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拾遗(16)

作者: 婧妤 阅读记录

这可愁坏了马陶。如今平原村重建工程还未完成,况且长久来看,明年很有可能依旧会受灾,为了百姓,马陶拉下面子亲自找朱殷后商量,欲再借地一年。朱殷后当然不同意,如今余姚丝绸业正蓬勃发展,他怎么能舍弃这么好的生财之道。

两方僵持不下,马陶先去拜访了江宁知府。早前,王安石收到蔡确的来信,信中说他查出邓绾在余姚县与当地土豪有勾当,可深究以备后用。如今马陶来访,两处信息一对,那土豪当是朱殷后了。他思量了片刻,建议马陶述职前按例好好拜访下韩相。

马知县心领神会,于是真就去拜访了。

大父母官絮絮叨叨了一个时辰,韩相公总算是听明白了。他的请求有两样,一来递上余姚三江(最良江、舜江、侯青江)水患治理方案。二来请朝廷出面借丈亭镇大地主朱殷后荒地,暂置平原村百姓。

照理,这都是正常的需求,马陶只需在明日述职时顺道将折子呈给大家即可,韩绛一时不知这马知县究竟意欲何为。马陶直言,朱殷后与邓绾沾亲带故,他怕邓绾多有阻拦,所以才想请韩相公出面协调。

韩绛细细看了折子,也细细看了马陶带来的余姚地图。心下了然,遣人将折子送入宫中。差不多同一时间,有个折子先一步到达皇帝手中。是司农寺上表江浙之地,茧丝紧缺,请朝廷从仓禀拨调的折子。

次日,紫宸殿上。圣上欲拟旨拨银三万予余姚县用于水患治理,同时拨钱三千贯允其再租朱殷后荒地一年。这时,吕惠卿站出来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建议许朱殷后收回荒地修建桑园,命其雇用灾民修园,一来省了朝廷开支,二来解决灾民生计。可谓一举多得。

大家听得连连点头。韩绛却说: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商人重利,必定不肯宽待灾民。再者,若灾民现居地用来修建桑园,那么上百百姓住往何处?若要保民生计,水患治理工程亦可雇用灾民修葺。臣请奏以朝廷之名收购朱殷后荒地,重建平原村。”

圣上听了亦觉得有理。一时犹豫。吕惠卿心下叫道:“不好。”几日前,邓绾带了不少上等绸绢来拜访自己,说是余姚县产的。顺带说了丈亭镇的事。吕惠卿本来只是应允权衡其事,但邓绾却说,王安石授意马陶借着上京述职的档子,向大家递折子,两日之后便进京了。吕惠卿听了只还是说权衡其事。

昨日,邓绾来说,马陶进了韩相府。此言一出,吕惠卿脸上阴晴难断。邓绾谄媚的眉眼说道:

“下官若是马陶,便来拜访吕相公,而非韩相公。”吕惠卿顺势疑惑了一下。

“不过那马陶这么做也属正常。他在外当官久了,当然不知这京城是谁主事哩。”

吕惠卿听了哈哈大笑,拍了拍邓绾的肩膀,夸他睿智,让他放心。

不等大家开口,吕惠卿再进言:

“韩相所言甚事,不过于臣看来,不过妇人之见。”当朝说一朝宰相是妇人,韩绛脸色骤黑。大家尴尬地示意继续。

“陛下,若桑园得以建成,余姚茧丝紧缺之局面可解,商贸往来可增,则纺织、丝绸、养殖等工、商皆可获利,此为百姓所得。再于朝廷而言,税收可增,一方百姓富足,动荡之事可减,何乐而不为?”说到这吕惠卿看了一眼韩绛,后者并不理会,只是反问:

“吕相所言不无道理。然,现下那批灾民该如何安置?你所谓之得利就是以一些人的生计为代价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如你所言,与不仁何异?又置陛下之仁义于何地?”

吕惠卿心下毁谤:这个老小子,又搬出儒家仁义那套,迂腐、虚伪。却不敢直言不讳,毕竟他打的是皇帝的名号。正不知道如何应对之时,邓绾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韩相与吕相所言之事并无冲突。据臣了解,平原村另有一半地域并未受灾,受灾土地虽房屋受损,但冲刷之地,土地肥沃,不如效仿唐例,就此分东西两厢,东厢住人,西厢开发为田地。”

大家不觉点了下头。邓绾见此,坚定地说道:

“至于后事,臣以为马知县上疏的水系治理方案可行,若进展顺利,平原村定不会再遭此难,如此,平原村无后患可言,桑园又可以修建,惠及一方,两全其美。”

话已至此,大家频频点头。韩绛双眼微垂,马陶想继续进言,被韩绛示意阻止了。见无人再进言,神宗皇帝按照吕惠卿和邓绾的意思下了旨意。这一仗,吕惠卿赢了。散朝后,他看着韩绛,眼角的不屑和得意倾泻而出。韩绛正目,径自无视,留下一脸小人得志的吕惠卿,扬长而去。

上一篇:诱妻为宠 下一篇: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