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濮上玉兰(35)

作者: 馨仪 阅读记录

所以,用平等心去重新审视这件事情,你可以告诉自己:今生的父母只不过是我往昔千千万万个父母当中的一员而已,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因缘的促成有他们的一份,也有你的一份,千万不可只怪他们,而忽略了自己的因素。”

那佳仔细听着,心里突然释怀了。是呀,我们总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别人,我们可以轻轻告诉自己,算了。可是真正发生到父母身上时,我们却又双标起来,要求陡然提高很多。殊不知,父母也是平常人啊。

那佳轻舒一口气,放松了很多,说:“听师兄这么说,我心里释然了很多,非常感谢师兄。其实不仅仅是父母,生活中还有好多事,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不管是善,还是恶,都是相对的,都不是绝对的。不要把善或者恶绝对化?”

“是的。《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是一种相,都要破除。当然这么讲,并不是说人可以善恶不分,而是说人要努力行善,对于不好的,要知道它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也存在向善转化的可能。”法师讲。

“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生活中很多时候,善行未必有善报。大家都抱怨好人没有好报,这该如何解释呢?”那佳问。

“现在人们都比较急功近利。真正的善是因上的善,而不去苛求果上的善。”法师言简意赅。

那佳的心灵似乎受到启蒙,产生某种震颤。继而,她又发出灵魂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来不是为了受苦或者享乐的,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命状态,帮助更多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对过去的人充满感恩,对未来的人负起责任,就会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

这段话平易直白,那佳若有所悟,人活着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的,那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那佳想起平时路边被游说加入基督教的经历,又问:“我走在路边的时候,总是碰到有人跟你说话,想让你加入基督教,佛教与基督教有何不同呢?”

法师讲“基督教让你相信有个上帝,你的行为由上帝来评价,让你对上帝产生依赖性。佛教则不同,你的行为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是让你相信自己,是让你去除依赖性,增强你的独立性的,大乘佛教讲人人皆可成佛,我想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一。”

那佳点头表示深深赞同,她潜意识里不相信有一个上帝存在,她相信自己,但是在遇到基督教教徒游说时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今天法师说出了她想说的话。

“假如我想修行的话,必须要出家吗?”那佳继续问。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要你想修行,处处都是道场,出家只是修行的方式中的一种。事实上,一个彻悟佛法的人,一定是入世的。”法师回答。

“对于像我这个的一个初学者,要读佛经的话,该从哪一步佛经开始呢?”那佳说。

“读哪一部佛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义理。实际上,文字也是一种相,也是需要破除的。我国历史上的禅宗就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你听说过六祖慧能吗他就不识字,但是他懂佛法懂义理。他讲要外不着相,内不着空。如果你开始读的话,《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法华经》都可以。”

“如果学佛的话,是不是必须不吃肉啊?”那佳想起心爱的牛肉火锅,真真是难以割舍。

“遵守戒律要懂得灵活,要有智慧,要恒顺众生。不能因吃素而与世人产生矛盾、烦恼,彼此都不好。应耐心、善巧地讲说素食对身体健康和其它方面的好处。一时讲不通,可以吃肉边菜、三净肉,什么是三净肉?就是一、不见,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是为我而杀,或者暂时吃非三净肉,同时好好祈求三宝、忏悔业障,更加改过迁善、善待亲人,渐渐化导。因慈心和智慧而吃素,也要以慈心和智慧善待亲人。”

那佳倾心聆听着,抬眼向天空望去,祥云万里,惠风和畅,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已到归去时分,那佳欲离去。法师再次开口:“居士,临别我再多嘱咐一句,佛法是药,而不是知识。专治人生种种苦痛。世人多把它当作知识、学术来研究,都是不解其意不得要领的。”

那佳道谢,双手合十,与法师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