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濮上玉兰(41)

作者: 馨仪 阅读记录

皓书一默,略一思索,觉得有必要开口了,如果仅仅为了自己,不争也罢,无谓伤了感情。但为了哲学本身,抑或为了教化大众,有必要辩一辩了。

“我问你几个问题,你毕业后的目标是什么?”

“我希望自己能开一家公司,建筑公司。”

“开公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赚钱啊。”

“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买房、买车、过好日子啊”

“那怎么才算过上了好日子了呢?”

“有房有车有存款,比其他同学混的好,就算好日子了”

“你看,你首先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金钱和地位,然后再用它们来改善你的生活状况,最后才能从自己的享受和别人的羡慕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不是饶了一大圈才实现的?但是学哲学,可以直接让你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王城停住了,一副思索状。

“其实你想一想,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如果你的眼光改变了,你眼中的世界是不是也就改变了?”

王城点头。

“哲学就是帮你调理和改善你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都被用来改变环境,哲学的智慧却被用来改变自身。”

王城拜服。皓书此刻也刺破了一个幻相:原来大家对哲学的误解颇深啊。看来改变大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任重道远,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哲学本身的宿命呢?曲高和寡,一个孤独前行的时代引领者。

皓书喜欢哲学,却不太喜欢与学哲学的同学为伍,比如他宿舍里的同学,太沉闷不说,癖好还不少,皓书觉得每天分给他们10个小时的相处时间就足够了——两个小时聊天,8个小时共眠一室。其他14个小时他要出去和不同的人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这10个小时里,故事可谓不少。皓书宿舍共4人,第一位舍友最欣赏古希腊早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的口头禅便是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 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送外号“赫赫” 。第二位舍友叫沈静,他对存在主义情有独钟,一头埋进海德格尔、加缪的书中,无可自拔。第三位舍友叫陈彬,是学中国哲学的。沈静忘性颇大,总是出门忘带钥匙,这样只好站在门口等下一位回来的同学,只要下一位回来的是赫赫,赫赫便会奉送一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沈静也不甘示弱:“你这句话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了,简直是西西弗斯的神话。”遇到他俩这样斗嘴,陈彬便叹口气:“巧言令色鲜矣仁。”陈彬的劝架遭到赫赫的反击:“语言本来就是哲学很重要的内容好吧。”

诸此种种,经常上演,颇为烧脑。皓书偶尔会参与一两句,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会逃离现场,去投入火热的生活。

大餐少吃点美味,吃多了乏味。

第25章

皓书因为自己的身高很是忧愁。即使在他宿舍4个人中,他也是最矮的,这使他很是懊恼。趁着还不算晚的年纪,他希望打篮球能帮长几公分。学习之余,他经常拉着王城去打篮球。

皓书个子小,多数打后卫,王城经常打前锋。有一次来的人数太少,没有凑成队,只是混打,这次有一位新朋友加入,个头比皓书略矮,后头扎半个小辫,像个艺术家,这位朋友在球场上运球跳跃,贴身拦球,很快就融入了大家。有球友投进了三分球,这位新朋友爽快地带头鼓掌称赞:“好!”,引来大家一齐跟着鼓掌。

结束后,各自回去不表。皓书手机闪动,原来是篮球群里有新人申请加入,他们有个篮球群,皓书是管理员。皓书见是一位女生头像,便问:“你是谁?”

“我是今天新加入打篮球的。”

皓书很纳闷,今天就一位仁兄新加入打篮球啊,怎么是一位女生头像呢?但还是给通过了。加入后,皓书私信她:“你是一位女生?”

“对啊,我本来就是一位女生啊。”

“不是,你在球场打球,我们一直以为是一位男生……哈哈哈……对不住了”回想球场上大家摩肩接踵,毫不客气的肢体接触,皓书简直笑出了猪叫声。

对方回复一个无语的表情。

皓书自己继续笑的前俯后仰。这位女生真是一位神奇的存在啊,球场上大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成女生的,看她穿着宽松,动作豪爽,大家照素打球,推拦阻挡,毫不客气,不曾有一刻怀疑她的性别。而且她还挺会带气氛,带头鼓掌,大家对这位新球友印象还不错。有趣,此人可交一友,皓书想。

另外一点哀伤是,本来皓书以为来了一位同仁,他的身高终于不用垫底了,谁知竟是一位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