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惹朱色(282)

作者: 说给月亮 阅读记录

李奎林说到伤感之处,忍不住叹息一声,颇为遗憾道:“下官来时斗志满满,本想做出些成绩能早点回京,没想到才短短一年,就遇到了旱灾,实在是时运不济……”

李奎林声音戛然而止,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抬头尴尬地笑了笑,没继续往下说。

祁丹朱随口道:“时不由人,大人既来之则安之,说不定时间久了,也能爱上这沂临县的鱼米茶香。”

有人爱京城的繁华,也有人爱沂临县的鱼米,京城有京城的畅快,沂临县自然也有沂临县的快意,各有各的好,没必要放在一起比较。

李奎林笑了笑,讷讷应是。

君行之想起刚才所见的那片墓地,不由开口问道:“李大人可知南山后墓地里所埋的都是何人?”

李奎林想了想,疑惑道:“南山后有墓地么?下官也不知道,可能是埋的哪个百姓吧,钦差大人可需要下官派人给您查查?”

他连那里有数万墓碑都不知道,可见根本对那里一无所知,甚至对整个沂临县都了解不多。

君行之没有再多说,只拒绝道:“不用了,我随便问问。”

李奎林点了点头,一直将他们送到门口,才恭敬地弯了弯腰,转身离开。

祁丹朱看着李奎林的背影,若有所思问旁边的君行之,“我们只是出门随便逛逛而已,你说他在紧张什么?”

君行之想了想,“可能真的是在担心我们的安危也说不定。”

祁丹朱收回视线,轻轻点头,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李奎林会担心他们的安危也很正常,毕竟在李奎林看来,她是锦帝最疼爱的公主,君行之既是钦差大臣,又是驸马爷,他们如若有什么闪失,李奎林也难逃罪责。

她没有再思考这个问题,抬脚进了屋。

五日后,君行之又给百姓们发放了一部分粮食,百姓之前的粮食正好吃得差不多了,得了新粮后纷纷乐开了花。

君行之之所以没有一次将粮食全都发放给他们,是担心他们会以为粮食充足而挥霍无度,别在朝廷将剩下粮食运来之前就将粮食吃光了。

隔日用过午饭之后,祁丹朱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习绿忽然快步走了进来。

祁丹朱见她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便摒退左右,问:“何事?”

习绿走近,低声道:“殿下,阿大又来了,他说无论如何也要见您一面,似乎是有急事想要跟您说。”

祁丹朱点头应允道:“那快带他进来,从后门走,别让旁人看见。”

她不见阿大担心怕被人看到他们见面,会知道当初的粮草案是她在背后帮忙,如果阿大有急事要见她,她当然不会拒绝。

几次接触下来,她知道阿大这个人性子稳重,勇敢正直,如果不是有大事,不会这样不顾一切地来见她。

“是。”习绿应声,转身出去接阿大。

祁丹朱进了屋,在桌前坐下,找借口说自己要睡一会儿,将屋里的人都遣了出去。

习绿很快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阿大带了进来,她走进屋,朝外左右看了看,然后将门扉紧紧关上。

阿大一看到祁丹朱,就忍不住红了眼睛,他走到祁丹朱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声音哀切道:“殿下,上次多亏了您才解救沂临县于水火,您是沂临县的菩萨,求您再次大发慈悲,救救沂临县的百姓吧!”

祁丹朱皱眉,想将他扶起来,阿大却固执地不肯起来。

她以为阿大是说饥荒的事,出声安慰道:“阿大,你不要急,现在驸马已经在断断续续地派粮,而且剩下的粮食也在送来的路上,沂临县的百姓们一定可以渡过难关,你快快起来。”

阿大跪在地上泪如雨下,说什么也不肯起来,他语出惊人道:“殿下!我指的不是城中的百姓,而是城外的百姓!”

祁丹朱倏然愣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忍不住错愕道:“什么城外的百姓?”

习绿神色也凝重起来,催促道:“阿大,快将话说清楚。”

阿大仰头看着祁丹朱,哭道:“殿下,沂临县的实际灾民不是五万,而是八万啊!”

“怎么可能……”祁丹朱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语气急促道:“不是说受灾的百姓一共五万人么?再说了,我看城中的百姓满打满算也没有八万人!”

阿大声音哽咽,摇了摇头道:“殿下,受灾的百姓确实是八万,但只有五万人留在城中,还有三万人被知府赶去了城外!”

祁丹朱全身一震,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

习绿连忙扶住她,“殿下,您别急,小心身子。”

门扉突然被推开,君行之从外面大步走进来,屋内三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