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拾遗(6)

作者: 婧妤 阅读记录

听完一番陈词,蔡熠大约了解了李继的意愿,因为他说的事情都有待查证,而刚才与蔡确眼神交流之时,看他意思也是让押后再审。于是宣布待查证后再审,兄弟二人回家候审,不得离县。

县衙后院是蔡熠平日起居之所。不论较之蔡府还是蔡宅来说,较为简陋。蔡御史没有住在祥符县行辕,而是直接住在县衙。县衙小吏衙役们都觉得御史大人很是勤勉。

后衙书房内。两位蔡大人正就李继的说辞进行探讨。若他推断是对的,那么有罪的可不止李根一人。同时,蔡熠也向蔡确表达了对李继的疑虑,作为一个卖苦力过活的杂役,他所展示的口才与头脑确实出人意料。

听得蔡熠的疑虑,蔡确心里微微一笑,这个侄子还是有些眼力的,当下在心里赞赏了蔡熠一番。

他确定这李继背后有人在操纵。可是,几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民之间的利害关系,背后有什么可操纵的呢?还犯得着敲响登闻鼓?莫非真是有几个平民因在登闻鼓击鼓鸣冤而得以申冤便真以为,击个鼓就可以解决所有冤屈?简直痴心妄想。思来想去,蔡确一时思绪受阻。

见蔡确思索的样子,蔡熠心里沾沾自喜,自己这疑虑对了。他哪里知道蔡确心里的许多。

这边蔡确放下思绪,认可了他的疑虑,但当务之急是确定李根案是否还有案中案。便嘱咐他派人查证李继口中张丁两家的恩怨是否属实。若属实,便再查一查李继的推论,张家的行役是否是丁家捣鬼,并尽快抓捕伤了李树的那个盗贼归案。

李继其人,所言不虚。张丁两家的矛盾果然知者甚多,查证起来并不费劲。至于其他的事,两天过去了,明查暗访一无所获,盗贼也不知所踪。

这日一大早衙役来报城南吴员外家昨夜遭贼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节来捣什么乱。蔡熠心里嘀咕着。衙役接着又说他们家丁在追捕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贼匪窝点。蔡熠一听,这不是送上门的线索吗,万一有那盗贼的下落呢?

他一边派人速去抓捕,一边去传李树前来认人。说是盗匪其实就是些无家可归,生计无着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则、民心不安,民心不安则生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标榜富足的大宋王朝还能有流民四起,说来也是讽刺。

第7章 生如杨树枝叶简 不与人心论难易(上)

七夕刚过,时近中元节。祥符县主街上卖冥器、靴鞋、彩衣者甚多。家家户户在为拜扫先人做准备。李继向蔡熠请求于七月十日前将李二狗入葬,赶在中元节前可以祭拜。蔡熠想着李二狗的尸检报告无疑点,便许了。

抓捕过程还算顺利,一共有七人,跑了两个抓回五人。蔡熠祖上肯定是积了不少德,运气是极好。经李树辨认,这五人当中还真有当初砍伤他的盗贼。这下,连蔡确都不禁夸这侄儿好运气了。

现下,犯人落网,蔡确却不着急审理了,说辞是,中元节已至,连李继都知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道理,咱们这些读圣贤书长大的读书人岂能将礼法弃之一边,当然要给李家守孝几日,过了中元节再提堂问审。让蔡熠审了盗贼,先处理吴员外家的案子。

蔡熠作为下属和后辈已无话可说,只得从命。安排好公务,咱们的蔡御史也回京了,至于理由,当然是中元节出城祭祖,难不成还能是本御史想休息吗?

那个盗贼叫洪升,咋一听还以为是个文弱书生。长得倒还端正,只一点左眼至耳朵处有一道细小疤痕,若不细看一般不易察觉。就是因为这一特点,李树才能认得他。

审讯异常顺利,吴员外家失窃的大部分赃款追回。案子很快了结。七月十四公休开始。蔡熠回了汴京,带着妻女去瓦肆听戏,这期间,演的都是《目连救母》,至今日,已到第六出。而勾栏处,随处可见练叶、麻谷窠儿、洗手花等祭祀用品兜售,目及所见,人山人海。

蔡熠想着:京城如此繁华景象,天子所见之处,可曾有过衰兰。

休沐之后,两位蔡大人前后脚回到了县衙。蔡熠即刻传李家兄弟二人于明日过堂,传祥符县乡绅张志浩候审。同时,持蔡确手书去陈留县传丁盛过堂。

次日,祥符县衙大堂。

堂下之人,换成了张士浩。一番基本信息问询后,蔡熠问张士浩是否事先知道自家差役是追捕盗贼。

张士浩反问:“大人,我朝服役之人均是服役当日方知具体差事,小民岂有先知之理?”

这话,挑不出毛病。原本就是来做杂役的,虽有事项罗列,却绝无固定之说。蔡确再问,何故买人代役。

上一篇:诱妻为宠 下一篇: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