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祸(28)

宅里开始掌灯,下人手握挑杆往檐下挂上灯笼,在昏暗中发出盈盈亮光。

正房外,玉意停下,帮蔚茵理了理鬓发上唯一的饰物发带。

这样一张脸无需过多修饰,如此简单便已让人移不开眼。谁能知道当日那副残躯修补好,竟是这样的绝色?

“进去吧。”玉意声音软和了些。

蔚茵走去门外,里头没有点灯,亦是安静得不出一丝声响,只有门扇错开一些。

轻轻一推,那门发出一声吱呀。

抬步走进去,正间一片黑暗,感觉比外头还要阴冷。

蔚茵攥着手心,生出几分紧张。傅元承已有近十日没来,那时她的脸还未全好。他救了她,可有时又会让她生出莫名的惧意。

像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

不过说到底,他对她很好,给她衣食安定,帮她治伤。对于他,她心存着很深的感恩。

她点了盏灯穿过正堂,到了卧房外,隔着珠帘,便见着窗边隐约的人影站立轮廓。

“公子。”蔚茵唤了声,声音像春日擦过花枝的柔风,轻软温婉。

她站在原地福了一礼,双手托着烛台,烛光映着柔美的脸庞。

良久,里面传来一道微凉的声线:“进来。”

蔚茵挑了珠帘进去,轻步到了桌前放下灯烛,随后退了两步。

几步外,男子身姿颀长,面向窗扇而站,背回的一只手上捏着一张薄薄信纸。暖暖烛光中,指节分明。

能看出他刚来,还未褪下身上的青玉色斗篷,两条淡金色的流苏穗子自他的双肩垂下。

傅元承转过身来,指尖一松,信纸轻飘飘扔在案面上。

他对着她伸出手,嘴角若有如无勾起:“阿莹。”

“是。”蔚茵应声。

莲步轻移,裙尾扫过木地板,盈盈而立,微蜷的手伸出去。

下一瞬,被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包裹住。

傅元承眼帘微垂:“手这么凉,去哪了?“

第十四章 可分明他的手更凉

蔚茵脸颊微热,染上一层薄绯,身形被面前男子完全笼罩:“逛了会儿院子。”

说她的手凉,可分明他的手更凉。

以前他来的时候,她总会在房中等着,今日是唯一一次,她因为去见郑三叔而没呆在房中。

“嗯,”傅元承听了回答,指尖轻轻落在她右边眉尾处,点着那并不明显的伤痕,“头还疼?”

亲密的举动让蔚茵脖颈一僵,抿抿唇角:“好多了,一直吃着郎中配的药。”

鼻间钻进来微凉的清香,那是傅元承身上的浅淡的月麟香,更偏向于冷清,像染上了冰雪。

烛火微晃,两人投下的影子缠在一起,交叠在身旁的书架上,难解难分。

见傅元承久久不说话,蔚茵稍稍抬眼去看,正好对上他半垂的沉眸,深如古井,明明嘴边有笑意,可又觉得不是在笑。

她赶紧收回视线,垂下眼帘:“别处都好了,只眉边这儿留了疤,大概就是当初撞伤的地方罢。”

不知为何,蔚茵总觉得傅元承身上带着一种压迫,身子会下意识的想缩。分明他对她是好的,这样清新俊逸的一个人。

想到这儿不觉有些好笑,他是救她的恩人,或许身上那点儿感觉,应当是不习惯或是矜持感作祟。

“无碍。”傅元承薄唇轻启,听不出什么情绪。

喷洒出的呼吸落在蔚茵面颊,微微扫动过鼻尖,不禁耳根一热。与傅元承相比,她个头实在算矮,总需仰着头看他。

她在想,或许他透过她的脸在看另一个人,那个他所说的和她相像的女子。

不管如何,替身也好,奴婢也罢,她会报答这份恩情。

“在想什么?”傅元承问,手指缓缓松开。

蔚茵身体一松,小小后退一步,细语柔声:“没有。”

傅元承盯着两人宽开的这一小段距离,一侧眉尾挑了下。没问什么,视线扫了桌面上那页信纸:“上次你说记得一些字,来念念这些。”

说完,他走回桌后,将解开的披风扔上椅背,随后坐进太师椅。

蔚茵捻起信纸展开,凑在烛台下,身子微倾,看着上面两行清隽字体。

这些字想一想也能记起来,打眼一看,应当是哪位郎君写给挚友的信,让人帮忙寻找走失的妻子。

“兄安,吾妻茵娘久无消息,不知生死。”蔚茵顿了顿,垂下眼睫落了一方阴影,接着念道,“如今不同往昔,已经回不得京城,望兄念几分情意,留意一番,致谢。”

她念完,目光落在信纸最末端的落款,抿抿唇:“弟,子詹。”

想着落款没有姓氏,怕应当是那男人的字。

蔚茵读完信,抬眼看去傅元承。而他也正一瞬不瞬看着她,眼眸深沉,单臂撑在椅扶手上,像在确认什么。