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和(166)+番外



“征调民夫是掩人耳目,迷惑燕王,皇帝和朝中大臣早跑了!”

“高皇帝对百姓仁慈,燕王殿下也仁爱百姓,当今天子却是如此!”

“都说燕王才是真龙,如今看来……”

流言愈传愈烈,各种版本纷纷出炉,军心都开始不稳。守城的武官弹压了几次,却治标不治本。连很多武官都半信半疑,何况下边的军汉?

皇帝真跑了?

自己真成了拖延燕王的炮灰?

朝廷里的那些大官也跑了?

军中人心惶惶,百姓怨气冲天,建文帝却被蒙在鼓里。

身为一个标准宅男,建文帝多是从大臣和宫廷侍卫口中得知外边的消息。如今六部官员各有打算,徐辉祖等勋贵闭门不出,朝中武将贬的贬,守城的守城,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只有方孝孺和黄子澄等人。皇帝听到的,看到的,是经过这些人润色的。

建文帝知道京城被围,却不知道城内人心浮动,城防正岌岌可危。

方孝孺性情耿直,一心忠于正统,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只要他认为是对的,是对朝廷好的,便是背上骂名也要去做。

黄子澄知道方大学士的名声越来越糟糕,城里骂他的比骂燕王的人都多,却没有趁机向皇帝告状,而是同齐泰商量之后,将这件事隐瞒下来。

城内乱了,皇帝身边不能再乱了。万一这些流言是燕王细作放出的,皇帝被气出个好歹,他们就是罪人。

黄子澄难得聪明一次,猜到了流言的真相,但他选择的处理方法却是大错特错。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要在建文帝面前粉饰太平,不是蠢到极限还能是什么?

燕军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攻击,没有取得战果,收大军回营,只派人轮流对城内喊话,大数朝中奸臣的罪状,要求朝廷处决奸臣。

“殿下仁慈,不忍见百姓受苦。但天子无道……只能奉高皇帝遗命靖难……朝中有奸佞,不除不能安天下!”

军中嗓门大的都被集中起来,举着喇叭每日几喊,主题鲜明,中心思想明确,语言丰富多样,说服力非同一般的强,连部分死硬派都在这样的语言攻势下产生了动摇,足见撰稿之人功力深厚。

孟十二郎摆摆手,过奖矣。

同孟清和是老交情的刘提调表示,孟同知真不考虑改行当文官?

如此大才,当真是可惜了。

入夜,徐增寿避开朝廷的眼线,亲自去见了李景隆。

翌日,有官员上疏,请天子再派人往燕王处说和。

经过廷议,建文帝决定遣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往燕军大营。

在暖阁拟旨时,有内侍提醒建文帝,茹尚书和王都督同燕王没有任何交情,燕王会乐意见他们?恐怕连大营都进不去。

建文帝认为内侍说的有理,点点头,临时把李景隆也加了进去。

“来人。”

旨意拟定着人送出,之前给他提醒的宦官也被拖了出去。

太祖高皇帝有令,宦官不得干政。只打二十板子,没砍脑袋,已经是额外开恩了。

内侍没有求饶,反而叩谢皇帝隆恩。额头触地,嘴边掀起冷笑。皇帝肯定没有发觉,大汉将军架着他往外走时,殿中的宦官宫人都是什么表情。

城外,燕军大营

燕王热情接待了李景隆和茹瑺等人,听几人再次提起割地退兵一事,抬手打断了他们的话。

“公等不必多言!始孤之弟未有过,天子动辄加罪,削为庶人,云‘大义灭亲’。孤亦未有反意,天子仍相疑,令人取孤一家性命。孤起兵乃尊皇考遗训,为保朝廷典章,为灭奸臣。公等归奏天子,杀奸臣,孤即可解甲,入城谢罪!”

朱棣话落,帐内顿时一静。

李景隆读过燕王密信,知道内情,看似紧张,实则胸有成竹。

茹瑺、王佐等则不然,听完燕王一番话,已是汗如雨下。

之前只是驱逐,现在却是“杀”了。

真按照燕王列出的名单挨个杀,不用燕王动手,天子马上就会众叛亲离。

茹瑺和王佐互相看看,多说无益,只能见到天子再做商议。

众人起身告辞,燕王亲自送到营外,李景隆趁机将着有京城布防和守将的密信送出。费尽心思走这一遭,为的就是这件事。

燕军让开一条路,放李景隆等人离开。

回到王帐,看过信中内容,燕王大笑出声,道:“上天助我,真乃上天助我!”

立刻召集众将,令沈瑄明日带兵猛攻朝阳门。

“遵令!”

军令传到营中,孟清和敲敲脑袋,朝阳门?他记得靖难成功,是内应为燕军开了金川门,这个朝阳门是怎么回事?

沉思半晌,得不出结论,干脆抛开。

甭管是哪座城门,只要能进南京,大功便能高成。

孟清和站起身,走出帐篷,看着日落前最后一缕晚霞,深吸一口气,笑了。

四年,从他初到这个陌生的朝代起,一步步走来,期盼了上千个日子的成功,即将到来。

建文思四年六月丙辰,燕军猛攻朝阳门。

守军不备,木造工事被火箭点燃,大火瞬间燃起,积存在此的粮食和军械均被烧毁。

沈瑄令步卒以攻城锤猛击城门,本为试探,不想城门竟被撞开了一个大洞。

守军和燕军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一方没想到燕军竟有如此神兵利器,另一方则没料到京城的城门会这么不禁撞。

沈瑄也迟疑了片刻。此番进攻实为探明李景隆情报中的真假,不为破城。可城门已被撞开,战机难得,若是退回去,未免可惜。

“朝阳门工事不备,守军多为募兵,城防弱于他处。”

“殿下攻城日,吾等将于金川门,朝阳门两处迎大军。”

朱棣反复看过李景隆留下的密信,字迹是徐增寿的没错,为消除最后一丝疑虑,才下令沈瑄佯攻朝阳门。

不料沈瑄麾下作战太过勇猛,孟清和提议建造的攻城锤过于犀利,一场佯攻,竟然把城门给砸开了。

这下怎么办?

继续进攻?

必须进攻!

在后军观战的燕王当机立断,下令朱能领左军压上,与沈瑄一同进攻朝阳门。徐忠吴杰率兵攻打金川门,房宽领后军压阵,邱福……和房宽一起压阵。

机不可失,虽然不在计划之内,却也是攻下南京的好机会,可能拖后腿的全都压阵去吧。

眼见燕王父子率蒙古骑兵直冲金川门,房宽和邱福很郁闷,他们麾下的将士更郁闷。

主将不给力,被王爷不待见,连带着小兵想捞战功都变得艰难。

看看朱将军的左军,再看看沈指挥的中军,哪次不是冲锋在前战功优先?

这两位猛人的队伍比不上,徐将军的前军和吴侯爷的右军呢?照样甩后军一头。

将士们很无奈,望着不远处的南京城眼放绿光,充满了渴望。

同袍都去攻打京城了,他们却被留下压阵,何其命苦!

后军将士们的郁闷暂且不论,攻破朝阳门的中军得到继续进攻的命令,再无迟疑,挥舞着刀枪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城门。

朝阳门的守军四散溃逃,援军未到,沈瑄令麾下放慢进攻速度,先占据城门,与朱能合兵之后再动。

“指挥,不继续进攻?”孟清和觉得可惜,“若能直捣皇宫,定是首功。”

沈瑄道,“正是首功,才不能争。”

首功,才不能争?

孟清和打了激灵,因为兴奋而发热的大脑顿时清醒。

他忘记了,攻破朝阳门已是大功,足以让人眼红,若是再争,可就不太妙了。大家都是跟着王爷九死一生,从死人堆里拼杀过来的,凭什么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

“还有,”沈瑄侧过头,看着孟清和,“领军破开城门的是中军副将张辅,朱将军和王爷问起,都要这么说。

“指挥……”

“恩?”

“卑职记住了。”

“记住就好。”沈瑄回头遥望,前方已出现了身着朱红袢袄的守军,猛的拉紧缰绳,托起长枪,“十二郎切记,攻入京城不是结束,才是开始!”

话落,燕军号角声起,沈瑄策马当先,“随我杀!”

“杀!”

朝阳门的动静越大,会吸引更多守军的注意力。守军接连向朝阳门派出援军时,李景隆已伙同谷王打开了金川门。

安王,辽王心里门清,没主动参与,却也没向建文帝告密。假作被燕军击败,退回王府闭门不出。

庆成郡主带回消息,燕王进京之日,安守宅邸定能无恙。

几位藩王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上一篇:秦宁的奋斗 下一篇:星际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