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松风楼遗事(106)+番外

作者: -阮白卿- 阅读记录

晚些时候桂枝端来几碗清汤面条,发丝一样细细软软团成一团,上面放着一块爆鱼。这种爆鱼的烧法,是把鱼切成段,给酱油和糖渍得黑漆漆的,先过油炸,再浸卤汁,所以颜色在烛火下颇有些触目惊心,相较之下青蒜叶倒绿得十分新鲜。因为临河住着,偶尔也能弄到些不用花钱的东西吃,但从那块鱼腹的尺寸推断,这条河里已经十分贫瘠。

有一种风俗,远归的人进门第一顿饭是要吃面条的,嘉安尽管恼火,看见这碗面却鼻子一酸,轻声说:“北边没有这个。”大家都不说话,半晌才听见不知谁叹了口气,然后是窸窸窣窣的啜面声。

第66章 辗转难眠

他们家里只有两间房,家兴叫桂枝拿铺盖给他睡在堂屋里,把一些雨伞扫帚之类的杂物归拢到一个墙角去。玉琴在灶上洗锅,桂枝就自己去拖那张桌子,桌腿碾着地上的碎砂粒,声音在黑夜里十分刺耳。嘉安道:“小孩子睡得早,别把他吵醒了。”一面已经大步走去把桌子搬起来了。桂枝十分感激似的朝他笑了笑,说:“叔叔别嫌简陋,老爷子老太太还在时,也是睡这堂屋。家丰他们成亲分房以后,他们就搬出来了,今天只好委屈叔叔打个地铺。”

为了儿子成亲,老人把屋子让出来,自己睡堂屋乃至柴房,在他们那里并不稀奇,但真发生在自己家里还是感到非常惊诧,转念想想,大概也是因为实在没办法。做父母的人真要牺牲起来,是什么荒唐的事都愿意做的。

他问起他母亲临终前的光景。其实他想不起来他母亲的样子了,只模糊地记得她永远忙得团团转。有一个画面,大约是他七八岁时的冬天,晨光熹微,忘了为什么醒得特别早,还带点困意,哆哆嗦嗦地走在院子里,可以看见发白的月牙在荒芜的旷野上慢慢淡下去。在炊烟中,鸡鸣声从村落的尽头次第传开,他母亲蹲在一口大锅前面,扭过来递给他一碗冒着热气的面糊,上头飘着几粒青江菜的碎梗。她笑起来。他记事以来很少见到她笑。

他母亲过身的时候是他在宫里的最后一年,桂枝也是那时才头一回听她正式地提起她丈夫有这样一个弟弟。他母亲害胃疼,到后来已经完全吃不进东西了,整个人变成一个干瘪的老太太,骨头上挂着一层褶皱的皮,但双手却日渐圆润丰盈起来,按下去一个深坑。老太太每天在夜里“唉哟唉哟”地呻吟,拉着她丈夫问,我要死了,安安怎么还不回来看我?你们到底给他递了消息没有?我不信他们连人都不做,再怎样给人使唤也是爹生娘养的,老子娘死了不叫奔丧,有这个道理?

嘉安垂头不响。在宫里熬得越久,对于她的怨忿就越深,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只能够依靠她,可她没有救他,对父亲,因为本就知道指望不上,倒还没有那样恨。

月光照着墙上那张“莲生贵子”的年画,屋顶是灰蒙蒙的瓦片,可以猜想在这静谧的黑夜里,一定有老鼠从房梁上叽哩咕噜地跑过去,睡在这方墙壁下,他觉得十分陌生,好像他从来都没在这里生活过似的。假如当初没进宫呢?大概和他两个哥哥一样,到了年纪,想方设法成个亲,再想方设法生一堆孩子。不会像现在,互相看着都觉得对方可恶。

夜里嘉安听见小孩子哭,桂枝醒了,问:“你是不是饿啦?”又道:“不要哭,等等姆妈。”小孩子用不耐烦的嚎哭回答她,但突然停下来,抽抽噎噎地哼唧了两声,是桂枝在喂他。嘉安才要再睡,那孩子忽然又哭了,隔着门听见桂枝低声哄着,声音渐渐低下去,安静了不到片刻,不知为什么又撕心裂肺地啼鸣起来。他默默替她提着一口气。

过了会儿,桂枝把孩子抱到堂屋,嘴里含混地哼着一支曲子。嘉安坐起来,她抱歉地笑了一下,“房里热,他睡不着。”等哭声低了,她才又说道:“小孩子就是这样,我们盖厚被子还手脚冰凉,他身上像个火炉似的,一头汗,不舒服就要哭。”

嘉安微笑道:“是这样?我倒不是很懂。”

桂枝慌起来,“我不是那个意思,叔叔千万别多心。”她不自然地跺了跺脚,向他一欠身,嘉安也慌起来,忙道:“我也没有那个意思……”

他是和衣睡着,桂枝问:“地上寒气重不重?我再去拿条褥子吧?”嘉安道:“今天晚上不是很凉。”桂枝道:“早知道叔叔来家,就做新的被褥了。”嘉安道:“来了生人住在家里,总是多有不便,况且我这样也睡惯了。”

在黑暗里他看见她追问的神情,又说:“因为,要值夜,有时候在地上囫囵一躺就睡了——也不是每天都这样……轮着班的……其实还好。”他声音愈发低下去,下意识里总觉得同别人说这些事很难为情。桂枝犹豫了一下,说:“叔叔在宫里受了不少苦。”嘉安说:“都是从前的事了。”桂枝笑道:“对哦,我听说里头的人是出不来的,能放你回家这一趟, 那些贵人一定很喜欢你。”

上一篇:破戒 下一篇:清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