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75)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你家小姐?”不仅连桂卿,两个青衣小鬟也诧异了。连桂卿大受男人欢迎抬捧她们都知道,但闺阁中的小姐,竟然为她一个戏子如此费心,就不能不令她好奇了。

“是,是我家小姐。”

连桂卿唇动了动,终又问道:“你家小姐听过我的戏?”

鱼儿摇了摇头,道:“应该没有听过。”

“我想也是。”闺阁中的小姐,又几个会去听她的风月戏的?连桂卿的语气中看不出任何情绪,闪亮如琉璃的眼眸淡淡一瞟鱼儿,清秀的柳眉微微一挑,道:“那,我就不懂了”她本想笑说“请你家小姐一见”转念一想这话未免轻挑无礼,便又不言。

谁知鱼儿却笑道:“小姐的心思奴婢也不懂,不过,连小姐要是有空,小姐倒想见见连小姐呢”

“是么好极,只是,何时拜访合适?”连桂卿不由放下茶碗,一脸疑惑和讶然。

“我家小姐就在酒楼,奴婢这就请小姐过来,连小姐可介意?”鱼儿眼中一亮,笑了笑。

“好极我恭候大驾”连桂卿下意识端正坐姿,整了整衣衫笑道。她还真有些好奇,这位小姐什么来路

“太好了,奴婢这就去”鱼儿转身奔了出去,松了口气,径直去找引章。

引章没预计有这么一出,吓了一大跳,忙问鱼儿怎么回事?鱼儿哪里肯说因为连桂卿想留下她不得已找引章帮着挡一挡,扭捏一阵,只说是连桂卿想要好好感谢感谢她的***茶。引章将信将疑,也只好去了。

进来的“闺阁小姐”居然是一位九岁的小姑娘,连桂卿眨眨眼,愣住了,同时也有微微的失望。她原本满心期待,以为自己有这般异数,能够结识一位大家闺阁密友,传出一段佳话,谁知不然,倒更像是笑话

“呵呵,小姑娘,这***茶是你的主意?看不出来嘛,你小小年纪,还懂这个。”连桂卿笑了笑,笑容有些懒散和应付。

引章眨眨眼,点点头,道:“是啊,我知道连姐姐——我可以叫你连姐姐吗?”见连桂卿一愣点头,便接着道:“我知道连姐姐是四川成都人,以为姐姐会喜欢,所以就叫鱼儿做了一点。”

“为什么对,对——姐姐这么好啊?”那一声“姐姐”把连桂卿的心也叫得软了一软,柔了一柔。

引章很快的道:“姐姐是客,待客之道就是如此啊而且姐姐这么漂亮,我很喜欢姐姐呢”

连桂卿掩口咯咯直笑,笑道:“小姑娘,你,你可真有趣,你爹娘呢?”她很诧异,竟然有这样的父母,这么放心把自家孩子放出来见她这样卑微的戏子。

“我爹已经不在了,我娘在家里,我就是这里的老板啊”引章小声道。

连桂卿不笑了,眼底有些黯然,瞥了引章一眼,微笑道:“你真懂事”她的脑海中情不自禁现出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过,眼前这小女孩却并不是穷人。

“连姐姐,我们的厨师已经做好菜了,连姐姐请吧”闲话一阵,引章找了个空道。

连桂卿不觉怔神,笑道:“好吧,姐姐倒真有些饿了”说着又玩笑道:“让姐姐好好瞧瞧你的待客之道”引章说话纯熟简练,她甚至已经有些怀疑,引章是不是慕鸿楼的人怕她驳面子故意支出来的怪招?她连桂卿向来由着自己本心,就是怪招她也不会领情该摆脸色还是会摆脸色。不过,不自觉瞟了引章一眼,她情不自禁又有些犹豫,要不要给她一点面子呢?如果她真是别人的棋子而未能尽到棋子的责任,事后会不会挨训挨打骂?想到自己当年那般煎熬的经历,她的心竟有些乱了……

来到雅间坐下,连桂卿还在胡思乱想,在李掌柜殷勤照顾之下,一道道色彩鲜艳的菜肴已经上桌了。

一股浓重的麻辣香味冲入鼻端,大大刺激着她的神经,令她乍然回过神来,看清眼前的菜肴,不觉愣了,连李掌柜如何告辞出去都没注意。

“姐姐请吧”引章笑了笑,道:“这是我们大厨特意为姐姐做的呢”

连桂卿一一看去,一大桌菜肴中间竟有水煮鱼片、麻婆豆腐、蒜香回锅肉、鱼香肉丝、麻辣牛蛙、毛血旺等油重色浓的川菜而且居然,还有一碟子酸辣诱人的四川泡菜她又惊又喜浑出意外,心里一股热流淌过,一时脑中竟有些眩晕迷糊不知所措,恍若梦境般怔怔坐下,喃喃道:“这,这,这是我家乡的菜式,怎么你们,你们的厨师是川人吗?”在温香软水的江南,她不敢相信竟然会见到阔别十数年的家乡菜。

“川菜也不一定非要川人才会做啊”引章笑笑,仰起脸道:“连姐姐,你快趁热吃吧,这些菜一离锅就上桌,新鲜得很,要是再等等可就走了味了只是连姐姐,你还要登台,吃太辣的会影响肠胃,别的也要吃一点才好,等你离开杭州之前,我保证让我们大厨再给你做一次地地道道的川菜,好不好?”

连桂卿乐了,笑靥如花,伸手在引章脸上拧了一把,笑道:“好好好,引章,你可真懂事”

于是,在各大酒楼等着看戏的愉悦与期盼中,万没料到希望最后落了空。谁也没料到,连桂卿是笑吟吟的离开慕鸿楼的,看样子相当满意。李掌柜笑得合不拢嘴,和吴管家等客客气气将连桂卿送上马车。

这件事像一阵风一夜之间刮遍了杭州角角落落,也将慕鸿楼的名气刮上了天。第二天,造访慕鸿楼的人数明显暴增,以至于厨师明显不够用,因为自打头天起,桐生便专门料理连桂卿的膳食,哪里分得开身顾理别人?好在,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埋怨慕鸿楼怠慢客人,大家都觉得自己多等一会、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那是为连桂卿做了贡献为连大美人付出,谁会不乐意?

皆大欢喜。搞定了连桂卿的事,余下的由李掌柜、桐生等处理,她便带着鱼儿和大脚回马陵湾去了。

时已七月中旬,正是庄稼生长最盛的时期。一眼望去,绿油油的庄稼如波似浪,各种深浅高低层次的绿色此起彼伏,交错杂织一如锦缎,在风的吹拂下仿佛海涛层层涌向岸边的涌向远方。明亮的阳光,高远的蓝天,触目绿意盎然,时不时可见飞掠而过的云雀黄莺和蹁跹嬉戏的蝴蝶,令人的心情也跟着大好。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79章 远游

第79章 远游

明亮的阳光,高远的蓝天,触目绿意盎然,时不时可见飞掠而过的云雀黄莺和蹁跹嬉戏的蝴蝶,令人的心情也跟着大好。

“还是家里好”马车轻快的朝着宅院奔去,望着绿树掩映中粉白的墙、苍灰的屋顶,引章笑意盈盈。

回到家,自有一番热闹光景。宅院周围的果树不少都结了果,葡萄架下挂着串串碧莹莹的葡萄,石榴、柿子、枣缀满枝头已是成熟在望了。嫁接的三十来棵柑橘抽出了许多枝条,在丁凡等精心护理施肥下,枝条长得又多又壮,打过蜡似的苍翠油亮叶子密密麻麻,以至于引章不得不早早盘算,明年开春要让王家花匠多多的运一些老虎柑过来继续嫁接,明年,矮山就可变为桔山了

此时的竹山,更是满山苍翠,本年的竹笋早已脱去厚厚的棕灰外壳,开枝散叶,除了颜色更青翠更嫩,与老竹已经没什么两样了。山上高高的杂草都被张、林他们割了铺垫牛栏驴圈,并无杂乱。圈养在竹山的鸡也长了一两斤左右了,圈着的地方似乎不太够,引章转了转,便让结巴继续砍竹子编篱笆,叫张林两家男人削木桩,准备扩大地盘。鱼塘里的鱼也长大了很多,在塘边静静站着,时不时便可见一群群有着苍灰脊背的鱼群缓缓游过,看起来似乎有半尺来长了。好在饵料充足,青饲料也富裕,引章便叫小喜张海四个人以后可以多喂一些,鱼塘里每两天一次,现磨现放30斤黄豆的豆浆,放时沿着鱼塘边均匀倒进去增加营养。想到这是夏天,容易滋生病菌,引章又细细交代了张海,每个月定期一次,按每亩10斤的比例用生石灰消一次毒;至于那些鸡,每天也多喂,但要注意每晚及时清理吃剩的鸡食,统统扫出去埋了。夏天酷暑容易变质,第二天鸡吃了这些变质的食物,容易引发病患。小喜听罢又忍不住吐吐舌头,笑道:“那多浪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