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进桃花源搞基建(83)

作者: 辛西鸦 阅读记录

如果没有窗户,夏季里屋子里是会暖和不少,人待着也跟室外似的暖洋洋。

但会落灰啊,春日会进风,秋天会潲雨,更不要说北风凛凛的难捱冬天。

难道是这个画画的人为了把屋里的样子给画进去,所以故意不画的窗户?

吴忠发散着思维。他不懂这些,心却不由得沉了下去,遗憾地自言自语道:“要是这样,还能卖上个好价钱吗?”

话刚出口,庙前传来了熟悉的喝问:“谁,干什么的!”

和上一次吴忠看画时的后续一模一样,除了身边不再有倒霉的渔人。

也许不是,当吴忠抬头望向墙壁的时候,他发现还是有其他不同的。

这里的窗户不像画中的窗户一样恍若无物,而是死死钉住,只留了一道狭小的缝隙透光。

二十年来,他在鸡鸣狗盗这一行当顺风顺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

被从泥像后揪了出来,吴忠抬头望去,见进庙的一行人穿着简单,却一看就是在哪里当差的,他们的手中甚至提着一柄柄简陋的秃毛尖枪。

来人操着陌生的口音:“问你话呢,哪来儿的!”

吴忠匍匐在地上,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重复道:“南边,从南边。”

士兵们听着他的口音,满面狐疑。此地位于覃国和靳国的边界附近,他说自南来,那就是靳国无疑。

然而此人的发音和靳国人根本不是一个样子,更非他们覃国的腔调。他又说不出具体的家乡村镇,可疑的很。

“长官你看,他身后有一幅地图。”有眼尖的士兵注意到。

吴忠只是人跟小鸡似的被拎了出来,画卷依旧散落在泥像后,咕噜噜地滚着,这会儿刚刚好露出一个边来。

“怕不是哪国的细作混在边界上,打探着君王御驾亲征回国的情报。”士兵们的面色更加不善,打量着鹌鹑似的趴在地上的吴忠,像在看一个死人。

此人鬼鬼祟祟,身份不明,覃王亲征不顺,全军上上下下皆捞不着功劳,把他算做细作再说!

见误会大了,吴忠再不敢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慌忙解释:“不是啊,军爷,我这后面是画!”

画?闻得此言,士兵们来了兴趣。边疆逃难的百姓也是不少,此时仍带在身上的画必定为传家宝。

领头的士兵接过画来,随意一看:“哟,画得还不错嘛?”

他家里有点薄底,也算见过一些世面。这画的画工,色彩乃至用纸都颇为不凡。最重要的是,这画的意头很是不错。

目光再落在伏地的邋遢汉子上,士兵心头有了主意。

“小子,一会儿见了长官,我让你怎么说,你就怎么说。”

.

桃花村里,日光倾泻。

槿荣顺利烧出一小块玻璃后,更加驾轻就熟,放开了手脚打算做几块大的。

做大块儿的玻璃就不比头一次了,熔化后适当退火,需要在平整的石板上擀平玻璃液,就跟摊煎饼似的。

来看热闹的乡亲们眼睛学会了,手上也学会了,甚至有热心积极的主动帮着槿荣擀玻璃液,但脑子仍旧没转过来弯来。

“原来砂石添了些料给烤化后,能做出这么神奇的东西来。可槿荣啊,做出这玻、玻璃后,能有什么用啊?”

“是啊是啊。”乡亲们应和道。

玻璃是能透出面前的东西来,也光滑得很,但上一块玻璃让大伙传来传去看的时候,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摔了个八百瓣。

由此可见,这玻璃怕打。

槿荣抬起手背抹了抹额际的汗,看着乡人们比她还熟练的手法,开口道:“这首先啊,玻璃就可以做成窗户。”

立马有人否认:“不行不行,玻璃太脆了,比瓷还脆。稍微不小心,划伤了人可怎么好!”

如今的木窗子就挺好的,安上一扇,用半辈子也不带换的。

没等槿荣开口,倒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把现在的木板窗中间凿空,留出几条边框,再把玻璃板镶嵌在这里面,或许可以?”

“对啊,能透进太阳进来,也能瞧见屋外啥样;不像现在,不开窗都不知道黑天还是白天!”

没等槿荣再度开口,乡亲们便七嘴八舌地设想起来。

一面窗户太大了,怕不结实,那就改成左右两扇小的嘛,像大门似的开合。

屋里看得清清楚楚怎么办,做个帘子挂上呀!

越想,越觉得比现在的木头窗子靠谱。

村人们都是行动派,一日之间,陶瓷窑就成了玻璃窑。连姚叔也放缓了手头瓷砖的烧制进程,赶着给自家做出几扇玻璃窗来。

玻璃的制作比瓷器还省事,乡亲们按照槿荣说的配比把材料准备好,送入炉中。一控制好玻璃液距离火焰的远近,慢慢降温,二则是把一大汪玻璃液给均匀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