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489)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胤禟正在犹豫要不要将夜明珠拿出来照亮,郑海生已经从衣襟里掏了串在一起的三颗鸽蛋大小的滚圆珠子,笑道:“这个洞里这样的珠子多的是,我捡了几颗回去,竟发现晚上天黑时有的竟会发光,有意思吧?”

引章忍不住“扑哧”一笑,胤禟却从他手中将那珠子拿了过来,举着打量打量,讶然道:“这,这是珍珠?”

引章也不禁大奇,凑过去瞧了瞧,疑惑道:“可是,可是我怎么瞧着——有些别扭”

胤禟将那珠子摩挲几下,亦摇了摇头,道:“是有些不像”说着仍旧递还给了郑海生。

郑海生接过一边往里走一边笑道:“其实这并不是珍珠,这一片海底珍珠不少,我常常抓了海蚌采了珍珠玩,这个,却是从海龟身上得来的。”

引章和胤禟不禁傻眼,也不知他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他脑子不正常说胡话?两人都不说话,随着他往前走着。

前行拐过了弯弯曲曲几道拐弯,湿气越来越大,寒意也越来越重,没想到这地处热带的海域,在这海洞底下竟然也会有这样寒冷的地方。

视野豁然开朗,只见眼前是一个近百平米的阔大涵洞,莹润的光泽映在幽幽晃动的水面,倒影在穹窿洞顶,光怪陆离让人情不自禁打了个冷颤。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12章 真面目

收费章节(16点)

第412章 真面目

眨了眨眼,才发现洞中比刚才一路进来时亮了许多。

“胤禟,你看,你看那水中”引章忍不住指着大叫起来。

胤禟顺着她指望过去,顿时身子一震,睁大了眼,只见那晃悠悠的浅水之下,横七竖八的堆叠着许多乌龟的遗骸,肌肉皆以腐烂或者为别的鱼类吃掉了,只剩下一个个空壳,有的有花纹,有的一色苍黑或是银灰,一个个皆是巨大,最小的也有一面八仙桌那么大,大的,长度估计将近三米。

浅水底上,时有幽光莹润,细细看去,竟是一颗颗如同郑海生手上的珠子。

“这些乌龟可真奇怪,也不知怎么的都死在了这儿。这珠子便是从龟壳中间脊梁上取下来的,有趣吧?”郑海生笑道。

引章心念一动,低声道:“难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龟塚?”

“龟塚?”胤禟愣了愣,道:“难道这些乌龟还能预知生死?知道自己死了都往这儿跑来?”

引章点点头道:“也许是吧,我也没见过”

胤禟跳了下去,拉起一块巨大的龟壳上来,就着海水清洗干净,漂亮的花纹斑点一点一点的展现在眼前,在莹润的柔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胤禟凝神细看了看,喜道:“这是玳瑁没想到,这儿竟有玳瑁”

“玳瑁是什么东西?”郑海生愣了愣,笑道:“这个不长珠子,你们等等——”他说着亦跃了下去,从那一堆龟壳中随手扯了一块拖上来,笑道:“这个有珠子,你们看”说着捡起一块许是他往常所用的石头沿着龟壳中脊线狠狠的敲了下去,“卡擦”一声脆响裂开,赫然可见颗颗大如鸽蛋的白珠子露了出来,发着莹莹的光芒。

“胤禟,我有法子了”引章突然大叫起来,满脸是笑,道:“我有法子了”

胤禟和郑海生都有些莫名,“什么法子?”胤禟问。

“当然是向过往船只求救的法子”引章嫣然一笑。

“真的真的可以向过往船只求救”郑海生呼吸都有些紧迫了,他瞪大着眼,紧张的瞪着引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离开这里是吗”

“你真的,很想离开这儿?”胤禟有些不相信似的问他。

对这个问题郑海生十分非常的不满,他不悦的瞪了胤禟一眼,没好气道:“我当然想,我没有一天不想着离开这儿 哪怕死在外面,也比在这儿活一百岁强”他想了想,觉得不妥,忙又道:“其实我爷爷和范举、家里大小仆人都是一样,都想离开这儿,只不过,只不过这二十多年来,大家已经认命了,只有我,”他苦苦一笑,叹道:“我始终不肯认命”

“郑老爷子当初怎么会来到这么个地方呢,这倒是奇了”胤禟顺口淡淡问道。

郑海生被引章的话撩拨得浑身血脉愤张、心神异常兴奋激动,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听见胤禟问,想也未想脱口答道:“实不相瞒,我爷爷说我的曾爷爷叫做郑成功,爷爷排行第五,是曾爷爷最小的儿子。曾爷爷是位大大的英雄,我们郑家原本是大明的功臣,后来因什么满清入关据守台湾,后来台湾又被满清攻占,爷爷便带了我爹娘和家中忠仆外逃,遇上风暴便到了这儿。十年前,我爹娘去世,也就只有爷爷带着我和家下人了——哎,说这些无趣的做什么,什么大明、满清,我是半点儿也闹不清楚怎么回事,爷爷先前还教我,后来眼见无望离开,也就罢了——对了,你们方才说有法子离开,是真的吗?”

引章静静的望着胤禟,胤禟脑子早已“嗡”的一下响开了。郑,他们姓郑,他早该想到才是没想到,他们居然是郑成功的后人。

胤禟不由得望了郑海生一眼,心中十分复杂,直到引章轻轻推了推他,他才一怔回神。

“我们遇难,家中亲人一定会出来寻找我们,我想,我们遇难的地方离这儿应该不远,不然,我们也到不了此处。所以,我们的亲人仆人迟早会找到这儿来,只要他们看到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他们一定会上岛探个究竟。到时候,何愁出不去呢”引章笑了笑。

“那怎么求救?”郑海生立刻又追问,完全将神色有异沉默不言的胤禟扔在了一旁完全不顾。

“就靠这些了”引章指了指水中那些乌龟壳,道:“玳瑁壳和珍珠在阳光下都会发光,我想,咱们用打碎的玳瑁壳和珍珠在海边峭壁上拼接出我们的姓氏名字,只要我们的人看到,他们一定会想法子过来的”

“不错不错”郑海生喜之不尽,笑得合不拢嘴,道:“玳瑁壳多的是,珍珠也多的是骆姐姐,就听你的,咱们今儿便做起来,如何?”

“这件事,暂且不要告诉郑老爷子和郑家其他人吧等船来了再跟他们说也不迟”胤禟冷不防说道。

“你是怕爷爷不答应吗?”郑海生想了想,道:“好吧,那么先不要告诉爷爷,其他人有的是可以说的”

胤禟点点头,笑道:“也罢,不然人手不够”

“咱们这就做起来”郑海生大喜,立刻跳入水中,选了一片巨大的玳瑁壳,将之拖了上来,几下子砸得粉碎。

他们三人,连同郑海生的未婚妻管家的女儿极其两名贴身丫环、郑海生的小厮海明、海晋,披星戴月忙了三天,终于将第一个长宽将近两丈的大字用玳瑁壳和着珍珠镶嵌在高高的峭壁之上,位置就在郑海生平日里看海的悬崖往下。为了固定碎片,他们还从岛上林间采集了野生的橡胶,熬熟了和着米浆一起调制,将玳瑁壳牢牢的粘在了壁崖上,风吹不动,雨打不脱。

几个人站在崖下仰头上望,阳光下那硕大的“骆”字灿然生辉,灼人眼目,胤禟和引章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痴痴的望着那字,但愿,凌霄他们能够看到

“海生哥哥,有了这个咱们就能够出去了是吗?”郑海生的未婚妻万锦云半眯着眼笑吟吟问道。

郑海生难得收回仰望的目光瞟了她一眼,脸上露出笑容点点头道:“是的,一定是的”他心情一好,难得的对万锦云多了几分和颜悦色,万锦云顿时容光焕发,小脸上泛起一层柔美的红晕,她低低道:“只要,只要能够和你一起出去,做什么我都愿意……”

“郭大哥,嫂子,只这一个字够吗?不如咱们在岛上石壁上多刻几个?”郑海生兴致勃勃,浑然不觉累。

胤禟想了想,向引章道:“不如,在咱们登岸那边也刻一个如何?两个也就够了,恰好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他们若是经过,料想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