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蛮后(471)+番外

杨临心情极好地去了关雎宫,顺道也将大失帝王仪态的父皇也藏在御辇里好心地送到了母后身边,看着两人安安静静地并排睡着,才翘着嘴角出了去。

这事一出,宫内又是一阵大动,只是传扬出去,妇人们却又不免赞一声:皇后好福气。

圣人连娘娘染丹蔻的凤仙花都要关注长势好不好,喝醉了还晓得系紧裤腰带,不让人随便……占了便宜去,可见娘娘平日里过得是何等神仙日子,恐怕泡在蜜缸里也不外如是了。

日子顺心如意,养得好吃得开,难怪怎么也不见老。

这事让麇谷居士听到了,只哈哈一笑:“娘炮!”

却被蒋思娘拎着耳朵,念了半宿才肯歇,还道一月不许上榻,居士不免叫苦连天,只连声恨杨小子害人,拉高了妇人攀比的水准。

烈女怕缠郎。

早在五年前,蒋思娘终于被麇谷磨得松了口,只是始终不肯正正式式地披盖嫁人,卷了铺盖放到一块合伙过日子便算,言“这大半辈子都过了,好一日算一日罢”。

麇谷拿不住人,只得扭扭捏捏地做了蒋思娘的“姘头”,正式大被同眠过起了日子。

日子一程一程地过,直到杨临终于长大成人,举行了盛大的加冠之礼后,一直未见老的圣人便潇洒地退位,做起了太上皇,与新任太后常年不出宫城,由着儿郎折腾这大梁天下。

唯独新上任的梁煊帝知晓:

他那不负责任的父皇母后早就挂冠离去,寻着鬼谷老先生的足迹,潇潇洒洒地周游山水间,做一对闲散的富家翁去了。

至于整个大梁天下,乃至那非要学着谢七娘到处跑不肯嫁人的皇妹,也一并托付给了自己。

此后,大梁到处流传着这一对天人的传说。

梁煊帝南征北战,在梁武帝留下的浩瀚版图里,最终终于实现了民族的大一统,四疆域正式并入大梁,整整五百年,大梁再不起兵戈战事。

作者有话要说:

宝贝儿们平安夜快乐~

发五十个红包,先到先得~么么哒~

第222章 前世番外(一)

“长安不比你们定州, 皇城根底下掉块砖下来,砸死砸伤的也不定是哪个铁帽子亲爵, 娘子们到了那儿,可千万记得夹紧尾巴, 低调行事。”

苏令蛮谨记容嬷嬷这句嘱咐, 自打到了长安鄂国公府,便收了那骨子野劲,不抢风头不出挑地夹着尾巴做人。

她来长安,本是负气之举,可离开定州那一亩三分地,才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在感。

长安到底是天子脚下, 风流富庶自不必说,可那烂漫并蓄的人文氛围才是更让人觉不虚此行之处——

苏令蛮盯着西市一首饰铺子沉默良久, 旁边苏玉瑶扯了扯她袖子, 不禁疑惑地问:“阿蛮姐姐?怎么了?”

苏玉瑶自打一月前第一回 在阿娘那见过苏令蛮, 便欢喜上了这位有“灼日之貌”的二姐姐, 其中固然有“好美色”之故, 更缘于在容嬷嬷那听过关于这位姐姐的旧事。

听闻阿蛮姐姐在定州之事,曾经有一门娃娃亲,还是与自家表哥的。

本该是青梅竹马、郎情妾意的一桩美谈, 奈何这位姐姐姝色过盛, 裙下之臣如过江之卿,定州儿郎睹之而失魂落魄者数不胜数,反倒成了祸事。

言谈者既得不着, 免不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来二去,三人成虎,这好好的清白名儿便成了“轻薄儿貌”、“不安于室”的典范。定亲的表哥耳根子软,原先那点子骄傲全因“头顶奔腾的草原”成了怨弃,一来二去,竟与这位阿蛮姐姐的庶长姐搅和到一处,暗度陈仓之下,竟然是珠胎暗结了。

这事机缘巧合之下,让阿蛮姐姐给撞破了。

令苏玉瑶佩服的是,这位姐姐当时并未声张,反而在表哥在大庭广众之下意图以“水性杨花”、“轻薄风流”的罪名退婚时,直接将计就计,捅破了长姐与大表哥的通奸。

既光明正大地退了婚,还将这脏水泼还了回去。

一个解了枷锁的美人,引得整个定州城适龄儿郎蠢蠢欲动,连太守府的嫡长子都惊动了,若换了旁人,自然是择优而取,奈何这位阿蛮姐姐不按常理出牌,倦怠于种种流言蜚语,竟直接放出话来,言:

“定州儿郎碎嘴者十之有九,非吾良配也。”

这世道,能一日三省吾身者实少之又少,此话一出,固然有自惭而退者,可更多的,是恼羞成怒之辈。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虽说这越穿越玄乎越传越离谱的流言不信者居多,可到底烦人,正巧这时鄂国公府派下之人千里迢迢到了定州,阿蛮姐姐干脆包袱款款上了马车,言“欲去国都寻好儿郎”,便潇洒作别了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