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拾遗(57)

作者: 婧妤 阅读记录

席间,行酒令时说到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众人神色暗淡,王安石叹息:“子瞻高才,奈何小人作梗,无端惹了这般事端。”赵世将接道:“国公,说的甚是。若非□□皇帝留下不得杀文士的圣谕,加上太后垂怜,国公力陈,苏大学士可就在劫难逃了。”

蔡熠没有搭话,苏大人的这起案子他是知道的。这案子是实质在座的人想必都心知肚明,只是未有一人言明。赵世将喝了口酒接着说:“国公,如今小人当道,你不想着重回朝廷,报效国家吗?”

这话,蔡熠可不爱听了,如今正相王珪,蔡确、章惇同为参知政事,沈括为三司使,掌权之人怎称得上小人。但他没有反驳。倒是王安石摇了摇头,不答话,只举杯邀饮。赵世将仰头喝下,并不放弃:“若是你还在朝,如何能发生苏团练的案子?而且,章、蔡二人,心思根本不在变法之上,如今的变法已经名存实亡啦。”

听到这王安石霍然起身,望着湖中之月说:“侯爷,休要再劝,咱们今日只谈风月,不谈政事。”蔡熠心里暗暗放心,他是不赞同王安石再入相的。如今的京城,已不是前几年的样子了。

国公态度强硬,赵世将也不好再继续话题,众人重新回到酒令当中,这时,王安石突然感叹说:

“想那竹林七贤,也如咱们这般与好友知己对饮,与清风皓月相伴,抚琴跳舞,幸甚乐哉。咱们不缺美酒良辰,缺了丝竹啊,可惜。”

话音刚落,不再续言,只将杯中之物一饮而尽,王雱善琴,众人皆知。王旁神色稍暗,樊玄子这时候对着蔡熠道:“我那小徒儿不是已经学艺三年了吗,害的我三年之久才见了一面,此前听过半曲,老道我认为这三秋值得。”

蔡熠接过话题:“小女不才,机缘巧合之下得拜义海为师,初承艺技,本不该显拙,但为助酒兴,若诸位大人不弃可召来献丑一曲。”王安石应声好,赵世将也点头称好。于是王安石一边吩咐人去领了蔡小娘子过来,一边差人去取琴来。

一众人其实都只想着一个七岁小童能有多大的琴艺,也是碍于蔡大人面子,且听听也无妨。除了蔡熠和樊玄子宠溺的目光不减,便只有那个少年满脸期待,眼睛里隐隐泛着精光。

云英是独自前来的,母亲柳氏并未跟随,这时的她褪去了粗布衣,换上了穿着米色的罗裙,同色圆领罗衫,外套鹅黄色的对襟单襦,脚踏白色翘尖小鞋,朴实而讲究。眉宇间也不似再见那般仙气十足,樊玄子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她面色平静,并不因人多而畏缩,请安问好大方得体,见女儿如此,蔡熠满心得意。顷刻,亭子西南角置了一方桌,特意按小娘子的身高而置,蔡熠吩咐了云英几句,云英点头也不多说便坐在了琴前。

但听,三两拨弦,曲调自成,指法娴熟,琴音有些许清丽,这是云英年纪尚小的缘故,手上的茧还不够厚,但于她本身的年龄来说,已是奇迹。可想而知,这三年来她是怎样的勤学苦练。

就这么几个音,让原本还准备继续行酒令的赵世将也停了杯盏,细细品味。众人心中揣测着这是首什么曲子,是某位名家的新作吗,似乎未曾听过,然而那小娘子指尖撩拨之处所发之声只觉得清亮之余又有些静谧,像极了被浓浓的月华围绕着的月亮,刚好与眼前这皎洁的月光相配。

一曲罢,众人忘了劝酒也忘了酒令,在尾音犹绕之际,赵世将已忍不住问道:“小娘子,这是何曲?本侯未曾听过?”云英略带稚气的声音答道:“回侯爷,这是几月前师兄作的新曲《如月引》。”

王安石听罢转向蔡熠:“明煜啊,你方才说蔡小娘子拜师何人来着?”

“回国公,小女拜师义海大师,她说的师兄是义海大徒则全大师。义海大师于前年仙游,现下教云儿的实则这位则全大师。”收敛了骄傲的蔡熠,回答得波澜不惊。

王安石这才听进去了,是那个享誉中外的琴艺大师:义海大师。随后一直感叹蔡小娘子好天分,好际遇,好琴艺。赵世将也频频点头。

小郎君看着那波澜不惊的蔡小娘子的眼睛,愈发闪亮。一个稚气的声音响起:“爹爹,孩儿日前学了套新剑法,想借着蔡娘子的琴声舞一舞,参与参与这热闹。可好?”赵世将没想到儿子会提了这么个要求,原本不想答应的,一个宗室子弟在席间给人表演助兴,成什么体统,但看着儿子恳求的目光,也不忍拂意,谁让他素来疼爱这个儿子呢,反正珩儿也还是个十来岁的孩童,就当玩一玩也无妨吧,于是便同意了。

上一篇:诱妻为宠 下一篇: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