣扎着摇晃铁链,险些甩到对方脸上。

内侍冷笑了一声,兵士立刻停下了手中动作,垂着头听令。内侍眯着眼睛看着她,手中摩挲着一串念珠,不紧不慢地开口:

“汝命本该绝,若禹王庙时汝可乖顺些许,向某求情,今日或可死得爽利些。”

她只是沉默地盯着他,眼里倒映着火光,像黑色火焰在燃烧。

他像是失去了兴致,向兵士吩咐道:“继续。”便转身出了门。那人得了命令,继续解她的衣带,粗糙的手已经抚上她肩头和腰际。她心中恐惧到想要呕吐,大声喊叫到几乎失声。待门被关上时,那脸上有刀痕的人附在她耳边说了三个字:“王孝杰。”

是王将军的名字,他没有死在吐蕃。她像在地狱突然看见了一缕光,突然安静下来。那人停下了动作,又提醒他:“继续喊。”她会意,继续沙哑着嗓子凄厉喊叫,直到门外脚步渐渐消失。

之后那人单膝跪地,向她解释道:“某乃王将军旧部,特来报王将军昔日救命之恩。孙夫子已被某等埋在禹王庙后山坡,有碎石堆作标记。”

他解下头盔,又解下甲衣,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语气急促地告知她出门之后,即有数队兵士在汴州码头装卸货物。她离船的唯一机会便是穿上粗衣便服,混入卸货物的脚卒之中。下了船向东行到驿站,将书信交给店主,他见了信,便会帮她离开汴州。

说完之后,他勉强对她扯起一个笑,最后嘱托道:“若是汝日后有命见王将军,替吾传句话,说崔家六郎夙愿已了,死而无悔。” 她这时才发现,这人与王将军一样,也是陇西口音。

他将信塞到阿容手里,接着抽出刀将捆缚她的铁链斩断,未及她叫喊出声,下一瞬他便将刀往脖子上一横,鲜血喷溅出来,她躲闪不得,眼睁睁看着又一个救自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

她颤抖着手将信揣在怀里,又将他的甲衣剥下,将他的粗布衣服套在身上,为显得不那么瘦弱将甲衣包在里面多套了几层,回头望了他最后一眼,急匆匆地走出门。外面是一条漆黑长廊,空无一人,四周有一个个舱门,都紧闭着。她听见头顶甲板上的吆喝声,脚卒们应当正在登船。她快步走到舱门前,打开通向甲板的门,数天来,昭昭天光第一次照到她的额头。

她贪婪地呼吸了一口外界空气,左右四顾,看见一队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在那里搬着箱子上上下下,她垂头快步走过去,搬起一个箱子,排在下船的队伍中。

等待下船的那几刻钟,有一辈子那么长。待到下了船,她才敢抬头回望,见那艘载着豫王北上的艨艟巨舰在雾色中如同巨龙。江流滚滚,逝者如斯,她已一脚踏入江湖。

找到了驿站进了门,她左顾右盼,见到一个店主装扮的人,拱着圆肚子笑眯眯地招呼往来旅客。她走上前去行礼,将信件交给他,店主展开看了看,又眯缝着眼将她端详了半晌,招招手叫她随他来。

阿容跟着他走去后院,见一辆两驾的运粮车正停在院内,两个车夫正坐在车前辕上闲聊,见店主带着个瘦弱标致的小子过来,都跳下围过来。车夫向他们耳语几句,又指指阿容,她站在原地等待,隐约觉得那里不对。之后店主又攒起笑脸,对她客气道:“这二位恰巧今日驾车去东都运粮草,若小郎君不嫌弃,可坐在车内随着同去,后日便可到东都。”

她始终记得阿翁留给她的最后五个字,此刻听到能去东都,便使劲点头。接着便爬上运粮车,车内尽是成捆的粮草,只有一小块地方仅够她容身。

发车之际,店主塞给车夫和阿容两张烙饼作干粮,片刻后马车便出了城门,向去往东都洛阳的驿道开去。

上一篇:鱼汤面 下一篇:愿逢千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