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何体统(163)

李云锡仰头直面着端王:“臣以为——”

“臣以为当日邶山之变甚为蹊跷,尚有许多疑点未明,需禀告陛下。”

杨铎捷缓缓走到李云锡身侧与之并列:“单凭区区一个刺客的一面之词,便要给一国之后定罪么?”

“说得对呀,”尔岚紧随其后,“庾少卿贵为国丈,未经审理就关押入狱,不知循的是何律法?”

“放肆!”有端王党叫嚣开了,“殿下,这几人无事生非,居心叵测,应当拿下彻查!”

夏侯泊眯了眯眼,对着侍卫抬起手。

“金大人此言差矣!”

一个年轻官员突然大步走了出来:“李大人求见陛下,乃是因为此等机要之事,确需陛下亲自定夺。却不知金大人口中的无事生非是何意?”

这人正是邶山下暴露的拥皇党之一。

他这一牵头,余下的拥皇党面面相觑,都有些蠢蠢欲动。

方才他们瞧见端王眼中的凶光时就多少领悟了,现在想明哲保身已经晚了。就算当一时缩头鹌鹑,以端王缜密多疑的性子,自己此生断无出头之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到这关头,众人难免也被激起了一丝血性。一个篡位的如此嚣张,还有没有天理了!

一个接着一个,二十余人站了出来,与端王党针锋相对。还有一些虽未开口,却也终于抬起了脑袋,直视着端王。

无数目光同时射向他,一时竟气势迫人。

夏侯泊心中恨意滔天。

他可以杀一个,也可以杀两个。但在都城里的反抗势力尚未完全清缴时,他承受不起杀死数十名重臣的后果。

必须咬牙忍几天,等三军到了,就再无后顾之忧。

他深吸一口气,温声道:“今日晚些时候,待陛下龙体恢复些许,自然会召见诸位。下朝。”

话音刚落,便抬手示意宫人将自己推走,背影很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李云锡等人自然不会被这句模棱两可的说辞搪塞过去。

下朝之后,他们带着一群年轻官员,直接到夏侯澹的寝宫门前跪成了一片。

侍卫上前想要驱赶,他却一脸浩然之气:“我等只是跪在此地为陛下祈福,等待他召见。”

这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打的又是为皇帝祈福的名号。侍卫不敢擅自动粗,只好去请示端王。

也不知夏侯泊吩咐了什么,没人再来驱赶,任由他们在寒风中自行跪着。

到了下午,文臣们东倒西歪,就连身体最强健的李云锡都冻得打起了摆子。身旁的尔岚面色铁青,已是摇摇欲坠了。

李云锡勉强抬头瞧了瞧依旧紧闭的寝宫大门,开始思索是强闯一次试试看,还是先打道回府,明日早朝再以死相逼。

就在此时,寝宫的门突然打开,一名宫女飞奔出来,顺着回廊跑远了。

李云锡眯眼看着,心中涌起不妙的预感。

不一会儿,宫女带着蹒跚的老太医匆匆赶回。侍卫随即又关紧大门,挡去了他们窥探的目光。

又过片刻,夏侯泊亲自来了,面色冷肃,由人推着进了门。李云锡等人已经站起身来,追过去叫了一声,他充耳不闻。

李云锡转向侍卫:“让我们进去。”

侍卫:“属下有令在身,不得放行。”

杨铎捷哆哆嗦嗦拉开李云锡,上前与侍卫交涉。还没说两句话,门内传出一声尖锐的悲号。

李云锡等人越过一群哭哭啼啼的宫女,趁乱挤进里间摸到了榻前。

太医跪着,端王坐着。床榻上躺着的人面色青白,死不瞑目。

李云锡犹不死心,将他的脸仔细打量了三回,脑中“轰”的一声,只知道自己跪了下来,心中却一片茫然。

怎么可能真是夏侯澹呢?

夏侯澹怎么就……这么无声无息、孤苦伶仃地死了呢?

这不该是他,也不该是他的死法。

端王歪坐在轮椅上,吃力地倾身握住夏侯澹的手,满脸写着悲痛万分:“陛下放心,臣定会好好抚养小太子。”

李云锡口中翻起一股血腥味,是后槽牙咬出了血来。他猛然抬头,恶狠狠地瞪向端王。

夏侯泊犹如未觉,抬起袖子优雅地拭了拭眼眶,未毁的那半张脸仍是一派温文尔雅:“如今多事之秋,更不可一日无君,尽快准备太子的登基大典吧。来人——”

“是!”窗外有人齐声相应,气势惊人。

夏侯泊的目光掠过李云锡,又轻飘飘地投远了:“送各位大人回府暂歇,准备守丧。”

当——当——

低沉的丧钟声飘出了都城,在铅灰的天幕下回荡不绝。

林玄英是在马背上接到这个消息的。天子驾崩的消息不可能压得住,整个队伍里一片哗然。

上一篇:最后两千块 下一篇:七零小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