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种田记(232)

作者: 慕水之鱼 阅读记录

老刘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在末世挣扎活了几年,去年走了,身后事还是另外两家帮忙做的。这世道也没什么祭祀条件,也就是在自家田里挖个坑,把人埋了,立个碑,就算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商量什么事儿啊?”

老刘从家里拿出两个塑料方凳,示意他们坐下说。

“就是商量一下撤离的事儿。”

撤离时肯定是村里所有人家一起撤离,但是等上路以后行动速度肯定有快有慢。他们就商量着三家人一起走,行动一致,这样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肯定要一起啊,路上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天,万一遇见什么突发情况,三家人在一起也能帮衬。”老刘说。

“行,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等走那天,你们都到我家集合,我们一起走,等大部队汇合,我们三家也靠在一起走,别走散了。”袁大伟说。

“没问题。”

其他两人纷纷答应。

事情商量完了,张老三和袁大伟两人才参观起老刘改装过的车子。

“你这三轮车改的可以啊,装上东西以后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保密性也好,你这铁皮是从房顶上拆下来的?”张老三围着三轮车转了一圈,拍了拍车身说。

“不是,以前我在鱼塘边不是有个铁皮房子嘛,就拿那个改的。”

“我想起来了,是有个铁皮小屋,不错不错,改的正合适。”

袁大伟坐在凳子上,抬起一直脚翘在膝盖上,下颚朝小推车方向指了指,“你是真富裕,外面多一个车轱辘都找不到,你竟然两辆车。”

老刘听了不以为意:“在农村谁家还没有两个轱辘。”

老刘这话说的没错,因为交通不便,村里人家基本都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者电动三轮车,要是什么都没有怎么去镇上买东西?

所以说城里人缺轮子老刘相信,要说村里人缺,他是不相信的。

“好几个人家的车轮都不能用了,现在都在后面老木匠家定做木头轮子,老木匠这两天忙得很,没日没夜的做,恨不得一家几口都上阵。”袁大伟说。

老刘听了感叹:“什么时候都饿不死手艺人,对了,你们两家的车弄好了吗?”

袁大伟说:“我家的弄好了,老三家还没好,他的轱辘还在老木匠那儿排队做着呢。”

老刘疑惑地问张老三:“不是说你老头子以前有辆架子车的呢,没找到?”

张老三叹了口气:“找到了,木头烂了一半,车轱辘也坏了,我就到老木匠那儿定了两个木头轱辘,反正我们第二批才撤,还有段时间。”

“也没多长时间了,你得催催老木匠,你家里东西也要先收拾好,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袁大伟叮嘱。

“我知道,我也想快,但老木匠速度在那儿,急也急不得。”

老刘看了看自己准备改装的灰斗小推车,说:“要不,你把这小推车拿回去改改吧,改个架子车应该问题不大,要是没材料从我家卸扇门下来,反正以后也用不上了。”

张老三迟疑了一会儿,“不是我不想要啊,都这时候客气显得矫情,就是我要拿走了,嫂子能同意吗?”

这时候一直在房里的老刘老婆走了出来:“没事儿,老三你拿回去吧,都这时候了我还能计较这些?以后到了外地还得一起抱团生存下去,就都是一家人。”

“行,嫂子以后有事你尽管说,我们三家以后就是一家人。”张老三语气斩钉截铁。

老刘转身冲自家老婆竖了个大拇指。

在第一批转移人员做准备的时候,唐雪也在不断忙碌,她和江誉已经以基地为家。

转移行动还未开始,但路上需要的口粮却要先行出发。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基地每天的产出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食品加工厂,加工成能够长期保存且方便携带的干粮,这些干粮就是转移路上的口粮。

为了保障每天的产出,她必须不间断的在各个种植房巡视,找出各种问题并解决掉,不能让任何作物出问题。基地还剩下一半,产能也跟着减半,她只能竭尽所能提高产量去弥补。

尽管她二十四小时在基地,但她发现,问题并不会因为她及时发现而减少,反而有增多迹象。

最终经过观察她发现出问题不是作物,而是人。

随着撤离计划开始,基地内一半员工撤离,留下的员工里部分人的心思就已经不再种植上了。这些人并不是被安排在最后一批和她一起撤离的人,反而是在第二批第三批撤离的人里。

因为最后一批走的都是主动要求留下来殿后的,是为了让家人拥有提前撤离机会,所以他们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