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重锦官城(497)

“彭元秋不愿构陷忠良,于是在几天后,他收到了一只断掌,那是他父亲的手掌。彭元秋疯了。他自诩是清流派,尽忠职守,但当真正面临抉择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个平凡人……”

江子义喉咙哽着,声音沙哑:“所以,他还是写了。”

杨隐点了头:“后来他听说李家倒了,只剩李老夫人带着幼子弱孙回到太原老家,愧疚不已。于是他留了一封请罪书,并将当时模仿李老将军笔迹写下的信重新写了一遍,他本想着有朝一日能出去,便将此事公诸于众,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弥留之际,他将这证据留下,被当时和他同在牢中的人收起来,藏在瓦罐中。那时孙骁病重,对他们看管的没那么严。他便有机会在牢房中挖了一个地洞,将瓦罐藏进去。孙骁死后,孙授扶灵回江宁府,那人也被带去了江宁府。”

江子义抓住关键:“瓦罐还在原来的地方?”

杨隐道:“对,当时孙骁任涪陵知县,关押彭元秋的牢房紧挨着涪陵县衙大牢。只是时隔二十多年,那东西是否还在却不得而知了。”

江子义摩挲着手指,想了想说:“依我看来,彭元秋留下的证据实在重大,若有人发现必定会引发轰动。可我从未听说过此事,那极有可能那些东西并未被发现。除非,的确有人发现过,但那人恰好是刘曹一派的人,他发现了证据便将其就地销毁,所以这件事也没有传出来。”

杨隐缓缓摇头:“这些事我丝毫不知情,我只是听我前面的人告诉我,他让我务必将此事传下去。其实起初我刚被关进来的时候并不理解他们的坚持,到后来才慢慢明白,这件事能否真相大白其实并不是他们所想,于他们而言,这是一道光,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有了这个传承,就好像有了使命。”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虽然没有经历过当年的乱世,但对李家保家卫国的忠心却是从心里敬佩的。若换做平日,我们知道了真相顶多会扼腕叹息,为忠骨不平罢了。但当我们同样背负冤屈,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时,正义感就会被无限放大。因为我们和李家有着共同的敌人,就是孙家父子。”

杨隐有些累了,午后牢房中有些闷热,江子义又喂了他一些水,他才感觉好一些。

“杨前辈,你先睡会儿吧。”

杨隐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江子义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几年了,李家含冤二十几年,孙家父子这肮脏的勾当也干了二十几年。那些“死于意外”的天之骄子,也许并不是真的死去,而是被关在这方狭窄的天地里,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书画替小人做嫁衣。

他终于明白陆舟为何那样恨人贩子了,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强行的剥夺了别人的一生。孙家父子如此行径,比人贩子更可恶。

嶙峋手掌紧握成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江子义走到桌前,提笔沾墨,毫不犹豫的落笔作画。

这是当年他游历到肃州时,在洞窟之中看到的壁画。壁画色彩艳丽,当时便让他叹为观止。壁画上的内容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那个古国的历史都被画在石壁上,从辉煌到没落……

他仿着壁画的形式,将李家父子边关受污,以及彭元秋被暗算之事画在纸上。参照《日晷书》中的排列顺序,他将人物顺序打乱,又在画中留了勾子。孙授这人沽名钓誉之辈,他完全不懂字画,所以江子义并不担心他能看出画中玄机。他的目的是让陆舟看到这幅画。就算自己没有机会出去,他也要让世人知道李家所受的冤屈。

铁骨忠魂,不该埋没于阴谋算计。文人傲骨,亦不该被小人肆意剥夺。

第252章

十月里,北地秋风呼啸,枯黄的树叶随风飘零。

李云璟鞭子一扬,骏马扬起前蹄嘶鸣一声,而后撂下蹄子哒哒哒的往前跑。待到演武场中心位置,李云璟微微眯起眼睛,伸手向后取出背上箭篓里的箭,弓弦紧绷,箭在弦上,只听“嗡”的一声,箭簇飞驰而去,正中靶心。

“好!阿璟好样的!”

围观的军士欢呼喝彩,李云璟举着弓一脸得意。

远处,杨竟捋着胡子笑哈哈道:“不愧是李老棒槌的嫡孙儿,果然有当年老棒槌的风范。”

杨文鼎一言难尽的看着父亲,吞吞吐吐道:“爹,您都卸甲归田了,人也送来了,您也该回家了,娘还在家等着你呢。您老总在军营里头算怎么回事儿,回头又给那些文官揪住小鞭子,参死你。”

杨竟唬着脸道:“老子一辈子都在军营里头,老子在前线杀敌的时候那帮软骨头还在想□□里头那点儿事儿……”

上一篇:暮云归 下一篇:我当军爷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