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种田记(76)

作者: 依依兰兮 阅读记录

引章听了忙道:“这可不是浪费这么多鸡万一引发病疫,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喜点点头:“奴婢知道小姐的话不错的,奴婢会听小姐的”

“这就好”引章放了心,却不知该高兴还是该郁闷:这一个个的,又拿她当神了

新建的三座院子也打好了地基,工人们正在忙忙碌碌的砌墙,一堆堆的青砖、沙石堆在一旁,水桶、扁担、筐、铲等各种工具也堆得到处都是,一派喧嚣热火。要在以往,这些事难免都要她指挥调度安排,如今有丁凡,她反而落得清闲了远远望着丁凡指手划脚的嘱咐安排,想到没几个月丁凡四人便要离开,引章又有些惘然不舍,轻轻叹了口气,引章不由得就感慨:上哪再找个这么得用的人啊

闲来无事,每天在葡萄架下或果林里乘凉看书消闲,风轻轻吹着,树叶子在阳光下随风翻动闪闪发亮,望着那累累未熟的水果,引章情不自禁的怀念起瓜果飘香的南方来。这时候的南方,正是好时节吧?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木瓜、菠萝蜜、杨桃……

越是想,越是馋,越是蠢蠢欲动。到南方走一遭的念头越来越按捺不下,引章禁不住心底强烈念头的yin*,跟鱼儿私下密谋了两天,终于跟安寄翠摊牌。当然,应付安寄翠,她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为了生意需要生意上的事,安寄翠也不耐烦听她细说。而且,经过这一年多,安寄翠也习惯了她现在的脾性。除了交代路上小心之外,一定要她带着鱼儿在身边。引章自然遵从,收拾收拾,择了宜于出行的好日子,带着鱼儿、大脚,招招摇摇又出发了。

照例是在杭州转道。

本来引章是想去广东,后来一想,浙江与广东之间还隔着一个福建,穿越福建不是不敢,而是路途太远,时间太长,实在不划算。何况,广东有的,闽南也照样有,于是便决定就近造访福建。其实说近也不近,因为引章选择的目的地是漳州。漳州,靠近广东已经很近很近了。

这些事大脚不会多嘴,鱼儿是小姐说什么好就是什么好,独独只怕吴管家阻拦。于是,在杭州辞行时,引章只说去福建转转。吴管家手头上一大堆事忙着,也没注意细问,依他看,福建就在浙江旁边,就近转转也没啥,不料引章这一转就转到了两千里之外

过了吴管家这关,雇了一辆宽大结实的马车,大脚充当车夫,三人慢慢悠悠的上了路。这一趟身无公事,引章也不着急,为贪看路上风景,特意放慢了行程,掀起车帘看个够,有时候还出了车厢坐到大脚旁边。

福建地势与广东相似,南边是平原,北边是高山,引章选择的道路正是由北往南,经过武夷山脉地区,途径南平、三明、永安、章平,最后到达漳州。

要说古代的生态环境就是好,一路上风景如画,青山巍峨,插天拔地,藤萝密林之间,鸟鸣啾啾,山泉清澈,时有白练似的小瀑布从崖上泻下,给浓翠的山峦平添一道亮丽生动的花边。引章来到古代,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和遗憾,唯独现在,她是多么多么想要一个数码相机

经过武夷山区时,引章本来很想很想爬上武夷山来个“到此一游”,顺便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名茶“大红袍”。据说,这大红袍生长在武夷绝高处游岩峰之上,危岩四壁,高不可攀,当地采茶人为采这珍贵之茶便专门训练猴子,到采茶季节让猴子来个飞檐走壁,上岩采茶。故而此茶产量极少,一年只有寥寥几斤,极其珍贵。

不料,山路陡峭,羊肠道曲,别说马车走不了,就是那两匹可怜的马也差点磨跛了蹄。加上一入山四处山高林密,幽静沁人,时不时听到怪鸟叫嚣,青山幽幽,四壁回音,把个水乡女子鱼儿吓得坐立不安,最后不得不打消此念头。转而往官道上来,一路南下。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80章 漳州

第80章 漳州

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树木格外高大,与江南大不一样。干粗叶密,一棵棵巨木交臂连接,仿佛巨人,呈现异样的勃勃生机,遮得一路阴凉。鱼儿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树,一路上惊奇不已,东张西望,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芒,比引章还要兴奋。

途径林间,时不时遇见各种成熟的野果子,马**、山葡萄、棒槌子、七月瓜、山捻等等,引章必然叫停,三人摘食许多,引为美味。或者忽见某处湖水特别清幽,某处山坳开满山花,某处远眺特别宜人,引章也总要停下来好好欣赏一阵,这一来,赶路就更慢了。三人花了近一个月,才来到漳州。

漳州平原乃是福建十分富庶之地,此地瓜果最多,柚子、柑橘、橄榄、杨梅、龙眼、荔枝、菠萝、杨桃、枇杷、芒果、甘蔗数也数不过来,尤其著名的是香蕉园。放眼四望,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香蕉林宛若汪洋大海,围拢着当地特色的民居——土楼这充满热带风情的胜景别说鱼儿,就是多少见过世面、眼界开阔的引章亦深深着迷贪恋不已而素来不变不惊的大脚,眼中也情不自禁露出讶然神色。

引章本打算带着两人直接拜访当地农户,蹭吃蹭喝,无奈语言不通,连比带划亦不能交流,只得先到漳州城里。安置下来,特意雇了个伙计兼导游,开始了漳州十日游。

雇的伙计叫阿福,十分能干,也十分能言善语,带着引章三人逛遍了周围,尝尽了美食水果,不独鱼儿是“闻所未闻,见过未见,食所未食”就是引章也好好过了把瘾。别的还罢了,让引章惊喜无限的是尝到了极其名贵的一种叫做“绿荷包”的荔枝。这种荔枝又叫“皇帝荔枝”,不易护理,产量极少,整个闽南地区只有五山乡出产,每年产量不过五十来担。绿荷包顾名思义,果皮湛青泛绿,果实玲珑晶莹剔透,皮薄核小,肉嫩汁多,清甜可口,气味芬芳仿佛桂花却更清淡清远,堪称荔中极品。更难得的是,此种荔枝保鲜时间特别长,常温下保存得法,可保一月仍鲜美如初,较一般品种大大不同引章听了甚为心动,不由自主便想假如这种荔枝想个法子提高成活率,扩大种植规模,岂不是能够直接运往江南销售?可惜,一摸衣襟,不禁又泄了气,这桩事情要办下来,没有万八千银子只怕难,如今她哪里来这么多钱?眼前可以细问了解,付诸行动只好将来再打算了

吃了水果,参观了当地土楼,又去了百花村参观花田。漳州水仙驰名中外,这时亦已颇具规模,一望无际的良田中,一垄垄皆是碧绿如蒜的水仙——初见时,鱼儿还真把它们当蒜了虽然此时无花,亦可见其逸然清奇之姿,想象着一盏盏“玉玲珑”和“金盏银台”绽放的姿容定然不俗。引章欢喜无限,也顾不上到没到时节的说法,磨着花农买了十个拳头大小的茎鳞,埋在湿软的沙土中,准备带回家。

后又去了***田。同样一望无际的花田中,满满皆是半人高的***,此时两季花期皆已过,花农们正在紧张的松土、施肥、修剪,以期来年花事繁盛。闽南出产的***,也是为了熏茶所用。说起来,以花薰茶,福建还是首创,后来随着闽商才传诸各地。购买了几盒当地的花茶,品尝了几杯花香茶香交融四溢、清香沁人肺腑的茗茶,引章和鱼儿感慨不已,比起她和鱼儿临时捣腾糊弄连桂卿的花茶,简直就是天渊之别。引章甚至还有些不大好意思起来,虽然连桂卿当时并无不悦,她却有种丢人丢到家了的感觉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引章心满意足,买了许多当地闽南特产,茶叶、小件漆器花瓶、泉州木偶、闽南剪纸、功夫茶茶具、德化细白瓷、荔枝干龙眼干等各色干果,装了半个车厢,慢慢往回程赶。

回程引章突发奇想,改道而行,一路上,三人还是不紧不慢,随着心情赶路,有时马不停蹄,有时走半天歇半天,有时清晨趁早,有时又中午启程。要说,在平原地区策马狂奔最是过瘾,及进山区,道路曲折幽静,行速又慢了下来。某天,由于山中行路,看不出天色早晚,三人竟错过了打烊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