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镇做题家(11)

她睡前点开邮箱,发现里面躺着一封未读邮件。

飞快点开。

“翻译老师:

“您好,来信已收到,抱歉这么迟才给您回信。

“写的时候只顾我自己尽兴,没想到给您添了这么大的麻烦。”

然後是一条连结。

“此共享文件中有我这几天从稿件中摘出来的专有名词,部分已经过文献查证,但有一些我也不太确定,均已在备注中写明,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至于您问的有关转译时的语言风格问题,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才能给您答覆,请见谅。

“另,此文件开放编辑,若您有不同看法,请加以批注。

“祝顺利。”

王子舟开启那条邀请线上编辑的共享文件连结,显示一个Excel表格,一共四列,即“原文、译文、注音、备注”,是一个类似“术语库”的东西——

王子舟以前碰见过这种东西。

一些游戏和软体开发公司,在面向海外市场推广、进行本地化的时候,就会给翻译建立这种术语库,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通篇用词一致,避免同一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多种译文版本。譬如——

“げつようび(月曜日)”无非就是“礼拜一、周一”的意思,平时怎么说都可以,但术语库要求你翻译成“星期一”,那你在这个专案里,只要遇到月曜日这个文字,就绝对不可以翻译成“礼拜一”或者“周一”。

这就是术语库所要求的标准化。

陈坞发来的这个线上共享文件,和术语库是一个性质的东西。

因为他在小说里写了非常多中国古籍里出现的妖怪,单是名字要如何翻译就很让人苦恼——这是需要阅读文献、做大量查证工作的。首先要找到这个妖怪的出处,然後去找对应的日语译文——它之前有没有被翻译成日语过?有没有可参照的翻译方式,汉字又是如何进行注音的?

这是广义上的平行文字的查询。

是译者需要完成的工作。

陈坞提前做掉了一部分。

虽然王子舟後续还是要自己去核查一遍,但这个术语库的建立至少能看到作者对专有名词的一种翻译偏好,後续他们还可以共同在这个线上文件里完成相关术语的增删修订,得到一个相对完善的术语库,这对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度是有帮助的。

王子舟看着满屏表格,觉得很不错。

她大致浏览一遍,给对方回了信:“收到,十分感谢。”

接下来的时间,王子舟真正进入到了这个专案里。

每个译者的工作习惯不同,有人喜欢先整理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人则是随性而为,碰到了问题再去查。王子舟偏向前者,这也是她欣然接受陈坞这个术语库的最大原因,而且——

看着属于自己的编辑标记逐渐在这个共享文件里蔓延,王子舟感受到了一种入侵他人领地的变态快意。

就在她努力完善这个术语库的时候,陈坞的第二封邮件到来了。

没有点开,王子舟就感到不祥。

她在邮件标题里看到了“Style Guide”字样。

感到不祥的瞬间,肩颈会突然变得僵硬,连移动滑鼠的动作都会迟缓,心跳却逐渐加快——

王子舟坐在萤幕前咽了一次口水。

这是一篇起码有一万字的文件。

点开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插入表格,英语、汉语、日语混杂,王子舟立刻联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东西,叫作“风格指南”。

Example:

ChinesePreferred Target

Avoid

三栏式表格,第一栏是汉语原文,第二栏是“首选的”翻译风格,第三栏则是“需要避免的”翻译风格。

从人物对话,甚至夸张到脚注里的古籍引用,他一一摆出了例子。

彷佛在说——

像这种对话,你应该这么翻。

像这类独白,你最好避免这种语气词。

……

建议和指南,是两码事。

她只是想问问他对风格的想法。

对方却想当然地要把翻译工作标准化。

可——

这、又、不、是、做、软、件、和、游、戏、的、本、地、化。

这、是、小、说。

小、说、翻、译、不、可、能、标、准、化。

没、有、人、给、小、说、翻、译、写、风、格、指、南。

没、有、人。

王子舟在往下拉滚动条的过程里,逐渐丧失了理智。

她生气了。

他看不起我。

他根本不信任我的能力。

我的谦虚与求教,变成了他对我的偏见。

你算什么?你过CATTI一笔了吗?你考过JTA资格认定吗?

王子舟气到睡不着。

她半夜爬起来,在他们共同的线上文件里留了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