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如意小厨房(58)+番外

作者: 阿司匹林有点甜 阅读记录

毕竟是第一次一见钟情的人,他对薛裳枝歉意道,“不好意思,他们喜欢开玩笑。”

薛裳枝摇头,“无事。”反正她也不在意。

刘公子为了给她捧场,特意订了十碗螺狮粉、二十串臭豆腐和油炸虫子外带回家,至于这味道在家里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坊市之间又是如何传闻刘公子中了巫术,这就是后话了。

薛裳枝的馒头一战成名,很多人特意上小昆阳观购买馒头,眼见着不但厨娘不够数,就连场地也不够大了。

薛裳枝便决定开放门路招收新学徒进门,此外说不得还要扩建。

只是扩建的时候遭到了小昆阳观大部分道士反对,毕竟他们是道观,做生意是副业,食堂本就在观门口,若是食堂的牌匾做得比道观还大,那面子往哪搁?

幸好这只是计划,薛裳枝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扩建食堂,于是改成做个流动摊点在东西二市不间断供应面点。

流动摊点的小货车就颇废一番功夫,是薛裳枝找人专门订做的。

小货车分为上下两层,全车染成特制的米黄色,显得干净妥帖,其上的幌子绣着面点二字。

下面一层放着放了炭火的火炉,上面一层是特制蒸笼,保证面食的温度,能够随时都是热气腾腾。

此外,还有古代版的扩音器,方便售卖的人吆喝。

这种扩音器没什么科学含量,其实就是用硬纸板做成,能够稍稍扩大声音。

通明子道长看完却十分感兴趣,希望薛裳枝能够帮忙做一个。

薛裳枝好奇问,“您拿这个有什么用?”

通明子道长理直气壮说,“诵经时常恨声音不够大,想来此物应该能解决问题吧。”

薛裳枝听完顿时无语,拿着一个大喇叭扩音器诵经,那样子还能看吗?

虽然认识古代道士后知道他们和仙风道骨没有半点关系,但不仙风道骨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咋舌。

薛裳枝送了一些简易版扩音器给道观,流动摊点就可以宣告正式营业了。

第一日营业,薛裳枝没要求他们吆喝出什么花样儿来,只想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例如什么“长安特产,老面馒头”等等。

如今郑娘子的徒弟房小娘在替薛裳枝管这方面的事情,看了她广告词道,“娘子,这未免也太简单了。人家可得念出一首诗来呢,咱不说要写诗,总该编个曲折有趣的童谣吧。”

薛裳枝摆手,“那是你不懂,这叫洗脑式营销,就翻来覆去两句,听的人多了自然成了品牌,我还没编个黄鹤和小姨子跑了的故事出来呢。”

房小娘听得似懂非懂,薛裳枝也不准备和她详细解释,在现代靠这种广告词火起来的例子不算少见,到时成功了房小娘自然明白。

然后从今天开始,东西二市就出现一群用拉长了的奇怪腔调吆喝着“长安特产,老面馒头”的小摊贩,其音调之奇特,让人忍不住吐槽。

来买东西的食客道,“难道是没有读书人帮忙写词?不妨事,我可以介绍一个,保管价格便宜。”

卖馒头的人是下山修行的曾静德,闻言无奈抓耳朵,“不是因为这个,这是规定。”

他其实也很有才华和欣赏水平的啊,要让他自己来写广告词,一准写得天花乱坠眼花缭乱,可是这又怎么样,反正薛裳枝只许他们用这个音调念,只准他们念这个。

食客咋舌道,“这规矩可真奇怪。”

虽然说很奇怪,但只花了不过一两日时间,街头巷尾就谁能都唱两句“长安特产,老面馒头”了,连小孩子也不例外。

后来也有人试图卖面点,然而只要唱的广告词不是这句,那一准遭到食客嫌弃,说不够正宗。

面点卖得如何薛裳枝暂时没心情关注,因为何良君居然特意来拜访了。

许久不见何良君,她整个人都抽条了不少,左右各扎一个小辫,辫子上叮叮当当挂着小铃铛,显得俏皮又可爱。

何良君让丫鬟把食盒拿出来,献宝道,“今日得到一些肉脯,拿来给你尝尝。”

薛裳枝看了一眼肉脯,发现和现代肉脯长相不大一样,其实就是腊肉,切成片蒸熟后蘸酱食用,咸香可口,口味独特。

她尝过两口后叹道,“确实是少见的美味。”

何良君摇头道,“一般般吧,我听闻有些人家里吃熊掌驼峰等,这才算山珍。”

何良君家中虽然很有威名,但其实过得很朴素。

譬如此次她生日,家里就不准用世家常吃的山八珍,一来家里人素行简朴,二来何祖母不喜如此造杀孽,何良君虽说能够理解,但只要想到届时前未婚夫姜武也会参加,到时不知编排她些什么,心里就觉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