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490)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如此甚好”引章点点头,向郑海生笑道:“放心,我们手下的人都很能干精明,定然不会误事。这两个地方刻了字,咱们还得轮流着每三日一巡,若是发现有脱落的得赶紧补上,可也不容易呢,字太多了反而不便”

“嫂子说的有理,便依嫂子所言”郑海生笑了笑。

自此,诸人满腔希望俱系在这两个大字上边,恨不得每天都要看上几遍,看看是否有人来过。生怕来人找不到失望离去,在崖底又刻了几行小字,将此事说明,让来人见字等候。

一天天,一夜夜过去了,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海面上依然风平浪静,碧浪滔滔,鸥鸟盘旋,连个船影子都没有。

郑海生不禁发了急,常常在山后崖顶一坐就是大半天,痴痴的远眺海岸,望眼欲穿。万锦云站在远处默默的看着他不敢打扰。

引章见了,心中好生过意不去,跟胤禟说起,胤禟也没奈何,苦笑道:“何止是他,我自己都急得要发疯了”

引章心却一凛,皱眉道:“这样可不好,我担心他思虑过甚会,会发狂的万一因此他折腾出什么毛病来,咱们俩岂不是罪魁祸首?郑老爷子那里怎么过得去?”

胤禟瞅了她一眼,道:“那么依你该如何?”

引章想了想,笑道:“不如这样,咱们骗骗他,就说,就说且别着急,咱们家离这儿远,便是来人也得一两年的功夫呢”

胤禟听了这话自己心内先是一沉,一想引章说这话时心里又何尝好受?便点点头,涩然道:“依你”

引章果然默默,心浮气躁一扭身子狠狠往地上跺了一脚,道:“也不知凌霄,凌霄——”

“耐心些”胤禟轻轻掩住她的唇,双眸灼灼凝视着她。

郑海生听了她的话,心底的失望毫不掩饰透过眼眸展露出来,呆了半响也没说话。

“海生哥哥,骆姐姐说的也不无道理,”万锦云柔声轻轻道:“咱们这儿乃海上偏僻之所,长年难得一见船只踪影,骆姐姐手下的人要找来岂是那么容易的?一两年而已,这么久咱们都等来了,又何必在乎这一两年呢”

“只怕你倒是希望永远也等不来吧”郑海生瞅着她冷冷开言,一起身往别处去了。

万锦云嘴动了动,痴痴的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两道泪水划脸而过。

引章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柔声道:“锦云,别这样。”

万锦云忙抬手拭泪,抬头勉强笑道:“我是不是很丢脸?可是,可是我真的好怕,好怕外边,为什么,为什么他一定要出去呢”

引章不禁黯然,万锦云自幼长在这儿,却跟郑海生的心境完全不一样,她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避风港和安全湾,下意识的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和依恋。可是为了郑海生,她却义无反顾的帮着他做那为着离去的一切准备,引章无法想象,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潜入海底去寻找珍珠、爬上峭壁镶嵌玳瑁。

“你放心,出去了,他会保护你的”引章握着她的手紧紧一捏。

“真的?”万锦云抬起头,眸中犹自泛着水雾。

“当然了,你是他的未婚妻啊他性子虽然有些冲动,不过并不是无情之人,也不是有意要伤害你的。”引章道。

“不不”万锦云慌忙摇头,道:“他,他不是无情之人,他对我很好,我都知道的他心里的苦,我也知道,可恨我却什么也无法为他做,我——”

引章抿着唇微微轻笑点了点头,心头沉沉。乍一抬眼,却发现不知何时郑海生又回来了,正站在不远处神情复杂的望着他们,显然他是听见了他们的谈话。

郑海生的目光与引章一碰,不好意思再站在一旁不言不语,便迈步走了过来,万锦云此时也发现他了,想起方才的话和眼泪,不禁脸上一红,微微别过头去。

“骆姐姐,这些日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带着你们在岛上各处逛逛,如何?”郑海生瞟了万锦云一眼,引章还以为他会跟万锦云说几句软话哄一哄她呢,谁知这愣小子压根不理万锦云,却向自己来了这么一句。

这别扭小子

“好啊,那生受你们了”听见他语气已然平静下来料是想通了,引章粲然一笑。郑海生听了这话不觉向万锦云望去,恰碰上万锦云望过来的目光,四目相接,一触即分,两人都有些讪讪。万锦云顿时容光焕发,小脸一副喜盈盈的模样,身子一扭,竟换她转身跑了开去。

“还不快去追在这发什么楞呢”胤禟过来笑着推了郑海生一把,见他发愣,胤禟摇头笑道:“万姑娘怎么会看上你这愣头青,若是在外边,不知多少英俊少年排着队任她挑选呢”

郑海生这才嘿嘿一笑,转身去了。

“你跟人家瞎说什么呢”引章不由得蹙了蹙眉,他的话很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胤禟混不在意,笑嘻嘻道:“爷说的都是实话这小子这会子不学,出去了迟早吃亏追女人都不会,是个男人吗?”

引章似笑非笑嗔着他,撇撇嘴转身。

“你去哪”胤禟笑着拉住她。

引章头也不回,道:“累了,回去。”

胤禟一笑,便凑近她耳畔不知说了什么,引章咯咯一笑,回身捶了他一下……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413章 等待

收费章节(16点)

第413章 等待

自这日起,郑海生再也没有狂躁不安过,原本已有些起疑的范举见如此也恢复了往常神色。

几个人分成两人一组,仍是轮流按时到那两处刻了字的峭壁下检查是否有来人的迹象,只是毫无意外的,次次皆是无果。

一晃,又过去了两个多月。

两个月来,郑海生和万锦云带着引章、胤禟,将整个岛上都穿了个遍。岛上有山林、有深谷、还有十分平坦的平原,植被茂盛,物产丰富,更妙的是有数条河流纵横交叉,形成了十分方便的水网,无论何处皆可引水。

引章见了不由大叹,这个地方倘若开发起来,作为农场,简直再合适不过而郑家目前所占,不过一个山谷中一小片地方,不到整个岛面积的千分之一

胤禟一见她那样便知她动了何样心思,俯身过来轻声笑道:“等咱们回去了,咱们带人过来,将这整个岛都划作你的农场如何?”

引章一听正合心意,笑道:“我正是这么想的呢一回去便带了人来。”这些日子以来,她脑子里对这岛上已有了全景之图貌,何处栽林,何处开垦,何处引水修渠,近水浅湾还可以养鱼养珍珠海贝她都已经暗暗盘算好了,只等着获救的那一日,然后便可重头再来。

只是,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康熙四十八年已经过去,进入了康熙四十九年,他们仍旧一日复一日的去查看那硕大的“骆”字峭壁,峭壁之下,仍是杳无声息。

热带无寒暑,一年四季的气温皆是如此波澜无边,便是岛上的林木瓜果也是成熟了又开花,开花了又结果,循环往复,不见懈怠。

大年三十那日,大家倒是一副欢喜,忙忙碌碌的祭祖、拜神,准备了丰盛的佳肴,上下二十六人男男女女忙做一团,都感慨着说:“又过年了”

当然,有这感慨的都是二十多年前跟着郑老爷子一道来此的老家人,两世为人,两边相比,只有他们才真正领悟到这种落寞和无奈。像郑海生、万锦云等自打出娘胎便在岛上生活的人,对于何为“过年”半点儿概念都没有,看到有的人暗自抹泪,神情凄然,他们俱是一脸不解加迷茫。

引章和胤禟的心里也有点空落落的堵得慌。往昔此日,在京城中,那份热闹与喜庆岂是别处可比?如今两人孤零零在此,除了相拥相慰,还能做什么?

因了然这一家人是郑成功的后人,料想他们须得祭祖,胤禟和引章便有意避开了去。出了宅子缓缓而行,不知不觉两人登上了郑海生常常呆着的后山山崖,怔怔的远眺茫茫大海,阳光依旧灿烂,海水依旧温柔,可就是这温柔的海,将他们和往昔所熟悉的一切生生的隔在了两头,或许,永生永世不得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