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执(58)+番外

作者: 堆肥大佬 阅读记录

“无尘顶倒没有规定弟子不能成家,只是这样下去不好看。”金霓生接着道,“人是你带回来的,你看着办,别传我爹耳朵里去了。”

李若庭抱起拳,浅笑道:“少主请放心。”

黄林儿并不是堂堂正正通过弟子筛选进的无尘顶,真要追究起来,无尘顶怕是容不下黄林儿。

离开剑修院,他想提醒黄林儿几句也不能去圣灵堂找人,被人看见他找黄林儿又添是非,于是回了自己小院里嘱咐朱仔,见到黄林儿让她挑个日子,到苍霞镇高台处会面细谈。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与一心大师的约定,眼看已经正月十二,再过两日就是上元节,此时年味淡了,又不打搅一心大师过了上元节出去游历,李若庭找门主告了假往碧洛山出发。

碧洛山不似无尘顶山高路险,幽静的山间一条弯曲的碎石小道,两旁高大的古树叶子窸窣作响。

身后响起一阵轻快地脚步声,一名僧人挑着一担水快步走来,李若庭见了侧身让道,这僧人却停下脚步问:“施主可是去真如寺?”

“正是。”李若庭合掌问道,“请问长老真如寺还有多远?”

僧人拿起挂在木桶边的葫芦碗,舀起木桶中的水递给李若庭:“还须行一刻钟才到,真如寺在山顶,沿着此道一直走,多谢施主让道之恩。”

走了半日的李若庭正渴得口唇干裂,冰凉的泉水喝下去精神头振奋不少,“多谢长老!多谢!”李若庭说着归还了葫芦碗,僧人也不多言,合掌行了礼继续挑起水往山上走。

有了精神步子也轻快了,小道旁从郁郁葱葱的树木变成了一座座石像。

石像年代久远,布满了风霜痕迹,但还是能分辨出这些石像的样子,慈眉善目的菩萨弥勒和持剑的天王栩栩如生。

他一路欣赏下来,不多时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庙映入眼帘,寺前一拱石桥,桥上正站着一位僧人。

李若庭眼前一亮,前面身形背影不正是一心大师,快步跑过去行礼道:“一心大师!”

石桥底下,一池鲤鱼正激烈抢食鱼食,水里啪啦哗哗响得厉害。

“李施主。”一心大师面带笑意朝李若庭合掌。

一个年轻僧人走上石桥向一心大师行礼:“方丈,弟子们已经用好饭了。”

“好,各自做功课吧。”一心对弟子说完看向李若庭:“请李施主移步与老衲同去殿内喝茶。”

李若庭跟着一心大师走进真如寺,一路保持着双手合十,真如寺大殿内像真如寺外貌一样朴实,入眼尽是无漆的木头房梁桌案,香炉也是规规矩矩毫无花样,殿正中几个弟子正在蒲团上低声诵经,寻常寺庙里该有的浓厚香火味也闻不到,只有一股似有似无的,闻了让人沉心静气的檀香。

穿过大殿,二人走入一间书室。

这么大的书室李若庭还是第一次见,书室四面都是高至房梁的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书,旁边木桌上也堆着高高的书。

书室中间摆了两个陈旧的蒲团和一张矮案。

“施主还未用饭?”一心方丈请李若庭入座后问他。

“啊?我不饿,而且来的路上喝了寺里一位长老施的泉水,我肚里还撑呢!”李若庭十分感激地说:“大师的弟子们真是宅心仁厚。”

一心方丈颔首道:“李施主过誉了,真如寺弟子未必是见人必施。”

小僧端来两碗热茶,李若庭轻饮一口,舌根顿时苦涩至极,心道不亏是佛修,尝世间千百苦难的,茶都喝这么苦涩的茶。

一心方丈见他鼻子眼睛皱成一团的窘样,猜想他上山的疲乏已经解了,便讲起了李若庭有求于他的事。

他这些日子查阅了不少相关医书,还走访几家医馆,得知失智之症还有几种来由。

一是家族病症,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般族亲中必有同样病症之人,有的从小便发病,有的要到一个特定时期才发病。发病后无法恢复神智,只是在行为思考方面不如常人,若有人悉心照顾病者身体并不会虚弱,能如常人寿命相同。

短暂的发病后会恢复神智并且身体渐渐虚弱与此病症不相符。

二是郁结于心,遇到痛苦之事无法言出无人能解,久而久之憋出了疯病。这种失智之症总是在病者身心受到创伤后几年发生,发病前的日子或是郁郁寡欢,或是变了性情。如未高中得书生,被抛弃得女子,或是被无端欺压过的百姓,都是此般来由致病。

李若庭听完摇头,“我与他六年同吃同住,不曾见他有过任何怨憎。”他细细回想道:“他是一个……没有特别喜好的人,没有特别爱吃的,没有特别爱穿的,也没有特别爱做得事,修练功法也只是他的习惯,他自愿远离尘世,应是心中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