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运的九零年代(219)

刘向东弄几瓶水洗洗脸,就在车里睡觉。一觉到天亮,刘向东下车撒尿,昨儿帮他通传的士兵忍不住问:“同志,你怎么还没走?”

刘向东指着他那十来辆车队,“物资都在车上,往那儿走?”

“什么物资?”

刘向东想说,当然是他们捐的。扭头一看,难怪没人搭理他们。他到了这边让车靠边停下,挂着横幅的那边在里面。从外面看就是一些普通货车。

洪水严重,不光有部队,还有周边市民组织救援。部队的人显然把刘向东这个车队当成民间组织的救援队。

刘向东朝脑袋上拍一巴掌,对士兵道:“去找你领导,就说我们是来送物资的。”随后让所有车车队移到左边。

部队最需要物资,小兵到指挥部这么一说,立即有人出来。

接待的人看到十来辆车上都有横幅,前几辆是好运食品公司还好,后面是电脑公司,批发市场,忍不住皱眉,不过能有这份心,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只比他们慢一点。

于是就喊一群正在休息的人卸货。

刘向东看到坐着或躺在路边,浑身湿透了的士兵们艰难的爬起来,连忙说:“不用,不用,我们自个卸。只说放哪儿就行了。”

接待员指着旁边树林,“就在这儿吧。回头我找块塑料布盖上。”

刘向东摆手:“不用。”

接待员奇怪,为什么不用。

刘向东让司机上去,他带来的一群人搬货。

东西搬出来,士兵们立即懂了。

最先出来的是用塑料薄膜捆的一提一提的矿泉水。水放在地上摆成一片,接着才放整箱整箱的方便面。

一会儿卸了两辆车,全是水和方便面,士兵们的眼睛都直了。

当即就有人去指挥部报告。

忙得又困又饿的领导们一听来了这么多吃的,都从指挥部出来。

刘向东令卸了货的车开走,后面的车上来,然后是八宝粥和火腿肠。片刻,树林就堆满了,跟一座山一样。

正当所有人以为全是这些东西时,写有电脑公司字样的车打开,全是防疫物品。最后的车里全是厚衣服。

记者被吵醒,出来看到这么多东西,对着车和物资就是一顿猛拍。

刘向东注意到这一点,顿时放心下来,因为记者报道一出,他们顺便打广告的目的就达到了。

东西送来,目的达到,刘向东觉得任务完成了。

刘向东把清单递过去就问:“你们谁帮忙签收一下?”

第79章 上电视

捐款捐物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早年就有人四处唱戏筹钱给国家买飞机。有人在国家举办亚运会的时候捐了一个亿。

刘向东送来的这些东西远不能跟飞机,跟一亿元巨款比。然而刘向东是第一个带着物资来的。

周边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也没想过带着物资过来。因为所有人都没料到看似固若金汤的堤坝不堪一击。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都以为雨停了,水位就下去了。

孰料根本没等来雨停。

刘向东昨天来的时候还在下大雨,今天倒是停了,可是夜里又有堤坝冲塌了。

问题严峻,指挥部千头万绪,昨天跟专家组四处查看,夜里拟定抢救防御计划,饿的前胸贴后背都顾不上吃饭,哪还记得物资啊。

救援官兵累得爬不起来,就是因为一天一夜没吃饭。

刘向东的这批物资堪称及时雨,且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

指挥部一众见过大风大浪的领导们都被他的大手笔惊得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签字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记者也有一天一夜滴水未进,面对这么多东西,心情可想而知。

这么大的雨这么大的水,能过来的都是很有职业操守的人。记者顾不得口干舌燥心慌慌,拍够用的照片就采访刘向东。

刘向东连连摆手:“我哪衬这个啊。”说着就往车上爬,“快走,快走。”

可惜刘向东忘了老村长,老村长爬的慢,被记者堵住:“老人家,您这么大年纪——”

“别问我,别问我,我就个跟车的。”老村长的儿子以及张保栓没告诉他真相,都说他懂得多,过去帮帮忙。

村里红白喜事都要老村长出面,老村长信以为真。一路上被肆虐的洪水惊得忘了抽烟,也忘了他来的目的。但是他还记得这些物资跟他没半毛钱关系。采访谁都不能采访他。

老村长说着话就捂脸。

摄影记者一看连照片也拍不到,就挡在刘向东车前。

他们闹起来,领导们回过神,吩咐士兵赶紧吃点东西。朝刘向东走去,“同志,下来说两句吧。”

刘向东拼命摇头,他又没接受过采访,万一说了不该说的,可就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