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绣户(32)

“那你们乡下是不是很多人肚子里都长虫子了?”流云问。

邓荣挠了挠头皮,讪讪道:“好像是,还有人肚子里的虫子从嘴巴里爬出来。”

“这些虫子都是你们平时不注意,乱喝生水,乱吃东西吃进去的,别看这水清,说不定里面就有虫卵。”流云并非危言耸听,趁这个机会传播一下卫生知识也是件好事。

明承一听有虫卵,连忙把掬在手心里的水放掉,站了起来:“那还是不喝了,诶?云妹妹,你这些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叫我乔雨,别妹妹妹妹的,你拆我台啊……这些自然是阁老说给我听的,阁老也是从太医那听来的。”流云故意搬出阁老和太医来,总不能说是她上辈子学的。

邓荣才听一半就弯腰在路旁拼命抠喉咙,想把喝下去的水都吐出来。

流云走过去拍拍他的背:“别折腾了,反正吐是吐不干净的,说不定你运气好,会没事。”

邓荣哭丧着脸:“公子,被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喉咙发痒,像有虫子在爬似的。”

“那你是自己心里作用,别想了,以后别喝就是了。”流云安慰道。

三人继续往山上走,走不多远,拐个弯就看见了萧大学士的住处,篱笆围成的院子,三间竹屋,流云上前自报家门:“学生乔雨奉师命前来拜见清茗居士。”连报了三声都无人应答。流云和明承面面相觑,阁老之前明明说,萧大学士听到有人报他这个号一定会相见的。

还是邓荣喃喃了一句:“该不会是屋子里没人吧!”

明承屋前屋后走了一圈,张望了一番,得出结论:“没人,不在家。”

三人举目四望,茫茫茶山,到何处寻人?明承哀叹:“咱们运气不好,没碰上。”

可不是吗?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可以上门拜访之前先电话预约,打个招呼,现在只能靠撞,运气好,能碰上,运气不好,白跑一趟。不过顶着这么大的日头,好不容易爬上这半山腰,结果吃个闭门羹,这可真让人沮丧。

“再等等,说不定很快就回来了。”流云在门口一块大石上坐下,都快吃午饭了,如果萧大学士是出去溜达了,也该回来吃午饭的吧!

明承只好也找了地坐着歇息,邓荣自告奋勇去找人。

等了好一会儿,邓荣还没回来,却等到一个老农,戴着斗笠,背着竹篓,一手拿着一把短锄,卷着裤腿,向这边走来。

流云和明承不由的盯着他看,这个人,会是萧大学士吗?可是,这个人浑身上下就没有一点书卷味,没有一点想象中隐士的高雅之气。这人埋头从流云身边走过,并没有入门的意思,而是绕过篱笆就要远去了。

明承跳起来,追上去问道:“老伯老伯,请问您是这梅坞人氏吗?”

老农抬头看了明承一眼,漠然道:“何事?”

“哦!我们是从苏州来拜访住在此间的萧大人的,不知老伯可知萧大人的去向?”明承礼貌的作揖道。

“不知道。”老农冷冷回了一句,就欲离开。

“先生,我等远道而来拜访先生,在先生家门前等候多时,先生不愿受人叨扰,宁可过门不入,这似乎不是梅坞好客之风。”流云起身温然而笑。

老农眯眼打量着流云,好俊的一个小子,好厉害的一双眼睛,好犀利的一番言辞。

“此处非我家,我如何得入其门?”老农反问。

流云笑笑:“学生早已打听清楚,这梅坞上下,除了先生是外来居者,其余都是土生土长的梅坞人,种茶,制茶,卖茶为生,学生敢问先生,此间人是否每日见面就道‘今日上山采茶乎,不采也,何也?烈日骄阳,去晒油乎,尔傻也……’”

明承被流云这段话引的扑哧笑出声来,但看那老农,默然片刻,道:“小子果然聪明,能从老夫三言两语中识破老夫的身份,不过,即便你猜中了,老夫也没有要请你入门的意思,老夫素来不见杂七杂八的人,你们还是赶紧离去的好。”

“学生想请教先生一个问题,先生莫担心,学生不会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学生素闻先生精研茶道,便请教一二,若先生答的对,学生便不再打扰,立即下山,若是先生答的不对……”流云故意顿住,调萧光启的味口。

果然萧光启耐不住性子了:“不然如何?”

流云学男子走着方步,踱了过来,笑嘻嘻道:“不然,先生就请我们进去喝茶。”

“我看,这茶……你们是喝不上了。”萧光启哼哼道,一个毛头小子要与他论茶道,简直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论茶道

“这可说不定。.”明承见流云笑嘻嘻,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配合着激萧光启一激。

萧光启轻蔑的看了明承一眼,两个不知好歹的小子,不教训的你们灰头土脸,你们就不知道“妄”字怎么写。

流云亦无视萧光启的轻蔑,知道萧光启崇尚茶道,她来杭州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古人以为,茶可以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还可雅志,此谓之饮茶‘十德’,故而,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中人皆以崇茶为荣,尤喜在茶事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更有甚至,便如先生,由茶而道,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学生自认愚钝,对此等精神上的超高修为无限敬仰,所以,求教先生,何谓茶道?何谓茶道之真谛?”流云虚心求教。

这问题问的甚是广泛,对茶之道的理解向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标准的答案,纯属个人的感悟,流云提出此问,一来是想试试这萧光启的深浅,二来,希望能从他话中找出破绽,与他论上一论。

萧光启一听,这小子对茶事倒不是一无所知,不过,小子口气好大,一上来就问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感悟的茶道精髓,他若答不上来,这小子定要是说他是徒有虚名,钻研了半生茶道却不知茶道为何,被他嗤笑了去,好……老夫今日便叫你长长见识。

萧光启取下背上的竹篓,找了块石头坐下,双手拄着短锄,略一思忖道:“茶僧曾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然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是以有‘道’与‘茶道’一说,所谓茶道,便是以茶为媒,在沏茶,饮茶,品茶的过程中,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学习礼法,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老夫半生领悟,茶之道,皆在一个‘静’字。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流云一脸崇敬道:“先生高论,学生佩服不已,一杯清茗,一个宁静的氛围,一个空灵舒静的心境,可使饮茶之人在虚静中心灵空明与自然融汇玄通,得以悟道,‘静’确实是修习茶道的妙法,可是依先生所言,‘静’不过是修道之途径,并不能体现茶道之真谛呀?”

萧光启抽了一口冷气,这小子一句话就点中他的死**,不行,怎么能让一个小子轻易的就扳倒了?萧光启打起精神来对付,慢声道:“你急什么?刚才老夫说的就是悟道之途径,至于茶道之真谛,老夫总结为‘清,敬,怡,真’四字。清即为清洁、清廉、清寂、清静,饮茶之具要清洁,品茶之人心境要清寂,宁静,正所谓‘茶清如露,心洁如佛,清茶一杯,茶佛一理,茶禅一味。’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饮不尽的好茶。‘怡’既是欢乐愉悦,身心健康,怡情悦性,怡情养生。而‘真’即为返璞归真,宁静致远,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此四字可谓茶道之真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